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方毅

作品数:45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内皮
  • 17篇内皮祖细胞
  • 15篇祖细胞
  • 13篇消融
  • 9篇血管
  • 8篇动脉
  • 7篇射频
  • 7篇射频消融
  • 7篇细胞移植
  • 6篇心病
  • 6篇心肌
  • 6篇细胞
  • 6篇冠心病
  • 6篇房颤
  • 5篇导管消融
  • 5篇心血管
  • 5篇内膜
  • 4篇心房
  • 4篇心房颤动
  • 4篇内皮祖细胞移...

机构

  • 2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2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杭州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粤北人民医院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作者

  • 45篇肖方毅
  • 29篇黄伟剑
  • 19篇张怀勤
  • 14篇李海鹰
  • 12篇余华
  • 11篇苏蓝
  • 7篇周浩
  • 6篇徐蕾
  • 5篇蔡雪黎
  • 5篇杨德业
  • 4篇林以诺
  • 3篇黄周青
  • 3篇吴高俊
  • 3篇单培仁
  • 3篇林捷
  • 3篇许化致
  • 3篇林杰
  • 3篇洪霞
  • 3篇朱姬莹
  • 3篇肖刚峰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心电与循环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浙江医学
  • 2篇温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2006年浙...
  • 2篇2016年浙...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心脏与心...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外周血两种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外周血两种内皮祖细胞(EPC和EOC)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由兔耳中央动脉采集外周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置于EGM-2培养基中培养。用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摄取试验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FITC-UEA-1)结合试验,检测flk-1表达的免疫荧光法和检测CD34、Ⅷ因子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法,以及体外血管形成试验对EPC/EOC进行鉴定。结果从新西兰大白兔外周血MNC中可成功地培养出EPC和EOC。培养第7天的EPC和第16天的EOC均能吞噬ac-LDL并与凝集素UEA-1相结合,同时均可表达CD34、flk-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EOC在matrigel凝胶上可形成血管腔样的结构。结论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兔外周血中分离的MNC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能分化成为EPC和EOC,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细胞来源。
肖方毅张怀勤余华杨德业黄伟剑周浩
关键词:外周血内皮祖细胞
左心耳封堵联合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有效性和安全性2年随访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评估左心耳封堵联合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有症状的高危脑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左心耳封堵联合冷冻球囊消融术的具有高危脑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力求达到完全封堵,无残余分流。术后定期门诊随访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观察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74例,男42例(56.8%),女32例(43.2%),平均年龄(70.2±8.1)岁,阵发性房颤患者62例(83.8%),持续时间≤3个月的房颤患者12例(16.2%),CHA2DS2-VASc评分(4.0±1.5)分,HAS-BLED评分(3.3±1.0)分。所有患者均用冷冻球囊成功隔离两侧肺静脉,并完成左心耳封堵。共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器55例,其中31例(56.4%)Watchman封堵器经过回收技术调整到满意位置后成功释放。共植入ACP封堵器19例,其中8例(42.1%)经过回收技术调整至满意位置后成功释放。19例植入ACP封堵器的患者中有5例为Watchman封堵器反复调整仍有残余分流改用ACP封堵器植入成功。有5例Watchman封堵器和1例ACP封堵器更换1次不同规格的同类封堵器植入成功。术中72例(97.3%)无残余分流,平均随访时间为(23.3±7.0)个月。冷冻球囊消融复发率为35.1%,术后45d,6、12个月TEE检查随访率分别为98.6%(73/74)、67.6%(50/74)和66.2%(49/74);完全封堵率为82.2%、88.0%、91.8%,无1例>3 mm残余分流。73例(98.6%)患者在3个月随访时停用了抗凝药物。1例患者出现非心脏原因死亡,1例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2例患者出现大出血事件,1例患者出现封堵器表面血栓。结论左心耳封堵联合冷冻球囊消融对于有症状的脑卒中高危风险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肖方毅周晓东方英王良国苏蓝黄伟剑
关键词:心房颤动冷冻消融
两种内皮祖细胞修复内膜损伤血管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索从兔外周血中分离培养鉴定两种内皮祖细胞(EPCs和EOCs)的方法.并将相同数量的EPCs和EOCs移植兔右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模型,观察比较两者在修复内膜球囊损伤血管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雄性新两兰...
肖方毅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细胞移植再内皮化颈总动脉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联合静息心肌透壁灌注指数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联合静息心肌透壁灌注指数(TPR)诊断冠心病(CHD)的临床价值。方法162例临床疑诊CHD的患者,CCTA后2周内完成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利用CCTA的原始数据进行TPR分析,以CAG结果为参照,评价CCTA联合TPR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 CCTA、TPR单独或两者联合均可用于诊断CHD(x^2=94.42、14.25、48.30,均P<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0.589、0.701。CCTA单独诊断CHD的灵敏度为85.6%(95/111),特异度为94.1%(48/51),阳性预测值(PPV)为96.9%(95/98),阴性预测值(NPV)为75.0%(48/64)。TPR单独诊断CHD的灵敏度为82.9%(92/111),特异度为45.1%(23/51),PPV为76.7%(92/120),NPV为54.8%(23/42)。联合CCTA及TPR诊断CHD的灵敏度为99.1%(110/111),特异度为41.2%(21/51),PPV为78.6%(110/140),NPV为95.5%(21/22)。结论联合CCTA及TPR可用于诊断CHD并可明显提高CHD诊断灵敏度。
朱姬莹徐秀芳许化致谢福荣曹国全王镇章肖方毅
关键词:冠心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慢型)导管消融临床观察
