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玲

作品数:1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移植
  • 4篇术后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原位
  • 3篇原位肝移植
  • 3篇自体
  • 3篇自体原位肝移...
  • 3篇肝脏
  • 2篇蛋白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缺血再灌注损...
  • 2篇细胞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能力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王艳玲
  • 8篇黑子清
  • 5篇高婉菱
  • 2篇沈宁
  • 2篇张瑷兰
  • 2篇孙国亮
  • 2篇池信锦
  • 1篇葛缅
  • 1篇谢汉镔
  • 1篇朱丹
  • 1篇邢纪斌
  • 1篇李晓芸
  • 1篇黎尚荣
  • 1篇周少丽
  • 1篇程楠
  • 1篇罗晨芳
  • 1篇原冬冬
  • 1篇张睿
  • 1篇龚楚链
  • 1篇刘静

传媒

  • 3篇新医学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器官移植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后肺组织MD-2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观察自体肝移植后肺组织病理变化及MD-2、TLR2/4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健康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n=6)和移植肝脏再灌注后4、8、16、24小时组(M4、M8、M16和M24组,每组n=6)。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Q-PCR法检测MD-2、TLR2/4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MD-2、TLR2/4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6浓度。结果假手术组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移植组表现为肺间质明显出血、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显著增多,以肝脏再灌注后8小时最为明显。与S组相比,M4、M8、M16组肺组织MD-2、TLR2和TLR4基因与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肝脏再灌注8小时时达到高峰。与S组比较,M8、M16和M24组肺组织匀浆的TNF-α和IL-6浓度显著升高,在肝脏再灌注8小时时达到高峰。结论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肺组织MD-2、TLR2和TLR4基因与蛋白表达显著上调,TNF-α和IL-6浓度升高,可能对肝移植急性肺损伤起重要作用。
高婉菱王艳玲张瑷兰黑子清池信锦
关键词:自体肝移植急性肺损伤髓样分化蛋白-2
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损伤的动态观察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作用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损伤的规律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35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肝移植后4h组、肝移植后8h组、肝移植后16h组、肝移植后24h组,每组7只,其中假手术组只进行开腹和血管分离,其余各组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术后相对应时间点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氧化损伤和抗氧化物的含量变化,分析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损伤的规律及特点。同时检验移植肝Nrf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肝移植术后8h,大鼠移植肝损伤最为明显,过氧化氢、羟自由基和丙二醛的含量明显升高,而抗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显著下降。随后,活性氧水平和抗氧化物活性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肝脏损伤逐渐修复。肝移植术后大鼠肝组织Nrf2蛋白的表达从术后4h即开始明显升高,肝移植术后8、16、24h肝组织Nrf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结论大鼠肝移植术后8h肝脏损伤最为明显,而后逐渐恢复。移植肝的损伤程度与活性氧水平以及抗氧化物活性的下降趋势高度一致。而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与Nrf2的高表达上调了抗氧化物的含量密切相关。
原冬冬高婉菱李晓芸王艳玲黑子清
关键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羟自由基过氧化氢酶
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肾损伤及其NO和H_2S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肾损伤的影响,并观察肾皮质硫化氢和一氧化氮水平变化。【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根据复苏所用液体种类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组)、内毒素休克组(LPS,E组)、75 g/L高渗氯化钠组(LPS+HSS,HSS组)、羟乙基淀粉液130/0.4(万汶)组(LPS+HES,HES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霍姆)组(LPS+HSH,HSH组)。各组在静注LPS(1 mg/kg)30 min后予小容量复苏(4 mL/kg),测量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复苏60min后处死大鼠,取肾标本行病理学及干湿质量比检测,肾皮质匀浆测定一氧化氮(NO)和硫化氢(H2S)水平。【结果】①内毒素休克大鼠右颈总动脉收缩压进行性下降,予不同液体复苏后血压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HSH效果最为明显;②内毒素休克大鼠肾切片病理观察发现肾小管局部坏死、肾小球足突融合、基底膜有沉积物,复苏组病理改变减轻,HSH组病变最轻;③各组大鼠肾干湿质量比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④内毒素休克组肾皮质H2S浓度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P<0.01),小容量复苏后,HES和HSH复苏组肾皮质H2S浓度明显升高,HSH组NO水平明显回落(P<0.05)。【结论】内毒素休克大鼠肾损伤明显,应用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小容量复苏后肾脏病理改变减轻,肾皮质H2S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
罗晨芳高婉菱黎尚荣王艳玲黑子清
关键词:内毒素休克小容量复苏肾脏
地塞米松不同时期给药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不同时期给药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35只,体重20~24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7):假手术组(Ⅰ组)、肠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地塞米松缺血前给药组(Ⅲ组)、地塞米松缺血期给药组(Ⅳ组)和地塞米松再灌注即刻给药组(Ⅴ组)。采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50min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Ⅰ组只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阻断;Ⅱ组和Ⅲ组分别在缺血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地塞米松10mg/kg;Ⅳ组于缺血5min时、Ⅴ组于再灌注即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kg。再灌注3h时处死小鼠,取小肠组织,光镜下观察小肠粘膜病理学结果,采用Chiu评分法对小肠病理损伤进行评分;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iNOS的活性。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Ⅴ组肠组织Chiu评分、Ⅱ组、Ⅳ组和V组肠组织iNOS活性和NO含量升高(P〈0.05),Ⅲ组肠组织iNOS活性和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肠组织Chiu评分、iNOS活性和NO含量降低,Ⅴ组肠组织Chiu评分、iNOS活性和NO含量均升高,Ⅳ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缺血前给药可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期给药对损伤无明显影响,再灌注即刻给药可加重损伤,可能与地塞米松不同时期用药对iNOS活性影响不同有关。
