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翠雁
作品数:
2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文学
更多>>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文化科学
1篇
文学
主题
1篇
意蕴
1篇
意蕴解读
1篇
原野
1篇
日出
1篇
生命
1篇
生命体
1篇
生命体验
1篇
死亡观
1篇
戏剧
1篇
剧作
1篇
雷雨
1篇
《雷雨》
1篇
《日出》
1篇
《原野》
1篇
悲剧
机构
2篇
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2篇
王翠雁
传媒
1篇
中山大学研究...
1篇
运城高专学报
年份
2篇
2000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对生命终极的关注和思考-曹禺悲剧的死亡观及成因浅析
2000年
曹禺在其系列悲剧《雷雨》,《日出》,《原野》中无一例外的为剧中主人公安排有死亡的结局。通过对其死亡模式的深层寓义的解读,可以透视出作者一种十分通达的死亡观,死亡既是对命运与现世苦难的抗争和解脱,亦是灵魂得以救赎,生命得以再生的有效之途。这一观念的形成,既源于作者自身的悲剧性生命体验,亦与作者所身受的诸种宗教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二者在作者关注现世苦难,探讨人类生存处境的深层思考下得到共融。
王翠雁
关键词:
悲剧
死亡观
《雷雨》
《日出》
《原野》
生命体验
心理视镜中的人性挣扎──李健吾剧作意蕴解读
被引量:4
2000年
以揭示人性为旨归,向人的内在心灵世界不断掘进,始终是李健吾戏剧创作的核心追求。这一倾向在其成熟期剧作中主要体现为通过“善恶搏斗中的挣扎”、“压抑中的痛苦灵魂”、“多重矛盾中的困惑与选择”和“情结”等四种心理类型来具体展示当时生存境遇下被压抑的人性真我,揭示人性由扭曲到回归的曲折历程。关注个体主观心理世界,由人物内心矛盾谛视人性,是李健吾剧作的独特之处,也是他对中国话剧和新文学的意义所在。
王翠雁
关键词:
戏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