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 作品数:12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对比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比较左、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196例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肿瘤位置分为右半结肠癌组(104例)和左半结肠癌组(92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是否存在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用Log-rank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右半结肠癌组患者年龄偏大、低分化或黏液腺癌比例高、淋巴结检出数目高。临床首发症状中,右半结肠癌组贫血或体重下降比例高,而左半结肠癌组中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比例高。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9个月。右半结肠癌组与左半结肠癌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53.8%和70.5%(P>0.05),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65.4%和77.2%(P<0.05)。p TNMⅡ期中,右半结肠癌组与左半结肠癌组的5年DFS分别为62.7%和70.0%(P>0.05),5年OS分别为74.6%和78.0%(P>0.05);p TNMⅢ期中,右半结肠癌组与左半结肠癌组的5年DFS分别为36.6%和65.1%(P<0.05),5年OS分别为48.8%和71.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 TNM分期[HR=3.07(95%CI:1.95,4.85)]和p T分期[HR=1.83(95%CI:1.38,2.43)]是影响结肠癌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 T分期[HR=1.91(95%CI:1.41,2.61)]及p N分期[HR=2.21(95%CI:1.62,3.00)]是影响结肠癌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肿瘤位置不是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右半结肠癌整体预后较左半结肠癌差,在Ⅲ期患者中更明显。
- 郭振江王宁刘防震
- 关键词:结肠肿瘤肿瘤位置预后根治性切除术
- 胃肠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胃肠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探讨其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行手术治疗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124例,收集可能与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有关的影响因素,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前常规行超声筛查,根据是否形成血栓分为血栓组( n=66)和非血栓组( n=58),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结果:经超声检查共有66例患者诊断为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53.2%(66/124),其中63例无临床症状(50.8%),仅有3例出现了临床症状,有症状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2.4%(3/124)。两组间手术类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术后第3天纤维蛋白原及术后第3天D-二聚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21.415、7.651, t=5.7181、0.418,均 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手术类型( OR=0.157,95% CI:0.040~0.612, P=0.008)、术后第3天纤维蛋白原( OR=7.371,95% CI:2.318~23.442, P=0.001)、术后第3天D-二聚体( OR=6.920,95% CI:2.854~16.783, P=0.000)是胃肠外科术后导管相关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胃肠道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较高,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肿瘤手术、术后第3天纤维蛋白原及术后第3天D-二聚体异常升高的患者要警惕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
- 郭振江王宁
- 关键词:胃肠疾病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血栓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肿瘤化疗患者200例,规范PICC置管操作及维护护理过程。结果:在200例置管患者中,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并发症...
- 王宁赵鹏李彬肖杨
- 关键词:PICC肿瘤患者化疗护理
- 文献传递
-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疾病进展时间(TTP)。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132例,平均分为治疗组66例,给予CPT-11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对照组66例,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均为一线治疗。治疗组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每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的客观疗效、不良反应及TTP。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2.12%(41/66)、90.91%(60/66),高于对照组的42.42%(28/66)、75.76%(50/6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1 8,P=0.023 5),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 5,P=0.019 5;TTP治疗组为8.2个月(6~26个月),对照组为5.8个月(4~2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 3;不良反应治疗组主要为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和血液学毒性,对照组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血液学毒性,两组多为Ⅰ~Ⅱ度。结论:CPT-11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与FOLFOX4方案比较,疗效显著,TTP延长,毒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高,且用药方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周风举彭晔王宁李俊红谢娜李竞王兵李聪
- 关键词:伊立替康卡培他滨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PICC带管出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出院后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导管留置时间、自我管理能力、血栓发生率以及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血栓的患者为5例(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例(32.00%)。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高于对照组的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护理PICC带管出院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以及预防相关性血栓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增强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 王维刘树芳郝蒙王宁王泳明王建梅
