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中白介素8表达及其与疾病复发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基因表达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中位随访时间90个月。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 5例乳腺癌IL-8的mRNA相对表达值,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的表达情况;分析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ER,PR,C-erbB-2和IL-8的相对表达及治疗方式等与预后的关系。运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IL-8预测疾病复发的能力。结果 ROC发现IL-8相对表达值取5时,能获得最佳的预后能力。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淋巴结有转移,未进行内分泌治疗,ER阴性,IL-8相对表达高(比值≥5)时乳腺癌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RFS)较短(P=0.0029,0.035,0.026及0.0027)。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淋巴结和IL-8相对表达倾向为预测乳腺癌患者RFS的独立因素(P=0.017及P=0.094)。结论乳腺肿瘤内IL-8相对表达量可能是预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参考因素。
- 方琦王旭芬杨澜王磊朱江
- 关键词:乳腺肿瘤IL-8预后
- 肺不典型类癌五例临床分析
- 2016年
-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病理确诊的5例不典型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39~76岁;体检发现2例,刺激性干咳2例,胸痛1例,咯血1例,痰中带血1例,均无类癌综合征表现。血癌胚抗原水平偏高1例;CT 检查均提示占位病变;痰细胞学检查均阴性;4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阳性。均行手术治疗,2例辅以化疗。术后随访24~58个月,1例术后1年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带瘤生存,4例无瘤生存。提示,肺不典型类癌临床少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术后病理是确诊的主要方法,手术是治疗肺不典型类癌的有效方法,术后需要长期随访。
- 王磊袁茂玲彭妍俞鹏翼汪潜云王中林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
- 基于乳腺癌细胞研究中药成分与量子点的联合作用及相关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应用乳腺癌细胞(SK-BR-3)研究3种还原性中药成分与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MPA-CdTe)量子点的联合作用,并研究相关机制。【方法】分别以甘草酸、水飞蓟宾及熊去氧胆酸作为中药成分代表,考察其与量子点联用情况下对量子点毒性的减弱作用,并通过氧化应激水平(谷胱甘肽GSH、超氧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氧化还原酶的基因水平(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及SOD)及ABC转运蛋白(多药耐药蛋白MDR1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的变化,确定其中的主要机理。【结果】量子点引发的过氧化压力远大于同等浓度的游离Cd^2+;3种中药成分中,甘草酸具有良好的减毒作用,水飞蓟宾效果较弱,熊去氧胆酸则未见效果,该解毒作用主要依赖于过氧化应急压力的降低及抗氧化酶表达水平的上升;细胞转运蛋白的降低提示中草药可作为多药耐药肿瘤的有效治疗成分。【结论】中药成分可作为量子点生物医药应用中的重要配伍成分。
- 黄贵王磊张晓膺
- 关键词:甘草酸水飞蓟宾熊去氧胆酸
- 阿德福韦酯致低磷性骨软化症一例及79例文献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后引起的低磷性骨软化症病例资料;同时以“阿德福韦酯”及“骨软化症”为检索词搜索2005年以来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共检索到资料完整的病例79例。80例中,男63例,女17例,平均发病年龄(52±11)岁。首诊病程平均17个月,发病时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时间平均62个月,乙肝病程平均11年。临床表现多为全身各个部位的进行性骨痛(80/80),实验室检查多为血磷下降(80/80),尿常规异常(55/56)包括尿磷升高,尿蛋白、尿隐血阳性,X线片、CT及MRI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严重患者出现骨折等(76/77)。提示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肾功能、电解质、骨密度的监测,其肾损害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 袁茂玲王磊俞剑吴敏
- 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药阿德福韦酯骨软化症范科尼综合征低磷血症
- 急诊手术和自膨式金属支架肠道置入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比较急诊手术(ES)和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肠道置入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收治且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S组和SEMS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情况及预后(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情况,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65例,ES组43例、SEMS组22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EMS组和ES组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3.6%(3/22)比23.3%(10/43),P=0.555]、复发率[40.9%(9/22)比37.2%(16/43),P=0.772]及接受术后化疗率[68.2%(15/22)比48.8%(21/43),P=0.1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ES组比较,虽然SEMS组的中位住院时间更长(20 d比12 d,P=0.001)、中位住院费用更高(65033元比40045元,P=0.001),但是SEMS组的造口率更低[36.4%(8/22)比88.4%(38/43),P=0.001]、微创(腹腔镜手术)率更高[36.4%(8/22)比7.0%(3/43),P=0.008]。