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踝关节镜下关节内骨样骨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
- 2014年
- 骨样骨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骨肿瘤,约占良性骨肿瘤的1.66%~10.00%[1-2],好发于7~25岁,男女发病之比为3∶1。临床上常表现为疼痛,以夜间钝痛或刺痛为主,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类药物疼痛可好转。好发于长管状骨骨干,特别是下肢。其次见于手部的指骨、掌骨、腕骨,足部的距骨、跟骨和脊柱附件。典型影像学表现为骨皮质内有一放射性透明阴影,伴有周围骨质硬化并骨皮质增厚,俗称“牛眼征”。骨骺及关节内骨样骨瘤罕见,且缺乏影像学特征性表现,易误诊、误治。本中心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3例踝关节内骨样骨瘤患者,利用踝关节镜对病灶进行探查并治疗,取得满意疗效(附图为病史最长者资料)。
- 秦晓平段小军杨柳陈光兴郭林王征程着陈凯宁赖超超
- 关键词:骨样骨瘤踝关节镜关节内良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非甾体消炎药
- MRI辅助下膝关节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患者股骨远端3种旋转轴线与外科经股骨上髁轴的准确性比较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测量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伴内翻畸形患者股骨远端不同旋转轴线,评估各参照轴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上髁轴(surgical transepicondylar axis,STEA)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中心明确诊断为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患者(内翻≤15°)86例(86膝)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52例;年龄51~70(63.7±8.7)岁,由2位医师在MRI横断面图像上定位STEA、临床经股骨上髁轴(clinical transepicondylar axis,CTEA)、后踝轴(posterior condylar line,PCL)外旋3°线(3°extorsion against PCL,3°PCL)、前后轴(anterior posterior line,APL)的垂线,测量各轴线相对于STEA偏差的角度,并用方差分析比较各角度接近STEA的精确性。结果 3°PCL相对于STEA外旋(0.63°±1.82°)、CTEA相对于STEA外旋(3.78°±0.75°),APL垂线相对于STEA外旋(5.38°±3.17°),精确度:A角(3°PCL相对于STEA旋转的角度)〉CSA(CTEA相对于STEA旋转的角度)〉ASA(APL垂线相对于STEA旋转的角度),各角度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伴轻度内翻人群中,股骨远端截骨轴线除STEA外,3°PCL准确性最高;术中STEA定位困难时,参照3°PCL进行截骨可获得较好的股骨旋转准确度。
- 秦晓平杨柳郭林王富友陈昊朱长宝古凌川李菲武勇松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