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绯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平衡针腰痛穴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 目的:观察平衡针"腰痛反应点"表现的各种形式,包括症状、体征、压痛等,试图发现平衡针"腰痛反应点"的阳性率及分布规律、反应点特征及阳性率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以协助诊断并为平衡针针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规范诊疗,提高临床...
- 刘裔荣李帅帅王晨绯吴冬侯中伟刘清国
- 关键词:平衡针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应点
- 文献传递
- 针刺提插补泻的述评
- 本文通过回顾并研究近40年针刺提插补泻的文献与临床资料,对提插补泻的发展、操作方法、作用机制及量化研究作简要概述,并提出目前该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制定针刺操作的国家标准;进一步扩大针刺补泻手法研究的学科交流;加...
- 刘炜陈思思路树超王晨绯吴冬刘清国
- 关键词:提插补泻刺法
- 文献传递
- 从《内经》思想论平衡针特点
- 平衡针法经过40余年的临床验证,在治疗颈肩腰腿痛形成自身的取穴、针刺特色,以其快速针刺,无需留针,良好的临床疗效活跃在基层。从《内经》经典刺法巨刺、缪刺分析平衡针法针刺健侧的原理;从"神"的角度思考,剖析平衡针起效迅速的...
- 王晨绯吴冬刘炜陈思思路树超刘清国
- 关键词:《内经》平衡针法巨刺缪刺
- 文献传递
- 平衡针腰痛穴横断面调查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平衡针腰痛穴的反应特点,为腰痛穴的特异性及临床取穴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连续病例抽样法选取897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痛发作的患者进行平衡针腰痛穴的现况调查。观察腰痛穴的反应特点,即自觉不适、颜色变化、皮肤本身变化、皮下组织形态学变化、压痛等,比较其健侧与患侧之间的差异性,及腰痛穴与其周边部位之间的特异性。根据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进行比较。结果:腰痛穴整体阳性反应率为67.67%,健侧阳性反应点总体阳性率、皮肤本身变化、皮下组织形态变化、压痛的特异性均高于患侧(P<0.05);患侧自觉不适、颜色变化的特异性高于健侧(P<0.05);腰痛穴压痛反应相对于其周边部位有显著特异性(P<0.05)。结论:腰痛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发作时有明显的阳性反应表现,以压痛为主。其特异性较强,其健侧反应更明显。
- 刘裔荣李帅帅王晨绯吴冬侯中伟王文远刘清国
- 关键词:腰痛穴平衡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阳性反应点
- 平衡针颈痛穴分布规律及特征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 平衡针是王文远教授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发展的一种新的针刺方法。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常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等反应物,以及相应部位的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变化。这些部位称之为"反应点"。本研究选取226例颈...
- 吴冬王晨绯刘裔荣李帅帅刘清国王文远
- 文献传递
- 《黄帝内经》穴名数目考辨
- 《内经》多篇章曾明确提出腧穴数目有365个,就与现今匹配的实名穴而言,据笔者统计仅有154个(见附表)。针灸学说在其形成及演变过程中,往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当时哲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365"也必然有其特殊涵义。现今通行...
- 路树超陈思思刘炜王晨绯吴冬刘清国
- 关键词:腧穴
- 文献传递
- 《内经》刺络理论探析
- 在两千多年前问世的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记载着一种非常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刺络放血法。这一方法通过使用器具刺入"络脉",使之流出一定量血液的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这部经典著作中,有近半数的针刺治疗采取络脉放...
- 陈思思路树超刘炜王晨绯吴冬刘清国
- 文献传递
- 颈椎病平衡针反应点规律研究
- 目的:探讨颈椎病平衡针反应点规律。方法:连续病例抽样法。连续抽取385例颈椎病患者,对其颈痛穴进行视、触等形式的物理检查,采取自我描述与客观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症状、体征以及疼痛视觉量表(VAS)观察评分等多项指标检查...
- 李帅帅刘裔荣王晨绯吴冬侯中伟刘清国
- 关键词:颈椎病平衡针反应点
- 文献传递
- 从五脏相关学说重新认识阳痿被引量:4
- 2009年
- 在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阳痿应从五脏相关论治,并从阳痿的病因、病机和辨证等方面探讨了阳痿与肾、心、肝、脾(胃)、肺的关系,认为阳痿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与五脏系统密切关联。从五脏相关学说,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阳痿的辨证论治。
- 温志鹏洪志明陈德宁周文彬王晨绯
- 关键词:阳痿五脏五脏相关学说
- 从《灵枢》探讨针刺补泻
- 通过分析《灵枢》对针刺补泻的记载,以针刺补泻的立意、原则、诊断、操作到疗效的思路,勾勒《灵枢》针刺补泻的完整框架,较详实反映《灵枢》针刺补泻的整体风貌。通过研究发现,《灵枢》针刺补泻以调气为根本目的;在以补虚泻实为针刺补...
- 刘炜陈思思路树超王晨绯吴冬刘清国
- 关键词:针刺补泻针灸理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