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龙

作品数:46 被引量:255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土壤
  • 8篇植物
  • 8篇草地
  • 5篇草原
  • 4篇青贮
  • 4篇种子
  • 4篇教学
  • 4篇教学改革
  • 4篇
  • 3篇针茅
  • 3篇针茅草原
  • 3篇施氮
  • 3篇饲料
  • 3篇微生物
  • 3篇辽西北
  • 3篇牧草
  • 3篇干旱
  • 3篇贝加尔针茅
  • 3篇贝加尔针茅草...
  • 2篇氮肥

机构

  • 45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鸟取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千叶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45篇白龙
  • 19篇刘英
  • 9篇赵波
  • 8篇王晓红
  • 8篇白春生
  • 4篇富宏丹
  • 4篇刘艳
  • 4篇薛艳林
  • 4篇杨季云
  • 3篇刘军
  • 3篇王正文
  • 2篇杨殿林
  • 2篇秦嗣军
  • 2篇吕德国
  • 2篇雷家军
  • 2篇刘红梅
  • 2篇曲波
  • 2篇王慧
  • 2篇谭冬梅
  • 2篇徐瑞阳

传媒

  • 12篇草业科学
  • 6篇草地学报
  • 4篇草业学报
  • 3篇园艺学报
  • 2篇草原与草坪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当代畜牧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畜牧兽医科技...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省半干旱区乡土草生态修复能力综合评价
2024年
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现有研究尚未筛选出适合区域生态修复应用的草种,亟待建立科学的评价技术体系。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辽西北乡土草生态修复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对15种优势乡土草种进行生态修复能力的评价。根据专家打分结果,选择环境适应性、水土保持能力和繁殖能力作为3个一级指标,选择抗旱性、抗寒性、广布性、耐盐性、根系生物量等14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中,环境适应性权重最高,为0.4881,水土保持能力次之,繁殖能力最低;二级指标中,抗寒性、抗旱性、生长速度、分蘖/分枝数等的权重较高。基于待评乡土草各指标的表现,带入评价模型,筛选出铁杆蒿(Artemisia stechmanniana)、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为较好的生态修复用草,为辽西北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的草种选择依据。
李佳欢吴昊刘英杨季云任百慧白龙
关键词:辽西北生态修复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不同恢复模式对草甸草原带土壤碳积累的影响
2011年
以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果-草、果-田、林地、栽培草地、天然草地及农田6种不同恢复模式的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有机碳密度指标分析不同利用模式对风沙土土壤碳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种恢复模式中,1m深土层农田模式的有机碳密度极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有机碳密度(P〈0.01)。6种恢复模式的碳积累呈3种特点:其一,果-草和林地模式,有机碳积累在0~60 cm没有显著变化,在60 cm以下积累能力逐渐降低。其二,果-田模式、栽培草地模式,随着土层的加深有机碳积累能力逐渐降低。其三,天然草地模式,随着土层的加深有机碳密度逐渐增加。在1 m深土层内,除了天然草地外的另外5种恢复模式的土壤中,80%以上的有机碳贮量分布在60 cm以内的土层内。
白龙孙晓凯刘英王晓红韩志松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
辽宁省主要野生观赏草资源及评价被引量:16
2016年
为了了解辽宁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现状,于2010―2014年间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观赏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观赏价值高的观赏草草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观赏植物分布于10科49属的103种,其中以禾本科(占56.7%)、莎草科(占16.3%)和鸢尾科(占12.5%)为主;这些资源生态适应性广,原生境以山坡草地、疏林灌丛为主(52.9%);有58.7%的观赏草具有耐旱性,部分耐盐碱;中等型株高的观赏草占50.0%,高大型的占22.0%,低矮型和微型的较少;51.0%的观赏草叶片以绿色为主,少数种会呈现异色或变色。不仅物种数量、生境变化及性状表现方面均表现出很高的多样性。参评的103种观赏草中有37种与理想种的关联度在0.7以上,都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芒(Miscanthus purpurascens)、大针茅(Stipagrandis)、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大狗尾草(Setaria faberii)、矮紫苞鸢尾(Iris ruthenica var.nana)、长白鸢尾(I.mandshurica)、粗根鸢尾(I.tigridia)、单花鸢尾(I.uniflora)、射干(I.dichotoma)、细叶鸢尾(I.tenuifolia)11种观赏草的综合评价比较高(0.8以上),可直接在园林绿化美化中应用。
刘英刘林琳范文宇李丽蒋芳芳贾志伟白龙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微波炉法测定豆科牧草含水量的研究
探索微波炉法快速测定豆科牧草含水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将红豆草、白三叶、小冠花、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的含水量分别调整为高,中、低3个不同梯度,分别采用常规烘箱烘干法与微波炉加热测定法对其含水量进行测定,比较两种方法间的差异....
白春生玉柱薛艳林韩建国白龙
关键词:豆科牧草
温带果园适宜草种及其播量的初步筛选被引量:15
2014年
为确定沈阳地区果园生草适宜草种及适宜播量,在沈阳农业大学苹果园套种了不同播量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Zhaodong)、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Rivendel)、红三叶(T.pretense cv.Renegade)。通过调查越冬率,确定适宜草种,以产草量、生长速度、粗蛋白含量为参考指标确定适宜播量。结果表明,白三叶和红三叶的最高越冬率分别为12%和48%,而紫花苜蓿的自然越冬率达100%,表明紫花苜蓿更适合冷凉地区果园生草栽培。紫花苜蓿全年可刈割3次,中播量(15kg·hm-2)的全年干草产量、生长速度和平均粗蛋白均为最高,分别为15 783.74kg·hm-2、2.63cm·d-1和19.79%;低播量(12kg·hm-2)的平均净同化率最高,为3.32g·m-2·d-1。由此可知,冷凉地区果园生草适宜草种为紫花苜蓿,从全年干草产量、生长速度、粗蛋白含量等指标综合考虑,适宜播量为15kg·hm-2。
