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琴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习得
  • 2篇英语
  • 2篇模态
  • 2篇模态转换
  • 2篇二语习得
  • 1篇电影
  • 1篇动词
  • 1篇短语
  • 1篇短语动词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教学
  • 1篇多媒体教学环...
  • 1篇多模态
  • 1篇学习者
  • 1篇隐性知识
  • 1篇英语书面语
  • 1篇语料
  • 1篇语料库
  • 1篇中国电影
  • 1篇生成语法

机构

  • 6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6篇秦琴
  • 2篇刘伟
  • 1篇娄峰
  • 1篇丁研
  • 1篇娄峰

传媒

  • 1篇外语界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现代外语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模态输入条件下二语意义-形式习得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本研究从二语学习者个体认知能力的微观层面入手,以教学实验和多元回归模型为主要方法,对多模态学习能力与习得效果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论如下:多模态输入有利于学习者意义和形式的习得,但输入模态配置不当和能力结构失调会对形式习得造成负面认知载荷;模态转换能力在多模态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学习者意义-形式的整体习得效果,受到输入符号体系内部因子的合理配置及其与学习者能力结构因子的衔接与协调的影响。
秦琴娄峰
关键词:多模态模态转换习得机制
语音加工能力对二语短语动词隐性习得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本研究以二语短语动词为目标结构,通过隐性教学实验、隐性知识评估和多元回归模型,就大学英语学习者语音加工能力结构差异与隐性知识构建的关系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在二语前期基础、口语能力等为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语音编码能力、音节分解能力、短句节奏识别能力是学习者能否成功习得目标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语音编码能力、音节合成能力、单词重音识别能力是学习者习得熟练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语音加工能力通过影响输入效率、工作记忆容量和意义网络的激活,促进隐性知识的习得和熟练化,是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必要条件,为目的语体系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秦琴刘伟
关键词:短语动词隐性知识二语习得
转文化视角下国际受众对中国电影文化认同路径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全球化、文化多极化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推进了世界传播秩序的重塑和文化传播主体多元化的形成。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国文化的对外阐释、全球语境的适应性和国际受众的接受度依然存在问题。本文采用舆情分析方法,从转文化传播视角对中国电影国际受众的认同路径进行分析,指出具有共同意义接触区的多重文化表意体系、异质文化与同质现代文化结合的受众带入、娱乐化和虚构内容负载的隐性文化构建是推动国际受众中国文化认同的有效路径。在新背景下,中华文化传播要走出去,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媒介产品生成途径,深入培养国际受众的文化亲近和文化认同。
秦琴
关键词:中国电影文化认同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输入模态对英语写作体系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本实证研究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习者的英语写作体系发展模式及其与输入模态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学习者写作体系变量T单位长度(W/T)、T单位从属句密度(DC/T)、T单位S节数(S/T)和T单位词语组合使用数(LC/T)随教学级别的提高呈线性上升趋势,其中W/T的变化与DC/T、LC/T显著相关;模态转换输入变量对W/T、DC/T、S/T和LC/T变异的解释力分别为71.1%、60.8%、65.0%和67.4%;模态转换输入能力会影响学习者的自动加工和重新构建过程,促进高效和多源的内化并影响写作体系的发展。
秦琴娄峰
模态转换能力对学习者英语书面语输出体系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将模态转换能力引入学能结构,对学习者英语书面语输出体系内部变量与模态转换能力的关系进行历时性研究,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和多层回归建模得出结论如下:与同模态输入变量相比,模态转换能力变量与英语书面语输出体系变量的相关度更高;后者对书面语输出体系变量W/T、DC/T、S/T和LC/T变异的解释力分别为72.2%、57.8%、65.9%和67.0%。作为学能优势,模态转换能力能够通过信息加工过程对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输出中句法和词汇体系的复杂性产生影响。
秦琴刘伟
关键词:外语学能
基于多源语料库的二语意义、句法饱和度构建分析——以there be句型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以转换-生成语法和二语习得的认知理论为基础,从多源语料库提取there be句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标注、统计和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对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二语学习者输出文本的意义、句法饱和度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如下:在基本结构层面,本族语和二语意义、句法饱和度构建无显著差异;在深层结构层面,前者倾向于使用高信息度的集合矩阵论元,后者倾向于低信息度的线性论元,其意义、句法饱和度显著低于前者;二者意义、句法饱和度差异源自深层认知构建和内化过程的不同,关联性认知和广域的概念化推动意义、句法的饱和,但二语意义、句法饱和度的增加会以句法错误率的上升为代价。
秦琴丁研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二语习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