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峰

作品数:3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5篇钙钛矿
  • 8篇电池
  • 8篇甲胺
  • 6篇量子
  • 6篇量子点
  • 5篇太阳能电池
  • 5篇聚苯
  • 4篇氧化镍薄膜
  • 4篇太阳能
  • 4篇金属
  • 4篇金属催化剂
  • 4篇空穴
  • 4篇空穴传输
  • 4篇空穴传输层
  • 4篇甲脒
  • 4篇高稳定
  • 4篇掺杂
  • 4篇催化
  • 4篇催化剂
  • 3篇乙烯

机构

  • 36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工学院

作者

  • 36篇王晓峰
  • 26篇李璠
  • 7篇陈义旺
  • 6篇姚凯
  • 6篇贺晓慧
  • 4篇李样生
  • 4篇邹敏华
  • 3篇周魏华
  • 3篇刘永明
  • 2篇李希祥
  • 1篇谌烈
  • 1篇谈利承
  • 1篇黄伯芬
  • 1篇黄笔武
  • 1篇周国华
  • 1篇李秋娟
  • 1篇李樱
  • 1篇胡小娟
  • 1篇康志伟

传媒

  • 4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江西科学
  • 1篇2005年全...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六氟磷酸胍界面修饰层的反向平面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六氟磷酸胍界面修饰层的反向平面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在钙钛矿/富勒烯界面引入六氟磷酸胍界面修饰层,其不仅能够有效钝化钙钛矿活性层的表面缺陷,促使晶粒长大,...
李璠王晓峰夏雪峰邹敏华
一种锂、银共掺氧化镍薄膜及其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钙钛矿太阳电池用锂、银共掺杂氧化镍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称取一定量的Ni(NO<Sub>3</Sub>)<Sub>2</Sub>·6H<Sub>2</Sub>O、LiNO<Sub>3</Sub>和...
李璠夏雪峰王晓峰江奕华邹敏华彭家奕
嵌段共聚物P3HT-b-P3TEGT对P3HT/ZnO杂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
2018年
采用格氏置换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嵌段比的全共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3-己基噻吩)-嵌段-聚(3-三乙二醇-噻吩)(P3HT-b-P3TEGT),并将其作为添加剂引入到聚(3-己基噻吩)(P3HT)/ZnO杂化太阳能电池的活化层中,探讨其嵌段比对P3HT/ZnO杂化体系微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3HT-b-P3TEGT的引入能够改善P3HT和ZnO的相容性,提高P3HT链段的有序堆砌和结晶性,优化P3HT/ZnO杂化薄膜微观形貌,从而有效提升器件效率和热稳定性。
许桂英李秋娟王腾逸王晓峰李璠
关键词:ZNO添加剂
丙三酸埋底界面工程提高氧化镍基反向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
2025年
近年来,采用氧化镍(NiO_(x))作为空穴传输层(HTL)的反向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制备工艺简单、迟滞效应小、成本低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在NiO_(x)基反向平面PSCs中,NiO_(x)/钙钛矿界面处往往存在缺陷密度高、能级不匹配等问题,限制了其性能提升。基于此,提出丙三酸(TCA)埋底界面工程策略,即采用TCA修饰改性NiO_(x)/钙钛矿界面,以提高PSCs效率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TCA分子中的羧酸功能基团能够与NiO_(x)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有效钝化界面缺陷,优化NiO_(x)/钙钛矿界面能级排列。同时,TCA的引入还能有效调控钙钛矿薄膜结晶生长行为,制备出高质量钙钛矿层。最终,基于该TCA埋底界面工程,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PCE)从18.39%提升至21.59%,且稳定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谢意王晓峰林家盛
关键词:稳定性
一种基于黄酸铅配合物制备甲胺铅碘钙钛矿薄膜的方法
一种基于黄酸铅配合物制备甲胺铅碘钙钛矿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黄原酸铅前驱体的合成;(2)黄酸铅配合物的合成;(3)甲胺铅碘CH<Sub>3</Sub>NH<Sub>3</Sub>PbI<Sub>3</Sub>钙...
姚凯李璠汪静妮王晓峰
基于三氯化镧和三氯化铈/正丁基锂体系催化聚合苯乙炔被引量:1
2009年
分别采用三氯化镧和三氯化铈为主催化剂,以正丁基锂(n-BuLi)为助催化剂,分别在DMF和乙醇溶剂中探讨了苯乙炔的聚合研究,考察了聚合温度、Li/La、Li/Ce摩尔比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化镧/正丁基锂和三氯化铈/正丁基锂体系催化苯乙炔聚合显示了一定的催化活性。除含羧基乙炔单体外,LaCl3/n-Bu-Li和CeCl3/n-BuLi催化体系对极性乙炔衍生物单体同样也具有一定催化活性。
黄同林李希祥陈义旺贺晓慧周魏华王晓峰
关键词:稀土聚苯乙炔
双-(β-三氟酮萘胺)镍(Ⅱ)/三乙基铝体系催化苯乙炔聚合
2008年
采用双-(β-三氟酮萘胺)镍(Ⅱ)为主催化剂,以三乙基铝(A lEt3)为助催化剂,在甲苯溶剂中进行了苯乙炔的聚合实验,并考察了聚合温度、A l/N i摩尔比、单体浓度和聚合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双-(β-三氟酮萘胺)镍(Ⅱ)/三乙基铝体系催化苯乙炔聚合显示了一定的催化活性,可催化苯乙炔聚合得到相对低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Mw/Mn=1.7-2.2)的聚苯乙炔。采用1HNMR、FTIR、DSC、及WAXD技术对聚苯乙炔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催化体系所得到的聚苯乙炔以顺式结构为主,顺式结构的含量达83.4%。DSC和WAXD分析表明为非晶态聚苯乙炔。
陈义旺李希祥李樱贺晓慧周魏华王晓峰
关键词:镍络合物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聚苯乙炔
催化聚合合成的聚苯乙烯的结构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由双-(β-酮苯胺)镍(II)/MAO新型催化体系催化聚合制得苯乙烯聚合物,用1H NMR1、3C NMR、FT-IR、DSC及WAXD等技术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通过1H NMR1、3C NMR分析,证实该体系催化聚合得到无规聚苯乙烯(aPS);DSC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为Tg=66.6℃;WAXD结果分析表明,所得聚苯乙烯为非晶态,但在较短范围内表现出有序的特征。所有聚合物均可溶于氯仿、2-丁酮、丙酮、甲苯、四氢呋喃、氯苯、邻-二氯苯等有机溶剂中。
刘永明贺晓慧王晓峰陈义旺
关键词:金属催化剂聚苯乙烯微结构
无机电荷传输层在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近年来,基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为光活性层构建的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直接带隙、吸光系数高、激子束缚能低、激子和载流子扩散距离长,以及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光电转换率高、易于实现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点,而成为当今新型光伏技术中一颗耀眼的新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电荷传输层在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稳定性及寿命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无机电荷传输层因具有载流子迁移率高、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总结了无机电荷传输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各种无机电子/空穴传输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彭家奕夏雪峰江奕华邹敏华王晓峰李璠
关键词:无机材料
一种具有六氟磷酸胍界面修饰层的反向平面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六氟磷酸胍界面修饰层的反向平面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在钙钛矿/富勒烯界面引入六氟磷酸胍界面修饰层,其不仅能够有效钝化钙钛矿活性层的表面缺陷,促使晶粒长大,...
李璠王晓峰夏雪峰邹敏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