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磊

作品数:52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2篇骨折
  • 12篇内固定
  • 7篇胫骨
  • 6篇术后
  • 6篇关节
  • 6篇儿童
  • 6篇PILON骨...
  • 5篇弹性髓内钉
  • 5篇手术
  • 5篇髓内
  • 5篇髓内钉
  • 5篇股骨
  • 5篇固定术
  • 4篇置钉
  • 4篇入路
  • 4篇手部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4篇颈骨
  • 4篇颈骨折

机构

  • 52篇唐山市第二医...
  • 3篇山东政法学院
  • 2篇天津医院
  • 2篇冀中能源峰峰...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唐山市妇幼保...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上海黑焰医疗...

作者

  • 52篇王磊
  • 10篇吴志新
  • 10篇刘欣
  • 10篇于泽洋
  • 9篇左玉明
  • 8篇于铁强
  • 7篇沙薇
  • 7篇王明娜
  • 6篇王月光
  • 5篇左大鹏
  • 4篇陈先
  • 4篇黄玉国
  • 3篇张天宇
  • 3篇李建军
  • 3篇李力更
  • 2篇易凡
  • 2篇梁俊生
  • 2篇王志生
  • 2篇卢占斌
  • 2篇范文进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年份

  • 18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单纯外侧钢板固定与后侧T型钢板结合外侧钢板固定两种固定胫骨平台后外侧柱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四科收治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且伴后外侧结构损伤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单纯应用外侧钢板固定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后侧T型钢板结合外侧钢板固定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膝关节协会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内固定物失效,无骨折畸形愈合及膝关节僵硬。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3.94±1.42)个月与对照组(3.86±1.32)个月]、膝关节协会评分[观察组(172.31±16.91)分与对照组(168.95±15.78)分]、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0.90±0.37)分与对照组(0.93±0.45)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8、0.97、0.31;P值分别为0.782、0.335、0.757)。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4.58±12.32)min]低于对照组[(110.64±14.4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5,P<0.001)。结论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伴后外侧柱损伤的患者单纯行外侧钢板固定和后侧T型钢板结合外侧钢板固定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采用单纯外侧钢板固定因内侧未行手术,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轻患者医源性损伤风险。
张天宇王磊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被引量:9
2023年
背景:直接前侧入路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具备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等优势,但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术中是否需要使用牵引床仍存在争议。目的:分析牵引床辅助下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67例,为牵引床手术组;接受无牵引床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59例,为传统手术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假体影像学指标;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术后髋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2)与传统手术组相比,牵引床手术组术前准备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股骨假体中心性固定率更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麻醉时间、髋臼杯位于安全区比率、双下肢长度差值小于10 mm比率、术后1周、1,6,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说明,相对于传统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股骨假体置入的精准度,但其术前准备时间较长。
李骏然翟婧秀赵洪波王磊王宏润梁俊生李力更
关键词:牵引床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老年
一种骨折术后防跌倒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折术后防跌倒护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U形围挡,所述U形围挡的前端为弧形,所述U形围挡的下部两侧分别连接安装座;四组轮子,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座的下侧,每个所述轮子的安装座分别固定连接T形安装板...
王磊郭金双
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穹窿部骨折
2015年
目的分析采用胫骨远端前外侧入路结合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穹窿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10—2012-08采用前外侧入路结合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穹窿部骨折18例。结果本组无腓浅神经损伤,术后Burwell-Charley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2例,可接受复位4例,复位差2例。本组均获得平均15.5(12~24)个月的随访。深部感染1例(5.6%),换药后切口延期愈合。皮肤坏死1例(5.6%),使用VSD吸引生长肉芽植皮治疗后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9(2~5)个月。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前外侧入路能够提供恢复关节面的必要操作空间,同时有丰厚的软组织覆盖,结合胫骨远端前外侧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穹窿部骨折手术效果可靠。
王磊刘欣吴志新范文进李建军
关键词:前外侧入路内固定
Ruedi-Allgower III型pilon骨折中tillaux骨块的处理
目的 tillaux骨块是胫骨远端外侧柱的重要部分,Ruedi-AllgowerⅢ型骨折中常见移位的tillaux骨块,总结tillaux骨折在pilon骨折中的重要性和治疗意义。方法 我科2010-2013年之间治疗的...
王磊刘欣吴志新胡永成
关键词:PILON骨折手术
腱鞘炎院外治疗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腱鞘炎院外治疗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94例,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在院外治疗中给与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院外治疗中给与延续性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程度、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组患者的VAS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院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使护理干预的安全可行性得到增加,对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有明显的改善效果,降低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让患者在护理期间保持积极的心态,缓解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于泽洋李春江王磊魏洁
关键词:腱鞘炎院外治疗延续性护理并发症疼痛程度不良情绪
一种手外伤术后托手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外伤术后托手架,包括:固定座、伸缩杆、固定架、托架本体及角度调节组件;所述伸缩杆底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伸缩杆顶部,所述托架本体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设置于...
于泽洋鲁春阳王明娜王磊沙薇
基于CT三维可视化腰椎椎弓根置钉钉道仿真影像学研究
2023年
目的通过CT三维可视化重建及计算机仿真交互技术,模拟计算获取腰椎椎弓根置钉术前置钉影像参数。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2月腰椎骨折125例的薄层CT扫描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模型重建,采用数字模拟技术模拟椎弓根螺钉置钉钉道,测量椎弓根参数,术后观察螺钉位置情况。结果125例椎弓根高度(PH)、椎弓根宽度(PW)、椎弓根轴长、椎弓根松质骨高度(CCH)、椎弓根松质骨宽度(CCW)、椎弓根水平面夹角(PTA)、椎弓根矢状面夹角(PSA)左侧、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椎体同侧PTA、P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例术后影像结果均显示螺钉置入位置良好,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T三维可视化重建及计算机仿真交互技术能够准确模拟计算螺钉最佳进钉点、置钉角度、钉道等术前影像参数,利用术前影像模型数据指导临床术中螺钉置入路径和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发生。
石运力李硕朱江王磊郭晓辉
关键词:椎弓根置钉
大龄儿童尺桡骨远干骺交界部骨折的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尺桡骨远干骺交界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8-12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尺桡骨远干骺交界部骨折,对于合并尺骨远端骨折者行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腕关节活动功能情况。结果 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46个月,平均21个月。3例合并尺骨远端骨折者闭合复位失败行切开复位。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骺板早闭、钢板松动、断裂等并发症。2例进钉处出现皮肤激惹反应。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其余33例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按Gartland-Welley评分评价腕关节活动功能:优27例,良5例,可2例。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远干骺交界部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尺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早期可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效果。
万广亮左玉明王月光王磊左大鹏于铁强屈伟李立志
关键词:弹性髓内钉钢板
后外侧与双侧骨块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轻度移位KlammerⅡ型后Pilon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轻度移位KlammerⅡ型后Pilon骨折时后内侧骨块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5—2019-05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2例轻度移位KlammerⅡ型后Pilon骨折,术中先复位外踝骨折并采用钢板固定,观察组42例采用后外侧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后外侧骨块,后内侧骨块不固定,术后用石膏外固定;对照组40例采用后内侧、后外侧双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后内侧与后外侧骨块。结果8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8(18~30)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松动、内固定物断裂、内固定物失效等情况。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骨折畸形愈合、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与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外侧切口空心钉内固定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轻度移位的KlammerⅡ型后Pilon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内外侧双切口软组织瘢痕导致肌腱及血管神经激惹的缺点。
张天宇王磊
关键词: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