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琼
- 作品数:2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立项课题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超声诊断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
- 目的超声波不但有价廉、简便、无伤痛等特点,且其在诊断壶腹部肿瘤时能显示管道内外部的情况,并可以灵活简便的用多种切面,多种方式进行探查,并可用多种促进胆道及局部肿块显示的方法来了解梗阻部位。
- 曾庆新叶军罗琼
- 关键词: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超声诊断
- 文献传递
- TEE和TTE诊断卵圆孔未闭的对比研究
- 游宇光廖园园葛贻珑卢环肖文胜邹良英罗琼
- 心房异构合并体静脉连接异常超声心动图研究
- 对心房异构合并体静脉连接异常进行了超声诊断,并探讨了探讨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在显示腹部脏器和大血管的形态及相互位置关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心房异构及其合并畸形的诊断极具作用。
- 游宇光葛贻珑任苓陈华肖文胜宋建明曾庆新卢环叶军罗琼
- 关键词:心房异构超声心动图
- 文献传递
- 斑点成像技术评价皮肌炎患者左室心尖扭转
- 游宇光高峰张火根廖园园王歆罗琼卢环
- 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与室壁运动同步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应用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方法:30例正常人、6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并采集图像,进行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分析,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最大充盈速率和左心室16节段达最低收缩、舒张末期容积时间标准差与最大差值,比较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心室最大充盈速率降低(P<0.05)。高血压组的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起伏波动较大,室壁心肌节段达收缩、舒张末期容积的时间差异点较大,高血压患者的Tmsv16-SD(%R-R)、Tmsv16-Dif(%R-R)与正常对照组测量值相比增大(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评估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和室壁运动同步性。
- 罗琼叶军徐琍廖伟陈卫华葛贻珑任苓肖文胜
- 关键词:高血压
-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无性生活史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分析
- 程芳玲曾琪罗琼吴牡丹
- 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超声诊断价值
- <正>目的:分析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超声学特点,探讨超声对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3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进行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科共收治卵巢肿瘤患者289例,其中卵巢肿瘤蒂扭...
- 罗琼任苓高艳红张萍卢环
- 文献传递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与Tei指数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与Tei指数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获取33例DCM患者和40例正常人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多普勒速度和位移曲线,计算收缩期峰值速度(Vs)及收缩期各取样点向心尖方向位移(Ds);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上述人员的左、右心室多普勒时间间期,获得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DCM患者左室各节段Vs和Ds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DCM患者左、右心室Tei指数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联合运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与Tei指数可以综合全面评价DCM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情况,且方法简便、直观、可重复、无创。
- 陈卫华叶军刘宗亮任苓游宇光葛贻珑廖伟凌月蓉罗琼
- 关键词:定量组织速度成像TEI指数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
- 超声诊断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5例
- 临床资料:5例均为我科2003年5月至2008年8月检查的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6~68岁,平均55岁。病理活检证实者2例,手术后证实者3例。临床表现:2例为无痛,进行性加重黄疸,1例出现波动性黄疸并黑便,1例...
- 曾庆新叶军罗琼
- 文献传递
-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冠心病早期筛查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冠心病早期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一支或多支病变.对照组随机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对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结果 冠心病组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外动脉起始处IMT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5±0.24) mm比(0.72 ±0.13)mm,(1.61±0.31)mm比(0.76±0.17)mm,(1.18 ±0.21)mm比(0.70 ±0.12)mm,均P<0.05];颈内动脉起始处IMT值和斑块积分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 ±0.22)mm比(0.68 ±0.12)mm,(2.2±0.6)分比(0.6±0.2)分,均P<0.01].结论 颈动脉IMT及斑块形成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冠心病有一定临床意义.
- 罗琼游宇光邹良英李法权陈卫华叶军曾琪宋建明
- 关键词:冠心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