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功亮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药物
  • 3篇用药
  • 3篇靶向
  • 2篇药师
  • 2篇药师参与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 2篇他汀
  • 2篇中药
  • 2篇中药注射
  • 2篇中药注射剂
  • 2篇注射剂
  • 2篇微粒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药物
  • 2篇梗死
  • 2篇肺癌
  • 2篇靶向治疗

机构

  • 15篇郴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石功亮
  • 4篇何爱娇
  • 3篇何勇
  • 2篇夏明万
  • 2篇刘芳
  • 1篇李辉
  • 1篇郑春茂
  • 1篇武爱弟
  • 1篇欧阳群芳
  • 1篇黄绿兰
  • 1篇王安发
  • 1篇陈碧
  • 1篇王瑞雪
  • 1篇李坚
  • 1篇杨度

传媒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中南药学(用...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外妇儿健康...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 探讨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脾虚型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PHC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支持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上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槐耳颗粒治疗,两组患者皆进行4周的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实施观察,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B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A组(80.00%)(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后均降低,且B组积分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8^(+)、CD4^(+)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8^(+)、CD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提高,A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的CD8^(+)水平低于A组,CD4^(+)与CD4^(+)/CD8^(+)水平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AST、ALT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和TBIL水平显著减少(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2%)高于A组(8.57%),但两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皮疹、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上升,且B组生活质量优于A组(P<0.05)。结论 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PHC患者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
石功亮何勇颜艳倩
关键词:槐耳颗粒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疗效
替罗非班联合强化降血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应用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强化降血压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机械取栓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直接脑动脉机械取栓术的AIS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接受相同的抗血小板方案:术后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术后24 h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联合氯吡格雷(75 mg,1次/d),术后28 h停用替罗非班。强化降压组术后静脉泵入降压药物将收缩压控制在100~120 mmHg,对照组术后将收缩压控制在120~140 mmHg。比较两组患者机械取栓术后24 h脑水肿加重程度,住院期间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脑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取栓后90 d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者比例。结果强化降压组脑水肿加重程度、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取栓后90 d mRS评分0~2分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脑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机械取栓术后,强化降血压联合替罗非班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远期预后,且不增加脑血管再闭塞风险,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好。
何勇夏明万刘芳石功亮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
早期气管插管联合镇痛镇静治疗脑梗死合并严重延髓麻痹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脑梗死常合并严重延髓麻痹,传统气管插管时机较迟,因长时间的延髓麻痹,导致治疗难度增大,预后变差。目的探讨早期气管插管联合镇痛镇静治疗脑梗死合并严重延髓麻痹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脑梗死并发严重延髓麻痹患者70例,分为早期插管组(35例)和传统插管组(35例),插管后均予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镇痛镇静。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前及插管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气管插管前病情危重程度及3个月时预后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肺炎评分(AIS-APS)];全身并发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临床转归及预后:发病至插管时间,在ICU住院天数,长期无法拔管患者例数,可拔管患者插管至拔管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有好转(P<0.05)。与传统插管组比较,早期插管组能减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P<0.05);肾功能衰竭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传统插管组比较,早期插管组,发病至插管时间更短(P<0.05);在ICU住院天数更短(P<0.05)。长期无法拔管患者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可拔管患者插管至拔管时间,早期插管组更短(P<0.05)。3个月时,早期插管组预后较传统插管组好(NIHSS评分、GCS评分、mR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AIS-APS评分),均P<0.05)。结论早期气管插管联合镇痛镇静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能减少全身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恢复,改善远期预后。
刘芳夏明万李坚石功亮何勇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气管插管镇痛镇静
水泡去心法与机械去心法对莲子中主要有效成分影响的比较
2012年
目的探讨水泡去心法及机械去心法对莲子中水溶性多糖、总黄酮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广昌常规莲,将样品分为A、B、C、D、E及F组,对A、C、D、E及F组采用水泡去心法,B组则采用机械去心法。A、C、D组分别在50℃浸泡1 h、2 h及3 h,E组及F组则分别在65℃及75℃中浸泡1 h。检测并比较各组总黄酮及水溶性多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6组的总黄酮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相比,B组水溶性多糖含量及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C组及D组水溶性多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E组及F组SOD活性显著降低,且以F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机械去心法较水泡去心法更能保留莲子中有效成分,水泡去心法丢失有效成分可能与水泡时间及温度有关。
何爱娇郑春茂石功亮
关键词:莲子水溶性多糖总黄酮超氧化物歧化酶
家庭小药箱你用得合适吗?被引量:1
2017年
2017年7月2日周日暴雨随着广大人民的素质的不断提高,不少家庭根据需要备有小药箱。所备用的药品品种较多,比如感冒药、抗菌药物、部分中成药、维生素类等等。但由于医药学知识的专业性太强,就难免造成老百姓医药知识的缺乏,因此在小药箱的使用和管理上常常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就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解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石功亮
关键词:抗菌药物
调脂药的分类及用药原则
2017年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心病常可并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那么如何合理应用调脂药物,防治高脂血症呢?本文就调脂药的应用进行简单的阐述,仅供参考。
石功亮
关键词:调脂药物用药原则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心肌梗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进行干预,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组采用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传统化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自然杀伤(NK)细胞]、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流量峰值(PEF)、FEV_(1)/FVC],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缓解率为76.67%,高于对照组的50.00%(χ^(2)=4.593,P=0.032)。治疗后2组CD_(4)^(+)、NK细胞高于治疗前,CD_(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_(4)^(+)、NK细胞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VC、FEV_(1)、PEF、FEV_(1)/FV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VC、FEV_(1)、PEF高于对照组,FEV_(1)/FV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SE、CYFRA21-1、CA19-9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SE、CYFRA21-1、CA19-9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6.67%,与观察组的7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7,P=0.197)。结论EGFR-TKI靶向治疗应用于肺癌,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方面有着明显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石功亮颜艳倩
关键词: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免疫功能肺功能
临床药师参与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参与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结合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情况,提出方案建议。结果临床药师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方案建议,促进合理用药。结论临床药师能参与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
石功亮颜艳倩
关键词:临床药师他汀类药物
配置条件对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考察不同配置条件对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治疗的常规加药方法及实际浓度,依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采用微粒分析仪定量测定我院的6种中药注射剂放置一定的时间后的不溶性微粒数量,并比较在洁净环境与病房环境下配置的中药注射剂在输液剂中的微粒数量区别,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所含的微粒数量多且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相对于病房环境,洁净环境配置的中药注射剂的微粒数量多,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应在洁净环境下进行,且应尽早输注,注意监测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何爱娇石功亮黄绿兰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溶性微粒
中药注射剂配伍后微粒的监测及稳定性研究
2011年
为了更好保证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本文对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生产的中药静脉注射液加入三种输液后的微粒的监测及稳定进行考察,为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何爱娇石功亮欧阳群芳
关键词:输液不溶性微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