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螺杆菌
  • 4篇溃疡
  • 3篇血清
  • 3篇慢性
  • 3篇结肠
  • 3篇病因
  • 2篇血清胃泌素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上消化道出血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溃疡
  • 2篇清胃
  • 2篇胃泌素
  • 2篇胃炎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疗效

机构

  • 10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2篇王志凤
  • 4篇罗雄
  • 2篇刘春明
  • 2篇李雅丽
  • 2篇桂郁馥
  • 2篇江雪梅
  • 2篇夏于新
  • 2篇欧阳颖
  • 1篇高峰
  • 1篇周知然
  • 1篇谢会忠

传媒

  • 9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01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预后。方法:将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101例)与对照组(115例),对两组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与对照组病因存在差异,老年组病情重,伴随疾病多,预后差。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青年人相比存在差异。
江雪梅王志凤
关键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结肠运输试验在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结肠运输试验在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不透X线标志物对23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组)和20例非便秘患者(对照组)进行结肠运输检查,测定全肠道通过时间和结肠分段通过时间,计算运输指数;根据全肠道通过时间将便秘组分为全肠道转运时间正常型组和全肠道转运时间延长型组;根据运输指数将全肠道转运时间延长的便秘患者分为慢传输型组与出口梗阻型组,测定2 组患者的结肠分段通过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便秘组全肠道通过时间和结肠分段通过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全肠道转运时间正常型组左侧结肠分段通过时间明显延长(P<0.01);慢传输型组左、右侧结肠区通过时间明显延长(P<0.01),出口梗阻型组左侧结肠区、直肠乙状结肠区通过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慢传输型组相比,出口梗阻型右侧结肠区通过时间明显缩短(P<0.01),直肠乙状结肠区通过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结肠运输试验对确定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和分型并指导患者行进一步检查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便秘检查的初筛试验。
周知然王志凤罗雄
关键词:结肠运输试验便秘
门静脉海绵状变性1例
2003年
李雅丽桂郁馥王志凤
关键词:误诊
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泌素的关系探讨
<正>幽门螺杆菌(Hp)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菌,普通人群Hp感染率达50%~60%。目前已被公认为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通过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我们发现在慢性胃炎患者中Hp感染与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关系密切,现报告...
王志凤罗雄夏于新
文献传递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用酚妥拉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对比
2003年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用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1986~ 2 0 0 2年胃镜下诊断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病人共 4 9例 ,2 7例为奥曲肽治疗组 ,2 2例为垂体后叶素联用酚妥拉明组 ,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奥曲肽组 72 h总止血率略优于联用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病死率和并发症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罗雄王志凤
关键词:奥曲肽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对比
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泌素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了解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泌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胃镜下诊断的慢性胃炎患者 5 4例 ,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浓度 ,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 Giemsa染色检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者。 结论:幽门螺杆菌引起血清胃泌素增高 ,进而造成胃酸分泌增多 ,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机制之一。
罗雄夏于新王志凤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泌素慢性胃炎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γ球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 (TBA)和γ球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测定 49例肝硬化患者和 34例非肝病患者的血清 TBA及γ球蛋白水平 ,并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TBi L )、白蛋白 (AL B)、谷丙转氨酶 (SGPT)、谷草转氨酶 (SGOT)、γ谷氨酰转肽酶 (γ- GT)及碱性磷酸酶 (AKP)水平。 结果:肝硬化组血清TBA及γ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肝病组 (P <0 .0 1) ;TBA在 Child- Pugh C级中最高 ,与 A级和 B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γ球蛋白水平随 Child- Pugh分级升高而升高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与其他肝功能试验相比 ,TBA敏感性优于 TBi L、γ- GT和 AKP(P <0 .0 5 ) ;γ球蛋白敏感性优于 AL B(P <0 .0 1)。 结论 :TBA、γ球蛋白能敏感地反映肝功能损害的程度 ,联合检测有助于病情和预后的早期判断。
李雅丽桂郁馥王志凤谢会忠
关键词:肝硬化总胆汁酸Γ球蛋白肝功能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比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比。方法:EAC组:埃索美拉唑20 mg +阿莫西林1.0 mg+克拉霉素500 mg,OAC组: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mg+克拉霉素500 mg,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胃肠道症状变化,以及治疗结束后4周溃疡愈合情况和Hp根除情况。溃疡的愈合情况通过胃镜检查来评价,Hp的状况通过尿素酶呼气试验(14C-UBT)检测。结果:EAC组的Hp根除率为90%,95%可信区间(95%CD为73%-98%。OAC组的Hp根除率为80%,95%可信区间(95%CI)为61%-92%。EAC组患者上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的缓解均优于O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AC组与OAC组在溃疡的愈合及根除率方面具有相同疗效。EAC组对胃肠道症状(上腹痛、反酸、烧心)的缓解明显优于OAC组。
欧阳颖王志凤江雪梅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
56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
2001年
刘春明王志凤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病因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及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欧阳颖王志凤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发地区病因研究多发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