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建兵

作品数:35 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豆状核
  • 10篇豆状核变性
  • 10篇肝豆状核
  • 10篇肝豆状核变性
  • 8篇纤维化
  • 8篇肝纤维化
  • 6篇
  • 5篇鼠肝
  • 5篇帕金森
  • 5篇中医
  • 5篇胶囊
  • 5篇大鼠肝
  • 5篇大鼠肝纤维化
  • 4篇证候
  • 4篇帕金森病
  • 4篇缺血
  • 4篇中医证
  • 4篇细胞
  • 4篇WILSON...
  • 3篇血性

机构

  • 18篇安徽中医学院...
  • 16篇安徽中医药大...
  • 4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安徽省中医学...

作者

  • 35篇童建兵
  • 26篇鲍远程
  • 20篇谢道俊
  • 16篇张娟
  • 16篇杨波
  • 16篇周磊
  • 11篇韩辉
  • 10篇金珊
  • 9篇汪瀚
  • 9篇杨文明
  • 7篇魏涛华
  • 7篇张波
  • 6篇王晓旸
  • 6篇陈怀珍
  • 5篇王艳昕
  • 5篇张荣信
  • 4篇徐国存
  • 4篇沈斌
  • 4篇丁伟军
  • 3篇黄晓峰

传媒

  • 11篇中医药临床杂...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安徽中医临床...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临床缺血性中风病例,探讨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制定统一表格,采集283例受试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资料,由课题组指派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已经入组的受试者,集中进行统一的证候评价,得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283例受试对象总体上以气虚证和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经聚类分析,结合各证候要素在受试者中所占比例,可见,脑梗死受试者的主要证候表现均为气虚血瘀证。受试者中表现为二证相兼和三证相兼的比例最高,一证独见的受试者中,以"气虚"和"血瘀"型最多;二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型最多,三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痰湿"最多;四证并见的,以"内风+内火+血瘀+气虚"最多。由此可见,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最常见的证候要素。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的证候表现,证候要素的组合复杂,出现频率以二证、三证组合为最多,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的单独出现或相互组合。
鲍远程杨文明胡翠平韩辉谢道俊张波陈怀珍汪瀚童建兵张娟杨波金珊周磊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确诊为痰瘀证候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组患者在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芎抗栓胶囊0.4g/粒,0.8g/次,3次/d,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SS评分、BI指数、血脂、血液流变学、C-反应蛋白及胱抑素C指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显愈率和有效率(80.01%、96.70%)均高于对照组(46.68%、73.33%,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中医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临床显愈率和有效率(63.34%、93.34%)均高于对照组(43.32%、80.01%);治疗组在减少CSS评分及增加BI指数分值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指标方面,治疗组能显著降低TC和TG、升高HDL-C和APo-A1(P<0.01),其中降低TG和升高HDL-C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P<0.01);2组胱抑素-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2组治疗后相比未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结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具有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并能改善血清C-反应蛋白、胱抑素-C等相关指标,这可能是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作用机制。
谢道俊张鑫鲍远程童建兵张娟杨波周磊金珊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痰瘀证候临床疗效
温阳通脉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了解温阳通脉颗粒对表现为脾肾阳虚型眩晕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阳通脉颗粒,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观察记录53例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的变化指标,采用TCD监测以了解治疗前后颅内血流供应及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医证候的面色苍白或黧黑、便溏泄泻、脉沉细弱的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TCD检测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脉颗粒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对中医证候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
张波鲍远程陈怀珍杨文明王晓旸王艳昕汪瀚童建兵汪美霞洪星杨雄杰方媛媛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脾肾阳虚型眩晕
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鲍远程教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经验。方法:运用龙胆泻肝汤结合西药对15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14d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龙胆泻肝汤结合西药对带状疱疹患者干预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可以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神经痛。
张娟谢道俊童建兵韩辉周磊杨波金珊鲍远程
关键词:带状疱疹龙胆泻肝汤名老中医经验
以抽动秽语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误诊1例并分析探讨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 WD),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突变后基因编码...
张荣信童建兵孙兰婷蒲悦谢道俊
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病例报道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痰瘀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痰瘀证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证候积分,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观察,考察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积分的相关性。结果痰瘀证与NIHSS之间呈中、高度相关。结论痰瘀互结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病理环节,痰瘀同治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
张娟鲍远程谢道俊杨波童建兵周磊刘荣芝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
4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P300的变化
2008年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P300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44例HLD患者依其症状和体征分为脑型和肝型组,分别进行P300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D患者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显著降低(P均<0.01);脑型HLD患者改变更为明显。结论HLD患者P300发生显著变化,推测该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降碍,且脑型HLD患者较肝型更明显。
童建兵高宁宾汪瀚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P300
肝豆灵对铜负荷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肝豆灵对铜负荷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凋亡的影响,探讨肝豆灵防治Wilson病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75只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肝豆灵组、青霉胺组及...
张娟鲍远程谢道俊韩辉童建兵周磊杨波金珊
肝豆灵片对58例肝豆状核变性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研究肝豆灵片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8例运用肝豆灵片联合西药排铜,对照组54例单用西药排铜,疗程6个月,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改良Goldstein分级、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结果:2组神经症状改善基本一致(P>0.05),治疗组对于NK细胞降低改善较为明显(P<0.01)。结论:肝豆灵联合西药排铜。
汪瀚杨文明鲍远程汪美霞韩辉王晓旸董婷童建兵
关键词:WILSON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
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 (古拉定 ,GLT)对帕金森病人治疗效果 ,观察GLT治疗后病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SH Px)、丙二醛 (MDA)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 30例临床未治疗或服用美多巴因副反应被迫减药病人 ,应用GLT进行治疗 ,治疗前后行血SOD、GSH PX、MDA测定 ,并设立对照组、正常人组比较 ;治疗、Px对照组进行了治疗前后H Y分级及Webster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正常人组比较 ,血SOD、GSH Px显著减低 (P <0 0 1) ,MDA显著增高 (P <0 0 1) ;GLT治疗后 ,SOD、GSH Px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5、P <0 0 1) ,MDA值下降 (P <0 0 5 ) ,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治疗前后评分 ,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GLT对PD病人有较显著治疗作用。
鲍远程汪瀚陈怀珍张波王晓阳徐国存童建兵王艳昕杨兴涛
关键词:谷胱甘肽帕金森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丙二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