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淑

作品数:262 被引量:1,221H指数:16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4篇天文地球
  • 4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6篇经济管理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农业科学
  • 10篇水利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点云
  • 20篇遥感
  • 17篇植被
  • 16篇流域
  • 15篇遥感监测
  • 14篇GIS
  • 13篇无人机
  • 12篇澜沧江流域
  • 11篇生态
  • 11篇生态环境
  • 11篇石流
  • 11篇泥石
  • 11篇泥石流
  • 11篇滑坡
  • 10篇土地利用
  • 9篇地理信息
  • 9篇三维建模
  • 9篇纵向岭谷
  • 8篇地形
  • 7篇滇中

机构

  • 221篇昆明理工大学
  • 49篇滇西应用技术...
  • 36篇云南大学
  • 9篇昆明冶金高等...
  • 8篇浙江大学
  • 6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云南工业大学
  • 3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国土资源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云南省地理研...
  • 2篇云南省航测遥...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贵州省交通规...

作者

  • 261篇甘淑
  • 88篇袁希平
  • 24篇何大明
  • 17篇杨敏
  • 16篇吕杰
  • 14篇冯彦
  • 10篇张晓伦
  • 7篇余莉
  • 7篇邱鹏瑞
  • 6篇杨明龙
  • 4篇陈文华
  • 4篇任鹏飞
  • 4篇刘晨晨
  • 4篇吴阳
  • 3篇闫海青
  • 3篇寇卫利
  • 3篇党承林
  • 3篇叶长青
  • 3篇谢显奇
  • 3篇曹磊

