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刚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1
供职机构:淮北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 1篇针法
  • 1篇贴敷
  • 1篇曲张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中西医结合疗
  • 1篇中西医结合疗...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病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燔针
  • 1篇燔针劫刺
  • 1篇下肢
  • 1篇下肢静脉
  • 1篇下肢静脉曲张
  • 1篇慢性

机构

  • 4篇淮北市中医院

作者

  • 4篇王洪刚
  • 1篇刘振安
  • 1篇郑彩霞

传媒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燔针劫刺针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瘀血痹阻型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燔针劫刺针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淮北市中医医院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常规针刺组,n=30)和观察组(燔针劫刺针法联合常规针刺组,n=30)。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处酸胀疼痛、皮色暗红或紫暗、皮肤发凉干燥等血痹阻证相关中医证候积分、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分(VCSS)及静脉功能损害程度评分(VDS)、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等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酸胀疼痛、皮色暗红或紫暗、皮肤发凉干燥等血痹阻证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CSS、V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VCSS、V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IL-17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燔针劫刺针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确切。
刘超王洪刚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常规针刺
淮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构架与服务内涵
一、治未病中心建设构架淮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是皖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面,集养生保健(健康指导)、康复治疗、、冬病夏治、冬病冬治、健康管理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工作模式由中医专家运用望、闻、问、切和"中医经络...
王洪刚
淮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构架与服务内涵
<正>一、治未病中心建设构架淮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是皖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面,集养生保健(健康指导)、康复治疗、、冬病夏治、冬病冬治、健康管理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工作模式由中医专家运用望、闻、问、切和'中...
王洪刚
文献传递
穴位贴敷为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0例被引量:28
2005年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7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以卡介苗素肌注做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贴敷。两组均以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11%,对照组为70.7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郑彩霞王洪刚刘振安
关键词:穴位贴敷慢性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