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玮

作品数:9 被引量:16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病毒
  • 7篇轮状
  • 7篇轮状病毒
  • 3篇轮状病毒感染
  • 3篇基因
  • 3篇腹泻
  • 3篇病毒感染
  • 2篇新生儿
  • 2篇血清型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婴幼儿腹泻
  • 2篇幼儿腹泻
  • 2篇原核
  • 2篇原核系统
  • 2篇轮状病毒属
  • 2篇VP4
  • 2篇产科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机构

  • 8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9篇肖玮
  • 7篇钱渊
  • 3篇张又
  • 3篇李国华
  • 2篇霍云雯
  • 1篇孙爱平
  • 1篇李川
  • 1篇潘瑞芳
  • 1篇赵玉芳
  • 1篇邓洁
  • 1篇梁米芳
  • 1篇朱冰
  • 1篇杨松
  • 1篇万理
  • 1篇吴婉芳
  • 1篇李国华
  • 1篇常如虚

传媒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医...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1997-2006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1997-2006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获准项目及其所取得效果的分析,进而对院所的科研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科学基金在创造优势学科与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应充分...
肖玮
关键词:科研基金
文献传递
轮状病毒VP4全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在原核系统中的初步表达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RV) 我国地方株VP4 基因特点,并获得高效表达的VP4。 方法采用RTPCR 技术扩增RVP1A 型我国地方株CR188 的完整VP4 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1a(+ )中:(1)用末端终止法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与人(HRV)标准株作比较分析。(2) 重组质粒转化原核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 ,异丙硫半乳糖甙(IPTG) 诱导表达,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和Western blot 对其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1)CR188 VP4 基因全长2359bp,含编码775 个氨基酸的单一的开放读码框架(ORF) ,与相同血清型标准株之间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94 % ~98% ),与不同血清型标准株间相比较,则同源性较低(64 % ~78% ) 。(2) 重组VP4表达量在诱导2~3 小时时最高,占细胞总蛋白的11 % ;表达蛋白与小鼠抗A组RVVP4 P1A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单抗) 发生反应。结论 序列分析预测血清型的结果与临床标本的实验室诊断一致,CR188 VP4 为P1A型;VP4 全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获得表达,表达的重组VP4 抗原可被型特?
霍云雯钱渊李国华肖玮
关键词:轮状病毒属基因病毒基因表达
人轮状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1994年
轮状病毒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不仅引起婴幼儿腹泻,也引起成人腹泻的爆发流行。由于该病毒型别繁多,抗原性各异,因此,准确、有效的诊断手段成为各国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其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肖玮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人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血清型细胞培养病毒核酸
轮状病毒北京地方株VP4基因的序列分析和原核系统的初步表达被引量:6
2000年
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的最主要病原〔1〕,结构蛋白VP4是A组轮状病毒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主要抗原之一。由于VP4仅占病毒毒粒蛋白的1.5%,对VP4的高效表达将非常有助于进行其多肽的功能性、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我们先前的工作发现A组轮...
霍云雯钱渊李国华肖玮
关键词:轮状病毒VP4基因原核系统
P2、G4型轮状病毒引起产科新生儿腹泻暴发流行被引量:41
1999年
目的查明1997年11月在北京医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发生的新生儿腹泻暴发流行的病原。方法对患儿的粪便进行了细菌培养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并进一步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标本中检测到的轮状病毒VP7全基因及VP4基因,再用巢式PCR和核酸杂交分别对扩增得到的VP7及VP4基因进行分型。结果采集到的9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显示完全一致的A组轮状病毒核酸图型,而4例无腹泻症状的新生儿粪便标本3例为阴性,1例为阳性(经随访,该例患儿出院后发生腹泻),表明这是一次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新生儿腹泻流行。此次新生儿腹泻标本中检测到的轮状病毒均为VP42型(P2)、VP74型(G4)型,不同于从同期门诊收集到的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轮状病毒。结论通常认为P2型轮状病毒是无毒株或减毒株,仅引起新生儿的无症状感染,而作者的研究证明:(1)此次新生儿腹泻暴发流行的病原为轮状病毒是独立的病原;(2)P2型轮状病毒可以引起较严重的新生儿腹泻的暴发流行。这是国内外首次报告由P2型轮状病毒引起新生儿病房内腹泻的暴发流行,对该病毒株的更深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将进一步进行。
