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岷峰
-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龋病牙髓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动态研究
- 该文目的在于研究龋病发展进程中,免疫活性细胞在牙髓免疫防御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上合理选择保存髓的时机及筛选优良的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室依据.取正常和龋环的第三磨牙46颗,按龋病临床诊断及牙体部面的龋坏深度为标准,将...
- 王岷峰
- 关键词:人牙髓龋病B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 文献传递
- 正常年轻恒牙发育过程中牙髓免疫活性细胞的动态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人完全萌出但尚未发育完成的前磨牙牙髓组织中牙髓树突状细胞 (pulpaldendriticcells ,PDCs) ,T、B淋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特点 ,以探明年轻恒牙发育过程中牙髓局部免疫防御状态的改变。方法 按根尖孔的闭合状态分为大喇叭组、小喇叭组和闭合组。应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标记上述细胞 ,并对前两种细胞进行双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大喇叭组HLA DR+细胞数多于小喇叭组及闭合组 ;② 3组HLA DR+血管表达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③ 3组CD4 5RO+T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④双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HLA DR+PDCs和CD4 5RO+T细胞几乎很少接触。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尚不能认为两者间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PDCs在人正常发育性牙髓组织中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 ,其他免疫活性细胞与此进程无明显相关。
- 吴丽更杨若愚侯芝艳王岷峰
- 关键词:牙髓免疫组织化学牙齿发育
- 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对羟基磷灰石的附着能力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对羟基磷灰石(HA)的附着能力。方法将与牙周病和龋病发生密切相关的6种国际参考标准菌株(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分别接种于模拟口腔环境的改良MD-300恒化器中培养,1 h后分离培养HA表面附着的细菌,检测各菌种对HA的附着能力及其相互作用。结果检测菌种中,血链球菌对HA的附着能力最强,其他依次为黏性放线菌、变形链球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血链球菌和黏性放线菌均能增强牙周致病菌对HA的附着能力,变形链球菌降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附着能力;所有牙周致病菌均降低血链球菌对HA的附着能力,而对变形链球菌和黏性放线菌无明显影响。结论牙周致病菌对HA的附着能力明显弱于致龋菌,其借助早期定植菌成为牙周生态系的优势菌和牙周病的主要病原菌。
- 王岷峰李德懿李宗林
- 关键词:牙周致病菌致龋菌羟基磷灰石
- 微生态角度研究牙周病与龋病关系
- 李德懿李宗林赵隽隽王岷峰顾晶晶富饶桂晓林张濒叶军
- 建立模拟口腔环境的改良MD-300恒化器;采用改良恒化器连续培养、活菌革兰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通过连续断层扫描和计算机处理,三维重建立体图象并测定厚度;首次阐述嗜酸乳杆菌对牙周致病菌(Aa、Pg、Fn)的抑...
- 关键词:
- 关键词:龋病牙周病微生态
- 人工菌斑生物膜的研究方法被引量:2
- 2003年
- 菌斑生物膜是人类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当前口腔细菌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由于口腔环境不易控制和菌斑生物膜极其复杂,直接对自然菌斑生物膜研究存在困难。近年来利用人工菌斑生物膜研究获得了许多可喜的结果,本文就其体外培养模型及基本生物量、结构和组成、活性的分析方法作一综述。
- 王岷峰李德懿
- 关键词:菌斑生物膜体外模型口腔细菌学
- 正常和龋病牙髓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观察龋病发展进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对龋源性刺激的反应。方法:采用von Willebrand's Factor标记正常和龋病牙髓中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龋病牙髓中vWF阳性的血管增多,牙本质龋各组和正常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在维持牙髓自身稳定和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 王岷峰杨若愚吴丽更侯芝艳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龋齿牙髓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 人龋病进展过程中T、B淋巴细胞的动态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人龋病发展过程中牙髓组织内T、B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 ,以探讨牙髓免疫防御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4组不同龋坏深度牙髓组织中的T、B细胞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4组龋病牙髓龋坏区CD45RO阳性T细胞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非龋坏区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深龋组T细胞数多于正常组和其他各龋病组 ,各龋病组牙髓龋坏区T细胞数均多于非龋坏区 (P<0.05) ;中龋组和深龋组CD20阳性B细胞数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牙髓免疫系统对龋源性刺激产生了积极的应答 ,早期阶段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 ,而进展期阶段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进一步增强。
- 吴丽更杨若愚王岷峰侯芝艳陈阵
- 关键词: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牙髓
- Er:YAG和Nd:YAG激光在牙冠延长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Er:YAG和Nd:YAG激光在牙冠延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行牙冠延长术的32位患者的32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激光手术组采用Er:YAG和Nd:YAG激光,不翻瓣进行牙冠延长术;传统牙冠延长术组采用传统牙周手术方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感染、龈缘位置、龈沟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结果激光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牙冠延长术组,术后疼痛指数明显低于传统牙冠延长术组。激光手术组在2周后龈缘位置即达到稳定,传统牙冠延长术组4周后达到稳定。2组均未发生术后感染。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Er:YAG和Nd:YAG激光进行牙冠延长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小、较短时间获得稳定的龈缘位置等优点,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群王岷峰
- 关键词:ER:YAG激光ND:YAG激光牙冠延长术
- 龋病牙髓中树突状细胞群与T细胞的双标染色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王岷峰杨若愚吴丽更侯芝艳
- 关键词:牙髓T细胞
- 改良恒化器中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模拟口腔条件下研究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的动态关系。方法 选用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和嗜酸乳杆菌8种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按分组接种于模拟口腔的改良恒化器中 ,连续培养 1、2 4、4 8和 96h ,活菌革兰荧光染色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测量羟基磷灰石圆片表面生物膜厚度 ,连续断层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随时间变化各组生物膜厚度均显著增加 (P <0 0 0 1) ;同一时间点血链球菌生物膜明显厚于伴放线放线杆菌 ,8种菌明显比血链球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形成的生物膜厚。三维重建显示 ,G-牙周致病菌主要分布于G + 致龋菌菌团中或膜表层。结论 人工菌斑生物膜中G + 致龋菌首先定植 ,G -牙周致病菌的量和比例随时间增加 ;
- 王岷峰李德懿李宗林
- 关键词:恒化器牙周病致病菌致龋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