传媒

  • 1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1篇价值工程
  • 11篇城市勘测
  • 10篇云南大学学报...
  • 9篇浙江农业科学
  • 8篇测绘通报
  • 8篇工程勘察
  • 8篇山地学报
  • 8篇软件导刊
  • 8篇昆明理工大学...
  • 7篇云南地理环境...
  • 6篇测绘科学
  • 5篇科学通报
  • 5篇兰州大学学报...
  • 5篇软件
  • 5篇激光与红外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20篇2023
  • 26篇2022
  • 27篇2021
  • 26篇2020
  • 10篇2019
  • 25篇2018
  • 12篇2017
  • 11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2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公路建设对山地景观格局的影响——以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为例被引量:45
2006年
以云南省土地利用图为基本图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云南省国际大通道建设对山地景观格局的影响,选择了澜沧江流域中下游两个典型区公路段,通过计算不同缓冲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来定量化研究公路建设对景观格局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道路修建直接导致景观格局改变,斑块数目、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和分维数增加,景观异质性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道路建设对缓冲区200 m内的景观格局直接影响最大,200 m外的影响趋于缓和;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不同缓冲区变化不是很大;分析结果也表明,澜沧江中下游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和地貌差异也导致道路建设对景观格局影响不同。
刘世梁崔保山杨志峰甘淑董世魁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云南省沿边境地区综合经济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云南省沿边境25县(市)2003年的主要经济指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该地区的综合经济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沿边境25县(市)经济总体水平不高,各地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将25县(市)初步划分为三类,即发达型、次发达型和欠发达型;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各因素中,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是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交通状况、地理区位和经济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则是发展的关键条件.
邓卿艳甘淑王文玲陈文华叶长青
关键词:边境地区经济评价
云南沿边境地带小流域LUCC遥感监测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对1990年和2004年两期Landsat TM影像LUCC信息提取方法的处理,揭示了14年间畹町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对其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0-2004年间流域内林地和水域面积显著减少,城镇沿公路大量向外扩张,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所增加,草地面积相对持平。
王丹丹袁希平甘淑
关键词:小流域遥感监测
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流航线的复杂地形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流航线的复杂地形三维模型构建方法,涉及摄影测量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复杂地形环境下航线类型单一、被摄目标数据获取困难、影像缺失、影像重叠度不足、三维模型构建时效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首...
毕瑞甘淑袁希平李绕波高莎胡琳罗为东
文献传递
面向东川复杂山地泥石流沟谷三维地形建模及特征分析的无人机遥感探测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以云南省东川区小江流域中游左岸大白泥河支流的泥石流沟谷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采集该泥石流沟谷地表地貌数据,提出结合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建模数据进行同名地物控制点提取,实现无人机影像数据的绝对定向方法。通过Smart3D影像数据处理,构建研究区三维地形模型,得到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高密集匹配点云。利用PhotoScan软件中的不规则三角网渐进加密技术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0.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结合ArcGIS和Cloud Compare中的相关地形分析模块,实现对该段泥石流沟谷地区的地形特征分析。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泥石流沟谷地形建模及特征分析研究中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对于定性、定量探测高原复杂山区地质灾害及其监测、防治等具有重要实证案例参考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毕瑞甘淑李绕波胡琳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泥石流沟谷
基于GIS的茶园适宜性评价——以宁洱县为例被引量:9
2011年
选取具有普洱茶种植典型代表性的宁洱县茶园土地适宜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茶树生长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以及茶园维护需求条件的分析,确定茶园评价因子。运用ArcGIS空间内插方法对调查得到的年平均温度、年均降雨量因子进行模拟,同时结合土壤、坡度、灌溉水源地、道路通达度等因子建立评价因子量化分级表,最后综合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空间关联功能等,将各因子作用分值赋给各茶园图斑,并计算综合分值,实现了茶园土地适宜性评价。对评价结果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得出:可以将研究区分为茶园最适宜区、次适宜区、临界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并对评价结果作了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陈春艳甘淑吕杰
关键词:茶园GIS
基于GIS的公路沿线地表植被变化遥感监测——以昆石公路为例被引量:2
2006年
随着道路网络的发展所带来的许多生态效应,道路沿线生态环境及其安全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以昆石公路为例,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和GPS定位调查等数据,对公路沿线区域地表植被覆盖变化信息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理解。研究采用不同时相的NDVI图像进行彩色合成直观反映地表植被的变化信息;对不同时相NDVI图像进行NDVI值分级和彩色压缩以定量和定性地描述区域地表植被的变化情况;将多时相NDVI彩色合成图进行IHS变换获取变化类型图,对植被覆盖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结合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中有关信息进行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贾治革袁希平甘淑刘小利
关键词:植被覆盖归一化植被指数多时相遥感
云南省县域多维贫困测度及时空演进分析
2020年
本文利用“Alkire—Foster方法”分别从经济收入、生活条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四个维度11个指标对云南省县域进行多维贫困测度,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多维贫困的时空演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演进,云南省的多维贫困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脱贫效果显著;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县域之间脱贫速度差异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增大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收入和医疗社会保障维度的是致贫的主要因素,在反贫困政策制定中,将扶贫的重心放在经济收入和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且更应关注脱贫过程中脱贫速度滞后的县域。
杨希袁希平甘淑
关键词:多维贫困GIS反贫困
滇中高原公路沿线植被特征分析及其恢复刍议——以昆明周边3条公路为例被引量:1
2007年
选取滇中高原面上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3条公路,就其沿线的植被覆盖状况展开实地调查,对其主要植被类型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滇中高原公路沿线植被基本特性,并对该地区有关公路沿线生态恢复建设提出浅显的认识与刍议,为促使云南高原山地公路沿线植被能尽可能地发挥其生态和社会经济功能提供思路。
陈娟甘淑
关键词:滇中高原生态功能生态恢复
恐龙谷南缘微地貌地形特征要素提取及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地形特征信息是地学研究中的重要依据,用于描述地形变化的总体样貌,决定了基础地形地貌形态特征。本文对禄丰恐龙谷南缘环状微地貌的地形特征进行提取及分析。首先,采用无人机测量技术获取测区影像数据,通过影像数据处理构建测区0.5 m分辨率的DOM数据与点云数据,并基于TerraSolid软件平台搭建滤波规则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抽稀压缩处理,提取测区地面点,以地面点数据为基础数据构建测区2 m分辨率的DEM;然后,通过叠加ArcGIS空间分析中最大值提取与正负地形提取,完成地形特征点的提取分析;并结合ArcGIS中水文分析、平面曲率与坡型组合的方法,完成地形特征线提取分析;最后,在eCognition 9.0中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地形面状特征提取。试验结果表明:(1)提取鞍部点的最佳分析窗口为11×11。(2)通过鞍部点位及两种方法提取脊—谷线,其中水文分析提取脊线更为细致,整体连贯性更为突出且从山体两侧脊线分布密集,试验区山体崎岖处提取鞍部点,即说明恐龙谷南缘整体受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影响,山体受一定程度风化侵蚀。(3)恐龙谷南缘地形面状特征中裸岩、裸地两者面积占比较大,两者相加后占测区总面积64.2%,结合实地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和实际勘察植被相对低矮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区域表层土壤疏松,需注意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问题。
罗为东甘淑袁希平高莎
关键词:地形特征DOM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