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焕芝

作品数:42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篇教育
  • 14篇教学
  • 11篇华文教育
  • 9篇高等教育
  • 6篇课堂
  • 6篇课堂教学
  • 5篇文化
  • 5篇华侨高等教育
  • 4篇道德
  • 4篇境外生
  • 4篇课程
  • 4篇华侨
  • 4篇环境教育
  • 3篇大众
  • 3篇大众化
  • 3篇大众文化
  • 3篇德育
  • 3篇东南亚华文教...
  • 3篇哲学
  • 3篇文化模式

机构

  • 33篇华侨大学
  • 1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42篇王焕芝
  • 1篇蔡剑兴
  • 1篇洪明

传媒

  • 4篇福建教育
  • 4篇八桂侨刊
  • 2篇比较教育研究
  • 2篇教育评论
  • 2篇海外华文教育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 2篇理工高教研究
  • 2篇沈阳工程学院...
  • 1篇环境教育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外教育(福...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伊犁教育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民族主义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被引量:5
2010年
民族主义的次元系统包括了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多层次义理,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民族主义表现。文化民族主义的高涨使国际社会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留、传承和发展日益形成普遍的共识,保护文化多样性与保护生态多样性一样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尝试从文化民族主义视角解读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进而分析造成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困境的文化和政治根源,同时从文化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视角出发,对马来西亚构建多元民族文化提出一些思考。
王焕芝
关键词:文化民族主义华文教育
高等教育精英时代发展的后遗症刍议
2008年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始终步履艰难,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在延用精英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招生体制等来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登场。精英时代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教育误区,成为大众化时代的后遗症,更成为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不管大众化时代到来与否,这些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
王焕芝
关键词:大众化高等教育
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传统课堂教学的四点误区刍议被引量:1
2008年
从教材、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关系以及教育改革等四个角度论述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并从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视角,提出了以课程为本位的课程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应从以"教教材"为主转变到"用教材教",即由预设型走向生成型,课堂教学是洋溢着教师与学生生命活力的动态过程。
王焕芝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程教学目标
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学论洞悉今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被引量:2
2002年
在回顾卢梭的自然主义教学论思想的同时,结合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即培养儿童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德、智、体全面发展,真正社会化的人以及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王焕芝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教学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特征及其教学
2008年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就课程编制模式而言,它是一种重过程、多元化的登山型的课程编制;其实施策略主要是在不增加现行课业负担的基础上以学科渗透为主。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具有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相应的价值观的人来促成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为产生。
王焕芝
关键词: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特点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深受各国教育政策的影响,不同的教育政策导致不同的华文教育发展。从教育结构(教育层次、水平)、办学形式看,东南亚华文教育具有多样化特点;从教育对象看,东南亚华文教育具有国际化特点;此外,华文教育在内容、课程设置、教材、教学语言等方面也呈现许多不同特点。
王焕芝
关键词:华文教育教学语言
高校德育的误区与行动尝试被引量:3
2008年
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是自律和他律的内在统一。传统德育存在群体的道德虚无、理性缺失与公共道德缺失等问题。德育的本质不是写在书本上的"清规戒律",而是能够让人内化于心中,并在社会生活中去践行的行动,实践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道德小品开启了德育行动的大门,行动研究是德育终极目的实现的关键。
王焕芝
关键词:道德德育
关于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2002年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涉及探索自然或物质世界过程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这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本文将从探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及其内涵、探究性学习的类型、特点,以及开展探究性学习所需的条件及其评价方式、目前我国开展探究性学习存在的误区等方面对探究性学习加以全面的阐述。
王焕芝蔡剑兴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心理学教师
从东南亚诸国的教育政策看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在深入归析东南亚各国开展华文教育的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探寻东南亚"华文教育"哲学基础的变更,进而对新时期华文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并预测未来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王焕芝
关键词:教育政策哲学基础华文教育华文学习
文化哲学视野下高等学校德育模式建构
2010年
以主导性文化模式的转换为深层坐标,审视高等学校德育模式建构问题。在分析传统农业文明之下的文化模式与道德模式基础上,分别从理性、科学文化模式要求建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德育模式;主体性、创造性文化模式强调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模式;交往理论强调主体间性的德育模式;法治型、契约型文化模式强调突出公德意识的德育模式,深入分析中国新文化模式与高等学校德育模式的建构。
王焕芝
关键词:文化哲学文化模式道德德育模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