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赵辉 作品数:12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嘉兴市中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连续股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8年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改善,患者对于手术镇痛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在骨科下肢手术中,尤其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通常都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让患者无法忍受。研究数据显示,骨科下肢手术中,有60%的患者术后都会带来剧烈疼痛,而30%的患者会感到中度疼痛[1]。剧烈的疼痛感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术后恢复与锻炼,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术后急性疼痛会逐渐发展为慢性疼痛, 盖赵辉 杨亦斌 陈蕾 王海燕 黄月伟关键词:连续股神经阻滞 镇痛效果 VAS 下肢手术 术后镇痛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或异丙酚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异丙酚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进行颅内肿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利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B组患者进行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比较分析A组与B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在手术过程中,2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均变化评分。2组患者在插管即刻的心率以及无创血压均显著低于未进行麻醉前,A组降低的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进行麻醉后30 min以及1 h的颈内静脉氧饱和度显著高于B组,脑动静脉血氧分压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为(187.3±22.7)min,清醒拔管时间为(22.1±8.2)min。B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为(181.4±19.1)min,清醒拔管时间为(10.2±5.3)min。由此可得,B组患者麻醉时间以及清醒拔管时间均显著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七氟醚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麻醉中相比,两种方法均可有效稳定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苏醒时间较快,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脑氧供需平衡,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盖赵辉 杨亦斌 王海燕 张云红 张艳丽 李博关键词:瑞芬太尼 七氟醚 异丙酚 颅内肿瘤 手术麻醉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评价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对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Ⅰ--Ⅱ级择期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 =30)与观察组(n =30)。对照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语言评价量表(VRS)评分、警觉-镇静(OAAS)评分、术后离开恢复室时间以及定向能力。结果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在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收缩压(SBP)方面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发生 SBP 〈90 mmHg、HR 〈50次/ min、呛咳、肌肉僵硬和插管反应的患者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 VRS 评分、OAAS 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术后离开恢复室时间与定向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对于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术后患者苏醒较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盖赵辉 张云红 佟香芝 刘宏伟 张艳丽关键词:靶控静脉麻醉 瑞芬太尼 异丙酚 术后苏醒 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患者30例,随机分为普通喉镜组(A组)和可视喉镜组(c组),每组15例。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和插管成功率;同时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t3)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结果:(1)C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插管时间;C组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5);(2)与C组比较,A组患者t2、t3时间点HR及MAP增加显著(P〈0.05)。结论:可视喉镜可安全用于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术,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 苑妍新 李雪梅 张云红 盖赵辉 张艳丽 佟香芝关键词:可视喉镜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多项指标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产妇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选取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380例,两组产妇术中均使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镇痛方面,观察组予以PCEA镇痛,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后进行常规镇痛。结果两组产妇在术后镇痛效果方面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影响方面,观察组产妇在脉搏、睡眠时间、泌乳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提早泌乳时间并增加产妇睡眠时间,对产妇的术后康复十分有利,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田春梅 盖赵辉 佟香芝关键词:剖宫产 硬膜外自控镇痛 术后影响 神经刺激仪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老年骨科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神经刺激仪组和常规盲探组,每组30例.神经刺激仪组用神经刺激仪定位,常规盲探组按照解剖标志寻找异感进行阻滞.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神经刺激仪组阻滞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盲探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盲探组(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副作用较少,在老年骨科上肢手术中应用安全可行. 田春梅 盖赵辉 佟香芝 张艳丽 韩思阳关键词: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老年 氯诺昔康预先注入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比较预先注入氯诺昔康对全身麻醉下行骨科手术的患儿苏醒期躁动反应。方法:骨科手术小儿6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给予生理盐水2ml,Ⅱ组给予氯诺昔康1mg/kg,各30例。观察躁动评分;观察2组小儿术后有无心律失常、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各时间点躁动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0.01)。各时间点2组均无心律失常、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发生,恶心、呕吐、瘙痒不良反应,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前静脉滴注氯诺昔康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和苏醒期躁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骨科手术。 盖赵辉 佟香芝关键词:儿童 术后躁动 超前镇痛 氧瞬得可视喉镜在颈椎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观察氧瞬得可视喉镜在颈椎外伤患者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颈椎外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普通喉镜组( A组)和可视喉镜组(组),每组15例。观察2组患者插管时间和插管成功率;同时记录给药前( T0)、给药后( T1)、插管即刻( T2)、插管后( T3)各时间点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插管时间;B组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5);(2)与B组比较,A组患者T2、T3时间点HR及MAP增加显著( P<0.05)。结论:可视喉镜用于颈椎外伤患者气管插管,安全可靠、明显缩短患者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孙艳才 张云红 苑妍新 田春梅 高瑞英 盖赵辉关键词:可视喉镜 颈椎外伤 气管插管术 妇产科手术后硬膜外腔注射镇痛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射镇痛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0例妇产科患者硬膜外腔注射吗啡用于手术后镇痛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中完全缓解72例,占90%;中度缓解8例,占10%。结论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具有止痛作用时间长,效果确切的优点。 张云红 盖赵辉 刘红伟关键词:吗啡 各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在肛肠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对肛肠外科短小手术者治疗时,患者手术部位比较敏感,局部麻醉效果有限,术中或术后患者均可能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并且增加术后并发症且不利于患者的恢复[1]。为此,本试验选取96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应用骶管麻醉效果更为突出,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盖赵辉 王海燕 杨亦斌 张云红 张艳丽关键词:肛肠外科 手术中 麻醉方法 椎管内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