钱渊张又肖玮李国华李国华李国华吴婉芳杨松赵玉芳
关键词:腹泻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
引起产科新生儿腹泻暴发的轮状病毒株VP4 VP7编码基因与其毒力关系的探讨被引量:7
1999年
克隆并测定了引起产科新生儿腹泻暴发的P2[6] 、G4 型轮状病毒(BN 株)VP4 的VP8片段和VP7 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据此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与相应标准株和地方株( 包括有毒株和无毒株) 比较的结果表明,所测VP8 序列与相同型别(P2[6]) 的标准株M37( 无毒株) 和ST3( 无毒株) 、地方株N16( 无毒株) 和VE7156( 有毒株) 之间的同源性为92-8 % ~98-6 % ,胰酶作用位点各毒株间相同;位于aa49 、aa50 、aa52 、aa53 、aa78 处的氨基酸在有毒株与无毒株间( 包括BN株) 不同,但分别保守。VP7 基因与同型(G4) 标准株ST3(A 亚型/ 无毒株) 和VA70(B 亚型/ 有毒株) 、意大利地方株PV5249(A 亚型/ 有毒株)和北京地方株CR117( 有毒株) 、同型猪有毒株Gott 之间的同源性为91-4 % ~97-8 % ,其中与A亚型的同源性为95-5 % ~96-3 % ,而与B亚型的同源性为91-4 % ,提示VP7 为G4A 亚型,位于aa38 、aa78 、aa145 、aa238 位点的氨基酸在有毒株与无毒株之间不同,但分别保守。分析了虽为P2[6] 型却反常地引起新生儿?
肖玮钱渊张又
关键词:轮状病毒毒力新生儿
人A组轮状病毒北京地方株VP4血清型特异片段编码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23
1998年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重要病原,其第四基因编码主要中和抗原VP4,而VP4可裂解为VP8和VP5两个片段。VP8为抗原型特异性片段。克隆并测定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轮状病毒北京株VP4编码基因5′端(VPS+VPS一部分)887个核苷酸序列并据此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相同血清型的地方株和标准株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92%~966%),不同血清型间则变异较大(70.5%~71%)。氨基酸最大变异处位于aa84~172,并对胰酶作用位点在致病性中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肖玮钱渊
关键词:轮状病毒VP4
人源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的筛选和表达
2007年
目的采用噬菌体表面呈现和重组抗体技术构建人噬菌体抗体基因库,筛选获得人源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Fab段基因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为研制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RSV感染的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从RSV感染患儿恢复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细胞总RNA,用一组人IgGF出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得到一组轻链(κ和λ)和重链Fab段基因,并将此轻链和重链基因片段克隆于pComb3噬菌体载体,电转化XL1-Blu菌构建成抗RSV噬菌体抗体基因库。用纯化病毒颗粒作抗原对此抗体库进行了富集筛选,得到了特异性针对RSV的人源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有效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了此Fab抗体的抗原特异性,并对阳性克隆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所构建的抗体库库容为108,从此抗体库中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所表达的Fab抗体能与RSV纯化抗原特异性结合,保留了对RSV的抗原特异性。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所获得的阳性克隆基因为人源IgG基因。结论本实验获得了特异性抗RSVFab抗体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能与RSV抗原特异性结合。
肖玮梁米芳钱渊邓洁李川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
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及其型别的研究被引量:102
2002年
目的 以广州地区为代表 ,了解我国南方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特点及病毒的型别分布。方法 从 1994年 11月至 1998年 1月 (连续 39个月、历经四个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季节 )收集因非细菌性腹泻而收入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共 12 0 7例 ,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检测轮状病毒基因组RNA ,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用RT PCR分别扩增病毒VP7和VP4基因 ,对RT PCR阳性标本再进一步用套式PCR (对VP7)和斑点杂交 (对VP4 )作型别鉴定。结果  12 0 7例标本中 ,有 5 37例检测到轮状病毒基因 ,阳性率为 4 7 5 %。这些阳性标本主要来自 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的高峰集中在每年的 11月至次年的 2月。VP7以 1型 (G1)为主 (86 0 % ) ,VP4以 1A型(P1A)为主 (83 1% )。G1P1A组合占所检测到的标本的 84 1% ,其次为VP72型、VP4 1B型 (G2P1B)(5 7% )和VP73型、VP4 1A型 (G3P1A ) (2 3% ) ,还有一些混合感染的病例。
常如虚潘瑞芳朱冰张又肖玮钱渊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属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