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AP评分模性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出血的相关研究
- 目的 探讨VAP评分模型对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出血的预测价值的评估.方法 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1日在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行胃镜检查及CT检查的肝硬化患者189名,记录其住院期间的血常规、肝功能测定、C...
- 王拱辰王萍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出血肝硬化
- VAP评分模型、脾脏瞬时弹性超声检查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出血的相关研究
- 目的:探讨VAP评分模型与脾脏瞬时弹性超声检查对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出血的预测价值的评估。 方法: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1日在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行胃镜检查及CT检查的肝硬化患者189名为A组,记录其...
- 王萍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 文献传递
-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将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阐述如下。1一般急救治疗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将血液吸入气管;控制饮食,呕血时禁食;留置胃管,每隔30~60min抽吸胃液,观察出血情况;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尿量;对出血的速度和剧烈程度的初始评估: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并且有血流动力学损害表现的病人来说,
- 王拱辰王萍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绝对卧床休息控制饮食留置胃管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进展被引量:16
- 2013年
- 1目前肝硬化患者中约有50%存在胃食管静脉曲张,每年有8%肝硬化患者发展为静脉曲张,同样每年有8%肝硬化患者由小静脉曲张发展为大静脉曲张,静脉出血的年发生率为5%~15%[1]。 目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实质上已经大大减少出血的风险及病死率。本文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最近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王萍王拱辰
-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肝硬化患者胃食管静脉曲张静脉出血减少出血病死率
- 电刺激对主动肌-拮抗肌神经接口技术重建本体感觉效果的影响
- 目的:构建SD大鼠下肢主动肌-拮抗肌神经接口技术(AMI)模型,提出一种靶向肌腱对移植策略使神经种植选择范围扩展至全身,探究电刺激治疗对促进主动肌-拮抗肌神经接口手术后大鼠本体感觉康复的效果。 方法:1.分组:选取24...
- 王萍
- 关键词:电刺激本体感觉肌电信号
- 乳酸菌联合美妇康对Hela细胞HPV18 E6/E7基因表达及细胞活性的影响
- 目的:1.研究乳酸菌和美妇康单独和联合用药对Hela细胞HPV18 E6/E7基因表达和细胞活性产生的影响。2.从实验角度验证以乳酸菌为基础的联合方案优于单一方案的临床现象和科学假设,为团队提出的治疗HPV感染的“乳酸菌...
- 王萍
- 关键词:宫颈癌乳酸菌HELA细胞
- 非侵入性检查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出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肝硬化患者50%左右可见胃食管静脉曲张,没有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以每年5%发展为静脉曲张,小的静脉曲张以年5%-~12%发展为较大的静脉曲张,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年发生率为5-15%。尽管40%的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以自发性停止以及过去数十年间治疗手段改善,6周内的病死率仍可达20%左右。后期的再出血率在未治疗的患者约为60%,大部分发生在首次出血后的1-2年内。有研究清楚的表明初级预防的静脉重度曲张出血的风险由50%降低到15%,因此,首次出血前的静脉曲张程度早期诊断和预测评估是非常关键的。
- 王萍王拱辰
-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年发生率再出血率
- 胃镜下套扎术和硬化剂治疗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 2014年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s bleeding,EVB)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具有高发生率及高致命性,因此,早期预防EVB成为临床的热点。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EVB发生率明显降低,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建议内镜治疗和预防EVB的主要方法是硬化剂注射术(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EIS)和套扎治疗(esophageal variceal ligation,EVL)[1],为了探寻早期预防EVB治疗的最佳方案,本文就EVL及EIS的临床疗效做以比较分析。
- 綦盛麟宋连萍李传汕王萍
- 关键词: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临床疗效疗效分析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INJECTION肝硬化失代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