SEMS组和ES组的4年累积总生存率(46.9%比48.4%,P=0.333)和4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36.2%比44.8%,P=0.72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晚期(Ⅲ~Ⅳ期)患者行SEMS的总生存情况优于ES(χ^(2)=4.644,P=0.047)。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表明,TNM分期增高会增加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风险[HR=2.092,95%CI(1.261,3.469),P=0.004]。结论ES和SEMS肠道置入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近远期疗效相当,虽然SEMS组的住院时间更长、住院费用高,但其造口率更低、微创率更高,对于晚期(Ⅲ~Ⅳ期)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行SEMS治疗的生存情况更优。
- 王礽陈治民纪振鑫王磊居翔李强卢麒丞张丰
- 关键词:结肠癌梗阻自膨式金属支架急诊手术远期疗效
- 外阴Paget病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 2009年
- 外阴Paget病(vulval Paget disease,VP)是一种罕见疾病,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妇女。该病误诊率较高,易与外阴慢性湿疹、皮炎等疾病相混淆,且在临床治疗、复发因素及预后判断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为此,我们将从组织发生学、临床特点、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手段及复发和预后等几个方面对外阴Paget病作一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陈继明杨淑兰郭彩霞高红艳王磊
- 关键词:外阴肿瘤
- 表现为膈下游离气体的非消化道穿孔诊疗体会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临床引起膈下游离气体的非消化道穿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0例影像学提示为非消化道穿孔所致游离气体患者,结合术中诊断,明确气体来源。结果10例患者中妇科盆腔脓肿3例,子宫肿瘤穿孔1例,原发性腹膜炎2例,肝癌破裂1例,肝脓肿破裂1例,胆囊穿孔1例,胰腺炎1例。结论膈下游离气体、腹腔游离气体常提示消化道穿孔,但并不是特有征象,临床工作中需结合患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提高少见腹腔游离气体病因的诊断率,减少误诊,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 王磊张丰王海涛居翔李强袁茂玲卢麒丞
- 关键词:消化道穿孔腹腔游离气体膈下游离气体
- IGSF10通过抑制FAK/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促进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0(IGSF10)对右美托咪定(DEX)干预的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人乳腺癌细胞MCF-7、ZR-75-1、MDA-MB-231和MDA-MB-415为研究对象,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GSF10在细胞中的表达。选取IGSF10表达最低的细胞株为后续实验的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和IGSF10过表达组,用于研究IGSF10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分为空白对照组、DEX组、DEX+过表达阴性对照组和DEX+IGSF10过表达组,用于研究IGSF10对DEX诱导的乳腺癌细胞的影响。IGSF10过表达质粒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细胞计数盒8(CCK8)、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IGSF1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GSF10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钙黏蛋白(E-cadb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黏着斑激酶(FA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表达的影响。结果与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乳腺癌细胞系MCF-7(0.66±0.06和0.76±0.07)、ZR-75-1(0.60±0.04和0.69±0.05)、MDA-MB-231(0.31±0.04和0.38±0.06)和MDA-MB-415(0.39±0.03和0.43±0.05)中IGSF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值分别为105.80和66.41,均P<0.001),选择IGSF10表达最低的MDA-MB-231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对照组和过表达阴性对照组相比,IGSF10过表达组24和48 h细胞活力(F_(24 h)=35.84,F_(48 h)=28.30,均P<0.001)、克隆数量(F=57.42,P<0.0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F_(迁移)=67.81,F_(侵袭)=84.22,均P<0.001)降低,PCNA、Ki-67、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磷酸化(p-)FAK/FAK、p-PI3K/PI3K和p-AKT/AKT蛋白表达下调(F值分别为20.68、22.58、38.49、31.93、35.49、28.33、78.22、52.17和10.
- 吴娜萍张磊方琦王磊
-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