- 关键词:奥马哈系统PICC
-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PCT、hs-CRP、血气指标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气指标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哈里逊国际和平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作为急性加重期组,选取同时期体检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PCT、hs-CRP、血气指标及存活率,并分析血清PCT、hs-CRP、血气指标与存活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组血清PCT、hs-CRP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生存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血清PCT、hs-CRP、PaCO2及PaO2联合预测存活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PCT、hs-CRP及血气指标可敏感预测其存活率。
- 刘林林栾英肖凌王宁崔朝勃
-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血清降钙素原血气指标
- 异环磷酰胺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难治型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异环磷酰胺(IFO)、紫杉醇(TAX)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型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2例难治型小细胞肺癌采用IFO 2.0静滴连用4d,美司钠(MESNA)400mg于IFO后0、4、8h静脉输注,TAX 150mg/m2第1天静脉输注。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40.6%(13/32),疾病控制率68.8%(22/32),中位生存时间7.1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以异环磷酰胺、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能有效地提高患者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 周风举王宁
- 关键词:异环磷酰胺紫杉醇小细胞肺癌化疗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小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乳腺小结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39例临床或钼靶不能定性的乳腺小结节病变(最大直径≤2 cm)患者(观察组)和15名无乳腺病史健康女性(对照组)并行双侧乳腺DWI扫描,扩散敏感系数(b值)取500、1 000 s/mm2.利用后处理软件计算生成表观弥散系数(ADC)图.比较观察组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及对照组正常腺体组织的ADC值,并计算不同b值下ADC诊断乳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阈值.结果 39例患者中19例为乳腺恶性结节,20例为乳腺良性结节.DWI对恶性结节的检出率为89.5%(17/19).同一b值下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结节、恶性结节ADC值比较[b=500 s/mm2时,ADC值分别为(2.07±0.22)、(1.45 ±0.16)、(1.04±0.17)×10.mm2/s,b=1 000 s/mm2时,ADC值分别为(1.96±0.21)、(1.38±0.27)、(0.96 ±0.15)×10-3 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 000 s/mm2时,ADC值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b=500 s/mm2时(85.2%比71.7%、81.6%比68.1%),诊断阈值低于b=500 s/mm2时(1.12×10-3 mm2/s比1.28 × 10-3 mm2/s).结论 DWI结合ADC值测量对鉴别乳腺小结节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赵鹏肖杨王宁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定期超声检查在中心静脉置入设备相关深静脉血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定期超声检查在中心静脉置入设备相关深静脉血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应用中心静脉置入设备(CVAD)肿瘤患者4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21)和对照组(n=219)。观察组每隔3周超声检查记录是否出现中心静脉置入设备相关深静脉血栓(CRDVT),对照组则在出现临床症状后行超声检查诊断是否存在CRDVT,对两组确诊的CRDVT患者,进行不少于90 d的超声评估直至CVAD去除,记录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血栓复发。比较两组间CRDVT诊断率、非计划CVAD去除率、血栓复发率以及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结果两组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DVT诊断率为9.5%(21例),对照组CRDVT诊断率为4.6%(10例),两组间CRDVT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2,P=0.043);观察组CVAD非计划去除率为0.9%(2例),对照组CVAD非计划去除率为4.1%(9例),两组CVAD非计划去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31);观察组和对照组CRDVT患者90d的累积血栓复发率分别为15.3%和10.0%,两组累积血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0.003,P=0.953);观察组和对照组CRDVT患者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7%和40%,两组间PT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6,P=0.049)。结论定期超声检查可以提高CRDVT的诊断率,减少非计划CVAD去除率及PTS发生率。
- 王宁郭振江张媛媛王晶郭伟王金荣崔朝勃
- 关键词:静脉导管上肢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栓塞症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预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PICC带管出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出院后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导管留置时间、自我管理能力、血栓发生率以及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血栓的患者为5例(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例(32.00%);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护理PICC带管出院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以及预防相关性血栓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增强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 王维刘树芳郝蒙王宁王泳明王建梅
- 关键词:奥马哈系统P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