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
作品数:
12
被引量:266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党耕町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刘忠军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王志国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陈仲强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王少波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9篇
期刊文章
3篇
会议论文
领域
1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7篇
颈椎
4篇
椎管
4篇
固定术
3篇
椎管狭窄
3篇
颈椎管
3篇
颈椎管狭窄
3篇
发育性
3篇
发育性颈椎管...
2篇
影像
2篇
影像诊断
2篇
融合术
2篇
头环背心
2篇
寰枢
2篇
外科
2篇
内固定
2篇
颈椎外科
2篇
后路
2篇
后路融合
2篇
后路融合术
2篇
骨折
机构
12篇
北京医科大学...
1篇
北京医科大学
1篇
武警总医院
作者
12篇
王超
11篇
党耕町
8篇
刘忠军
5篇
王志国
5篇
陈仲强
1篇
赵金垣
1篇
蔡钦林
1篇
马东星
1篇
齐强
1篇
刘宏
1篇
刘宏
1篇
孙宇
1篇
王少波
1篇
刘晓光
1篇
马庆军
1篇
王超
1篇
张亨山
1篇
马佩云
传媒
4篇
中华骨科杂志
3篇
中国脊柱脊髓...
3篇
2009年全...
1篇
中华外科杂志
1篇
中华劳动卫生...
年份
3篇
2009
2篇
2000
2篇
1998
2篇
1997
1篇
1994
1篇
1993
1篇
1992
共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使用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的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被引量:39
1997年
介绍一种在头环背心保护下用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的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对34例寰枢椎不稳的病人施行了寰枢椎后路融合术。用头环背心维持寰椎的复位,将颗粒状的自体松质骨植于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背面,不用内固定,直至植骨融合。31例病人获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其中29例融合成功。术后头环背心固定时间平均为13周,有3例出现了寰椎再移位。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比块状的全层骨更有利于融合。用头环背心的外固定取代内固定使手术更加安全、简便,特别适合于新鲜创伤或复位后稳定性较好的病人。
党耕町
王超
刘忠军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关节固定术
后路融合术
新型络合剂对大鼠肾镉促排作用初探
被引量:2
1998年
新型络合剂对大鼠肾镉促排作用初探马东星赵金垣王超马佩云刘宏张亨山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DTC)络合剂对体内蓄积镉的促排作用,是当前镉中毒促排治疗的热点[1~3]。本次实验观察了最新设计合成的7种DTC类络合剂对染毒大鼠肾内镉的促排作用,并与美国新近研制...
马东星
赵金垣
王超
马佩云
王超
马佩云
关键词:
镉中毒
促排作用
颈椎侧位X线片椎管与椎体矢状径比值的测量及统计分析
通过对411例正常人的颈椎侧位X线片的测量统计,获得了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值的正常值范围,并对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值与椎管矢状径值的相关性,以及矢状径比值与性别,年龄和身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诊断提供了统计...
党耕町
王超
陈仲强
刘忠军
王志国
关键词: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统计分析
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被引量:15
1998年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党耕町王超寰枢椎的畸形、损伤、炎症和肿瘤可使正常解剖结构出现异常,失去稳定性,使上部颈脊髓处于危险状态。在外力作用下出现急性脊髓损伤,危及生命,也可以渐进性发展形成慢性高位颈脊髓病。寰枢椎不稳通常需做寰枢椎融合术。寰枢椎融合术分为侧前...
党耕町
王超
关键词:
寰枢椎
寰枢椎融合术
后路融合术
H反射与腰骶神经根压迫症的定位诊断
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作者从103例正常受试者获得了H反射正常值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26例通过手术治疗的腰骶神经根压迫症患者进行了H反射检查。与手术所见对比,H反射阳性率为89%。实验说明此三元线性回归方程是可靠的。
王超
党耕町
关键词:
腰骶部
H反射
神经根压迫症
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56
2000年
目的应用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方法应用此项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拉22例。其中单侧小关节骨折脱位3例,双侧10例;单侧小关节脱位4例,双侧1例;双侧小关节脱位合并椎体压缩骨折2例;双侧小关节骨折脱位合并椎体裂纹骨折1例;椎体爆裂型骨折1例。无神经系统损伤者3例,仅合并神经报损伤者7例,合并脊髓损伤者12例(完全性6例,不完全性6例)。切开复位,将螺钉固定于颈椎侧块上,配以钢板连接和植骨,实现坚强固定。结果本组22例平均随访34个月(10个月~7年2个月),平均融合时间为3.5个月,术后平均3.3d可在围领保护下从床上坐起。仅合并神经根损伤的患者平均术后7d离床活动,围领保护平均112周,平均3.5个月恢复原工作或劳动。合并脊髓损伤的问例中,6例不完全性损伤者,根性症状明显减轻,脊髓功能稍有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Ⅰ级)。术中无血管、神经系统损伤。1例术中复位不完全,2例(共4枚)螺钉松动,但均未影响症状的减轻及融合效果。结论本术式具有短节段固定、稳定作用强、术后仅需轻便外固定、可早期活动等优点。
孙宇
王超
党耕町
王少波
齐强
王志国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
内固定器
脱位
颈椎X线片椎管矢状径的测量统计
被引量:14
1993年
通过411例正常人颈椎侧位X线片椎管矢状径的测量,得出了颈椎管矢状径的正常值及其范围,并通过统计学处理对颈椎管矢状径与性别、年龄和身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超
党耕町
陈仲强
刘忠军
王志国
关键词:
颈椎
统计学
X线摄影
“比值法”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诊断
被引量:32
1992年
通过一组411例正常人颈椎X线侧位片的测量,得出了颈椎管矢状径与椎体矢状经比值的正常值,并通过与121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X线片的对比分析,论证了矢状径比值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党耕町
王超
陈仲强
刘忠军
王志国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
头环背心在颈椎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57
1997年
作者观察了用头环背心治疗多种原因所致颈椎不稳定的应用效果。用头环背心治疗了107例颈椎不稳定的病人,病种包括结核、损伤、肿瘤和畸形。病人分为非手术治疗组和融合术组。融合术包括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枕颈融合术和下颈椎融合术。各种融合术都在头环背心的固定下施行,不用任何内固定。测量了23例病人用头环背心固定前后的肺功能。107例病人中有89例获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非手术组的病人在头环背心固定下均恢复了颈椎的稳定性。在31例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术的病人中有29例融合成功(94%),36例行枕颈融合术的病人中有32例达到了骨性愈合(89%)。用头环背心固定的平均时间是133天,最长的450天。统计学结果显示:用头环背心固定后病人肺活量的均数与固定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固定后肺活量减少约13%。并发症包括颅钉松动(24例)、钉孔感染(4例)、复位丢失(4例)、颅钉穿透颅骨内板(3例)、背心下皮肤压疮(1例)。作者认为头环背心对颈椎失稳的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固定器材。借助这种装置,部分需行颈椎融合术的病人可以免去内固定,使手术更安全、简便。头环背心可使病人的肺活量减少。
王超
党耕町
刘忠军
关键词:
固定术
颈椎不稳定
头环背心
头环背心在颈椎外科的应用
作者观察了用头环背心治疗多种原因所致颈椎不稳定的应用效果。 用头环背心治疗了107例颈椎不稳定的病人,病种包括结核、损伤、肿瘤和畸形。病人分为非手术治疗组和融合术组。融合术包括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枕颈融合术和下颈...
王超
党耕町
刘忠军
关键词:
头环背心
关节固定术
颈椎失稳
肺功能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