王超白龙赵波吕德国
关键词:果园生草草种筛选
不同施氮浓度对无芒雀麦和白三叶氮代谢物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以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浓度0、6、12、24g/(m2·a),对2种牧草的氮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牧草的叶绿素、叶氮、可溶性蛋白、精氨酸和脯氨酸含量等氮代谢物指标均随氮处理浓度的增加出现显著增加(P<0.05)。除可溶性蛋白以外的各项指标在24g/(m2·a)处理时达到峰值。其中,白三叶和无芒雀麦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0%、122.9%,叶氮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3.7%、76.5%,精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42.5%、301.6%。说明不同施氮浓度对无芒雀麦和白三叶的氮代谢物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无芒雀麦的促进作用比白三叶更明显。
徐瑞阳白龙王晓红刘英
关键词:施氮牧草
野古草居群光合作用对光强和CO_2浓度的响应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以移植于同一环境的辽宁地区4个野古草居群为对象,比较了它们的光合作用对光强和CO_2浓度的响应差异,为研究其居群表型性状多样性的生理基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野古草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_2浓度的光合响应特征参数在居群间多数存在显著差异,居群P1(本溪)、居群P2(北镇)具较高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782和169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0.0553和0.0564)及表观羧化效率(分别为0.0568和0.0783),较低的CO_2补偿点(分别为14和12μmol/mol),具有较高的光能生产潜力。居群P3(建平)、居群P4(彰武)的气孔导度低(分别为0.1227和0.1176mol/m^2·s),蒸腾速率低(分别为2.67和2.68mmol/m^2·s),持水能力强。
刘英白龙雷家军
关键词:野古草居群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
不同氮添加对入侵植物瘤突苍耳和本地近缘植物苍耳及两者杂交种的生长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土壤养分对外来植物入侵过程的影响是入侵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土壤养分对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杂交后代植株特性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盆栽实验,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N,改变土壤养分,比较入侵植物瘤突苍耳和本地近缘植物苍耳及两者的杂交种(杂交瘤突苍耳和杂交苍耳)在植物形态、生物量及分配、植株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与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提高了瘤突苍耳、苍耳和杂交种的茎粗、总叶面积、总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显著降低了4种植株的叶根比;瘤突苍耳各指标随氮含量增加而变化明显,苍耳和杂交苍耳的茎生物量比和叶生物量比下降显著;瘤突苍耳的净同化速率在不同氮处理下均显著高于苍耳,但叶面积比均显著低于苍耳;杂交后代植株的相对生长速率、净同化速率和平均叶面积比在各氮处理间均高于各母本的后代植株,同时杂交瘤突苍耳植株的各生物量指标和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杂交苍耳植株。由此可见,1)当养分是限制条件时,入侵植物瘤突苍耳相对于本地植物苍耳将较多生物量分配到根系,这种分配策略反映入侵植物对低养分环境有较高的适应性;2)以瘤突苍耳为母本的杂交后代植株较以苍耳为母本的杂交后代植株具有较强生长能力和繁殖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其入侵。
荀挚峰白龙曲波许玉凤李光海詹忠浪石九曜
关键词:杂交入侵
那木斯莱自然保护区围封草地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2013年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辽西北那木斯莱自然保护区围封草地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兴安胡枝子、糙隐子草、差不嘎蒿、冰草、荻、冷蒿和展枝唐松草等7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明显高于其他种群,形成了群落共优种。其中兴安胡枝子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是0.95,其他的分别0.8、0.75、0.75、0.65、0.63和0.6。生态位宽度小于0.1的种群有27种,占总种数的46.6%。生态位重叠值大部分在0.3~0.6之间,占总种对的71%,7个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在0.57~0.88之间,形成了几个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有着较高生态位重叠的格局。
姚凤军白龙齐凤林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土地利用方式对低山丘陵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土地利用方式对辽西北低山丘陵区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喀左县为研究样点,采集毗邻草地、林地和农田的土壤,测定其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草地土壤的全磷、速效磷和硝态氮含量最低,农田土壤全氮、铵态氮和全碳含量最低。细菌群落中,林地土壤根瘤菌目的相对丰度最高,农田土壤鞘脂单胞菌目的相对丰度最高;真菌群落中,农田土壤粪壳菌目的相对丰度最高,林地格孢腔菌目的相对丰度最高。农田土壤细菌和真菌的Chao1指数和观测物种数显著地低于林地(P<0.05)。农田土壤微生物的乙醛酸循环和碳水化合物降解等途径丰度较高,但磷酸戊糖途径和碳水化合物合成等途径的丰度较低。综上,与草地和林地相比,农田土壤氮素流失严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微生物群落趋向于增强土壤氮挥发和碳分解,不利于氮积累和碳固存。
丁子健蒋师丞任百慧白龙秦嗣军李佳欢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土壤真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