王艳玲张文华高婉菱张睿龚楚链黑子清
关键词:地塞米松缺血预处理再灌注损伤小肠
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24h后肝内硫氧还蛋白-2的表达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2012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硫氧还蛋白(Trx2)和抗氧化能力在原位自体原位肝移植(AOLT)大鼠后24 h内肝脏组织动态变化。【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Group S,n=8)、肝移植后4 h组(LTR 4h group,n=8),肝移植后8 h组(LTR 8h group,n=8),肝移植后16 h组(LTR 16h group,n=8)和肝移植后24 h组(LTR 24h group,n=8)。S组只进行开腹和血管的分离,各肝移植组接受自体原位肝移植(AOLT),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Suzuki病理学评分改变,实验室检测活性氧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OC)变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Trx-2的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自体肝移植引起了大鼠明显的肝脏损伤,组织病理评分在移植后4 h明显升高并达峰值,持续到移植后24 h(P<0.05,vs.group S),但24 h较4 h有明显改善(P<0.05 vs.group LTR4h);O2.、.OH和MDA的生成在4 h到16 h增加明显(1.6~2.0倍),MDA水平发生与之一致的时间变化(P<0.05 vs.group S);抗氧化酶活性在肝移植后4 h和8 h下降明显,SOD、CAT和GSH活性下降达30%(P<0.05 vs.group S),TOC活性下降达70%(P<0.01 vs.group S)。而相对氧化/抗氧化指标来讲,移植后肝脏组织内Trx-2蛋白表达增高的速度较慢,4 h开始表达增加(P<0.05 vs.group S),而直到24 h才达到蛋白表达峰值(~2.0倍)。【结论】移植后肝脏发生损伤,并逐渐加重而后逐渐恢复,损伤程度与活性氧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一致;Trx-2的表达上调有利于抗氧化酶合成和提高抗氧化能力。
王艳玲朱琼芳高婉菱葛缅张瑷兰池信锦黑子清
关键词:肝移植抗氧化酶
重度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者发生脊柱强直和畸形,属于困难气道的高危情况。该类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和准备,选择最佳麻醉方案,减少并发症发生。该文报道1例47岁男性腰椎、胸椎、颈椎强直,双髋关节、双膝关节强直呈"S"型固定体位的重度AS患者,因椎管内肿物拟于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使用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成功案例。该例提示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不仅对呼吸功能影响轻微,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接受操作期间的舒适度和配合度,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条件。
游意莹王艳玲谢汉镔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纤维支气管镜清醒气管插管
原钙黏附蛋白7在脂多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原钙黏附蛋白7(PCDH7)是否参与脂多糖(LPS)刺激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焦亡过程。方法 构建LPS刺激HK-2损伤模型,使用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CDH7、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的表达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力,TUNEL法确定细胞焦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细胞生存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升高,细胞损伤指标LDH含量明显升高,PCDH7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调,细胞焦亡指标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P均<0.05)。结论 LPS通过下调PCDH7的表达,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明显细胞焦亡损伤。
王艳玲谭芳游意莹余小芳黄菲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脂多糖
一种不规则皮肤面积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不规则皮肤面积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印制有均匀分布格子的柔性膜临摹并裁剪出与目标区域皮肤轮廓一致的膜片;根据柔性膜单位面积的重量及所述膜片的重量得到膜片面积S1;根据柔性...
邢纪斌王艳玲程楠刘静吴滨李响黑子清孙国亮陈伟强
改良内陷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改良内陷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PD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57例,女45例;年龄27~78岁,中位年龄58岁。根据胰肠吻合方式不同,分为改良内陷式胰肠吻合组(改良组,48例)和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组(对照组,5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两组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改良组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9)min、350(100)ml、14(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0(11)min、450(213)ml、20(9)d(Z=-7.840,-3.750,-4.790;P<0.05)。改良组术后胰瘘发生率为6%(3/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4/54)(χ^(2)=5.738,P<0.05);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54)(P=0.037)。结论改良内陷式胰肠吻合方式能明显降低PD术后胰瘘和出血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的胰肠吻合方式。
李利平游意莹沈宁曹宏王艳玲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吻合术手术后并发症胰瘘
肝移植术后Sepsis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Sepsis是肝移植术后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并发症,作为多器官损伤的诱因,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拟通过对我院近6年来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到其相关危险因素,得出最有利的证据以辅佐临床工作的开展....
王艳玲黑子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