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甫
- 作品数:57 被引量:24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秦氏消痹膏外敷结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70例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观察秦氏消痹膏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予甲氨喋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组同时加用秦氏消痹膏外敷。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ACR20、ACR50反应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76.47%;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后,休息痛VAS、受试者整体状况评估VAS、研究者整体状况评估VAS、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晨僵、HAQ、DAS28、ESR、CRP、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的SJC、TJC的改善情况在治疗8周后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HAQ、DAS28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ACR20达标率在治疗第8周及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CR50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9%、7.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氏消痹膏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可有效改善病情,安全性较好。
- 姜婷程鹏秦亮甫丁琴何东仪郭梦如劳志英马艳平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中西医结合疗法外敷
- 中药透皮治疗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受体调控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药透皮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Hutson法建立豚鼠哮喘模型,治疗组诱喘后隔日用中药敷贴30min,对照组诱喘后隔日采用0.05%醋酸地塞米松膏敷贴,比较记录诱喘潜伏期时间。2周后处死,取肺组织,用放射配基竞争结合法比较β、M受体含量。结果:中药治疗组和激素组均能显著延长哮喘豚鼠诱喘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下调哮喘豚鼠肺组织M受体含量,而治疗组能上调β受体含量,激素组却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实验结果提示:受体的调控是中药循经敷贴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 沈惠风闵亮李鹤秦亮甫夏宗勤胡雅儿卢锦花
- 关键词:哮喘M胆碱能受体Β肾上腺素能受体
- 温针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祛风解毒中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曾经接受西药、局封、射频温控热凝术或手术等治疗,但疗效欠佳,或术后复发的6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患者温针灸配合中药祛风解毒定痛止痉汤治疗。针灸治疗隔日1次,每星期3次,中药每天1剂,煎药400mL,分2次口服,28d为1个疗程。应用视觉模拟积分(VAS),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变化,疼痛发作每日频次变化。结果针药并用治疗1个疗程显效率11.8%,有效率91.2%,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减少疼痛发作频次,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
- 李璟侯文光洪钰芳李虹虹秦亮甫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温针疗法针药并用中药疗法祛风
- 针灸对神经衰弱的辨证论治
- 1990年
- 神经衰弱是一种综合性疾病,主要表现的症候是失眠多梦、健忘、头昏眼花、心悸易惊、乏力腰酸、男子遗精、女子经带失常等综合虚弱症状。目前很难用客观生理、病理指标测出阳性数据。本病大多数是精神因素,病后体虚、用脑过度或房室纵欲所引起,所以对本病的治疗因进行辨证分析,才能取得治疗效果。今将针灸治疗神经衰弱的病例应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 秦亮甫
- 关键词:神经衰弱针灸辨证论治
- 秦亮甫膏方施用经验被引量:4
- 2008年
- 李璟赵海音李虹虹秦亮甫
- 关键词:膏方
- 秦氏代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秦氏代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肾虚督寒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予秦氏代灸膏穴位敷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相关评分体征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3%、6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BASFI、BASDAI、ESR、CRP及脊柱侧弯度、Schober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氏代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满意,且简便安全。
- 丁琴秦亮甫朱琦姜婷程鹏沈逸洪梦婕何东仪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穴位敷贴
- 针灸治疗疑难杂证(续二)被引量:3
- 1994年
- 秦亮甫
- 关键词:针灸疗法疑难杂证
- 消痹膏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外敷剂消痹膏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将ICR小鼠(或SD大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黄凡士林)、阳性对照组(扶他林乳胶剂)及消痹膏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腹部脱毛处外敷相应药物。采用热板法、醋酸法致小鼠疼痛模型,外涂二甲苯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注射角叉菜胶致大鼠慢性炎症模型,考察各组的镇痛、抗炎作用。结果:镇痛实验显示,消痹膏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热板法致小鼠疼痛痛阈值,且优于阳性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痹膏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可明显抑制醋酸法致小鼠疼痛反应(P<0.01),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抗炎实验显示,消痹膏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度(P<0.01,P<0.05)。结论:消痹膏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 郭梦如何东仪姚广涛秦亮甫李鹤符胜光陈华英甄滢滢
- 关键词:镇痛作用抗炎作用
-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9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观察秦亮甫教授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成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6个月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6个月后临床疗效,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组在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面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
- 洪钰芳李虹虹秦亮甫
- 关键词:针药并用慢性胃炎中药疗法名医经验
- 秦氏代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 目的 观察秦氏代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 例肾虚督寒型AS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组予秦氏代灸膏穴位敷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个月,观察临床疗效...
- 丁琴秦亮甫朱琦姜婷程鹏沈逸洪梦婕何东仪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穴位敷贴中医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