目的:症状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传统植入起搏器指征。我们探讨特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特殊类型快-慢综合征行射频消融终止快速心律失常,评估窦房结功能和临床结果。方法和结果:连续入选200.6-2013.6间21例快速心律失常伴有...
李海鹰肖方毅黄伟剑苏蓝徐蕾
关键词:慢快综合征射频消融
文献传递
3830导线在选择性心室起搏的应用及近期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使用Select Secure系统的3830导线及配套的C304或C315的递送装置完成选择性心室起搏的有效性和近期安全性。方法对122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都使用了Select Secure系统包括3830导线和配套的递送装置行选择性心室起搏,首选希氏束部位起搏(HBP),如HBP失败改为间隔部或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术中观察指标包括:操作时间、记录心房及心室电极的起搏参数(即刻R波高度、阻抗、阈值)、术中脱位率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内容:术后第1个月进行随访并记录心房及心室起搏参数、H-V传导性、导管脱位、心包积液等并发症。结果成功HBP 98例,右室间隔起搏20例,RVAP4例。HBP术后随访无一例电极因参数变化导致失用,1例于术后第8天导线脱位;1例出现心包积液;至今无一例死亡。术后1个月随访阈值和感知与术中无差异(P>0.05),阻抗降低(P<0.001)。24例右室间隔部和RVAP无并发症。结论 3830导线和配套的专用输送鞘在选择性心室起搏,特别用于HIS束起搏是目前操作较为简便且容易定位并固定安全、有效的器材。
苏蓝吴高俊李海鹰肖方毅黄伟剑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安全性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维生素D浓度和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血清维生素D浓度同循环EPCs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3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检测血清25(OH)D3浓度、流式细胞术分析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同时检测血糖、血脂、甲状旁腺激素(PTH)等生化指标。根据血清25(OH)D3浓度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组(<20.25nmol/L,78例),Q2组(20.25~27.57nmol/L,82例),Q3组(27.57~34.89nmol/L,83例),Q4组(>34.89nmol/L,77例),分析25(OH)D3浓度与循环EPCs的相关性。结果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血清25(OH)D3低浓度组的循环EPCs水平(0.024±0.015)%比高浓度组的循环EPCs水平(0.036±0.018)%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浓度与循环EPCs呈正相关(r=0.523,P<0.05),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循环EPCs与血清25(OH)D3具有独立相关性(β=10.87,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25(OH)D3浓度降低是循环EPCs水平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推测血清25(OH)D3浓度的下降也可以预测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的风险。
余华肖方毅张怀勤杜晓红
关键词:冠心病维生素D血管内皮干细胞
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2007年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O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为后续实验研究做好准备。方法:通过耳中央动脉采集兔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在EGM-2培养基的诱导分化下,获得EOCs。通过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摄取试验、荆豆凝集素(FITC-UEA-1)结合实验、CD34与VIII因子免疫组化染色、flk-1免疫荧光染色、体外血管形成实验以及细胞NO分泌功能测定,从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功能两方面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新西兰大白兔外周血MNCs在体外培养可成功获得EOCs,EOCs能稳定摄取ac-LDL并与UEA-1结合,一致表达CD34、flk-1和VIII因子相关抗原。EOCs能分泌NO,并能在matrigel凝胶上形成稳定的血管腔样结构。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兔外周血MNCs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能诱导分化成为EOCs。
肖方毅蔡雪黎张怀勤黄伟剑肖刚峰杨德业余华周浩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培养内皮祖细胞单个核细胞
自体内皮祖细胞移植修复兔动脉内皮损伤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数量的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内膜球囊损伤血管修复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EGM-2培养基培养7天,获得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分高细胞数量移植组(5×105个细胞)和低细胞数量移植组(2×105个细胞),将相应数量的内皮祖细胞重悬于100μL生理盐水中移植至兔内膜球囊损伤血管局部,对照组仅注入100μL生理盐水。同时用CM-DiI标记内皮祖细胞移植,进行细胞示踪。4周后,处死动物,荧光显微镜下观察CM-DiI标记细胞的分布,并测量各组内膜损伤血管再生内皮覆盖率和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发现荧光标记的内皮祖细胞分布在血管的中膜层、新生内膜层和内膜表面。内皮祖细胞移植可显著促进内膜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以高细胞数量移植组为著,同时内皮祖细胞移植也大大减少了新生内膜的形成。结论内皮祖细胞移植可修复内膜球囊损伤血管,高细胞数量移植有更显著的效果。
肖方毅张怀勤蔡雪黎黄伟剑林以诺周浩杨德业林杰余华
关键词:内科学内皮祖细胞细胞移植再内皮化
基于体重的肝素负荷剂量下体重指数对活化凝血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基于体重的肝素负荷剂量下体重指数(BMI)对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男性冠心病患者78例,年龄45~77(63.86±6.89)岁,以BMI为依据将患者分为4组:A组20例(15.57≤BMI〈23.03)。B组20例(23.03≤BMI〈25.35),C组18例(25.35≤BMI〈27.68),D组20例(BMI≥27.68)。所有患者给予100U/kg负荷全量肝素,并于术前、肝素负荷剂量后5min、10min、30min、60min抽血,采用Hemotec法检测ACT值,以术前ACT(ACT0)为基线,其余ACT值与其差值分别标记为△ACTs,MATLAB软件计算△ACT一时间曲线下面积。结果负荷肝素后ACT达峰时间各不相同:33.33%位于ACT5时间点,51.33%位于ACT10时间点,15.34%位于ACT30时间点,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时间曲线下面积随着BMI增大而增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于低BMI患者,基于实际体重给予负荷量肝素对于大BMI患者是过量的。
洪霞单培仁黄伟剑朱千里肖方毅李晟周浩
关键词:普通肝素活化凝血时间体重指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