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一例 2013年 原发于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罕见,文献报道仅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0.9%。但该肿瘤恶性度高,发展快,预后差。目前临床缺乏足够资料来指导该病的诊治,本文报道1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做一讨论。 杨月红 袁静萍 袁修学 田青青 孔庆志关键词:甲状腺 鳞状细胞癌 病理特点 乳腺浸润性筛状癌一例 2012年 患者女,48岁,未绝经,发现左侧乳肿块2d于2011年8月23日入院。该患者2年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自觉左侧乳房疼痛,乳房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及流脓,乳头无溢液,无发热、畏寒,无胸闷、心悸,当时未经治疗。2年来疼痛有明显加重, 田青青 袁静萍关键词:浸润性筛状癌 乳腺 乳房疼痛 卵巢不成熟性畸胎瘤1例 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女性,34岁,已婚,孕3产1。因发觉腹部增大半个月余入院。彩超示:盆腔囊实性包块,不排除卵巢囊腺瘤。患者偶有腰部酸胀不适,无腹痛、无肛门坠胀不适、无性生活接触性出血。入院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示:鳞状上皮呈良性反应性改变。复查阴道彩超提示:子宫及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未见积液;左侧附件区见一实质性非均质性包块,7.4 cm×4.4 cm×8 cm大小,考虑为"左侧卵巢肿瘤"。 刘杰 袁静萍 田青青关键词:卵巢肿瘤 畸胎瘤 腹腔冲洗液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3例BPBC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随访。结果 13例BPBC均为女性,其中同时性BPBC 4例,异时性BPBC 9例。BPBC首发癌与次发癌的ER、PR、Her-2的表达较一致。13例均获随访,其中3例死亡,10例存活,存活时间为4-78个月。结论正确积极治疗BPBC,其5年生存率与单侧乳腺癌相同。首发癌后5年是预防的重点。 田青青 刘杰 袁静萍关键词:原发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 预后 乳腺叶状肿瘤24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分别占乳腺原发性肿瘤和纤维上皮性肿瘤的0.2%~2.5%; 田青青 刘杰 杨月红 袁静萍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子宫内膜癌并盆腔网膜原发性胃肠外间质瘤1例 2015年 患者女性,40岁。因诊刮发现"子宫内膜复杂性非典型增生,局部癌变"入院。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质地不均。经腹行子宫切除术。术中发现盆腔网膜肿块,大小8 cm×5 cm×4 cm,鱼肉状,质脆。临床诊断:盆腔包块?子宫内膜癌转移?行肿块切除术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巨检:子宫12 cm×9 cm×5 cm大小,肌层及浆膜下未见明显结节,内膜增厚、粗糙达1 cm。 田青青 袁静萍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胃肠道外间质瘤 四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胰腺实性似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一种罕见的交界性肿瘤,常发生于青春期和年轻女性,曾被误认为是内分泌肿瘤或囊性肿瘤;临床无特殊体征,且在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方面类似于其他胰腺肿瘤,故诊断困难。本文分析4例SPTP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并探讨其新的鉴别诊断要点。 田青青 袁静萍 杨月红 赵兵 文登虎关键词: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免疫组化 乳腺分叶状肿瘤24例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4 2012年 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对我院2008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共24名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4例中8例行单纯肿块切除术;11例行广泛肿块切除术;4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其中2例为复发后再次手术;1例恶性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时间2月~5年。手术是目前已知能够根治乳腺分叶状肿瘤的唯一方法,与影像科及病理科医生联合诊治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张家铭 田青青 袁静萍 江学庆关键词:乳腺分叶状肿瘤 联合诊治 一例乳腺颗粒细胞瘤 被引量:3 2013年 颗粒细胞瘤(granularcelltumor,GCT)亦称颗粒性肌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嗜酸性胞质颗粒、施万细胞起源的细胞组成的肿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舌部、消化道等多见,乳腺罕见,并易误诊为乳腺癌。本文结合文献报道一例乳房GCT。 杨月红 袁修学 袁静萍 文登虎 梅启惠 田青青关键词:乳腺 颗粒细胞瘤 CD117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中DOG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CD117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DOG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CD117阴性的GIST中DOG1的表达。结果 DOG1的阳性表达率为93.1%(54/58)。DOG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按危险程度分级分类:极低度8例,低度12例,中度21例,高度17例。DOG1的阳性率在不同危险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DOG1是比CD117更敏感、更特异的诊断GIST的免疫学指标,但不能作为判断其危险程度的指标。 田青青 袁静萍 王渝 况东 王国平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DOG1 CD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