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强
- 作品数:17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师范学院政教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民国时期中国基督教的农村文字事工-《田家半月报》研究
- 王京强
- 清末民初基督教在山西的教育事业
- 2008年
- 19世纪70年代,基督教传入山西。为了推进基督教在山西的传播,基督教会和传教士兴办了教育事业,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或看作是一种"文化侵略"的方式,或颂扬这传播了西方文明。然而,从山西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角度来看,基督教在山西的教育事业采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冲击了以科举制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制,对山西近代教育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 王京强
- 关键词:基督教近代教育
- 师范生师德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构建被引量:7
- 2014年
- 师范生作为教师的后备军,其师德养成状况直接影响未来教师的师德水平,在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师范生师德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师范生师德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课程的学习,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课程实现。
- 冉静王京强罗御
-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课程
- 《田家半月报》创刊初期出版概况研究
- 2013年
-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解决中国农村经济所面临的严重危机,许多中国本色化的基督教团体纷纷将工作中心转向农村,投入到乡村建设运动中。在这一历史潮流的推动下,《田家半月报》应时而生,成为华北基督教农村事业促进会开展农村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田家半月报》属于基督教刊物,以复兴农村、服务农民为目标,通过文字的宣传力量促进着农村的重建,其栏目多样、内容丰富、文字浅显、通俗易懂,符合农村民众的识字水平。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创办期间,《田家半月报》的发行量之大、发行范围之广在当时基督教文字出版界实为罕见,倍受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赞扬。
- 王京强
- 关键词:基督教民国
- 李提摩太的教育传教理念及其实践——以山西大学堂的创建为例
- 2013年
- 李提摩太通过介绍西方文化来影响和教育中国知识分子,在必要时,采用与中国的文化和宗教相妥协的传教方法,在山西大学堂的创建过程中得到了贯彻和实践。山西大学堂没有被建成一所教会大学,但李提摩太兴办新式学堂让晋省人接受近代教育的构想与实践,对于山西摆脱保守走向近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王京强
- 关键词:李提摩太教育传教山西大学堂
- 师范生师德培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引量:4
- 2015年
-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的教育功能之中,道德教育是较为突出的功能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属性、目标和过程等方面与师范生师德培养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对师范生师德培养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文章阐释了师范生师德培养的意义,并着重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师范生师德培养中的作用。
- 冉静王京强冯晋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范生师德
- 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田家半月报》与乡村建设被引量:1
- 2009年
- 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蓬勃发展,基督教团体也参与到其中,《田家半月报》作为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基督教报刊,就其所设栏目和内容来看,它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还相当关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改进、农民生活的改善,成为基督教团体参与乡村建设的组成部分。《田家半月报》对乡村建设的积极参与,实质上属于乡村文化建设,它通过文字和知识向农村广传,为重建农村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农村民众能获得生产生活方面的科学知识。
- 王京强
- 关键词:民国时期乡村建设基督教
- 抗战时期在四川的《田家半月报》被引量:3
- 2006年
- 《田家半月报》是一份基督教性质的刊物,主要目标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大众。由于战争的影响,迁到四川出版。抗战时期的《田家半月报》栏目丰富多彩,并积极应对时局要求,克服经济困难,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发行量。该刊物对基督教的传播、农村社会的改良和宣传抗战救国有一定的影响,其办刊的某些特点、内容和方式对于当今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王京强
- 关键词:抗战时期基督教
- 美华浸会书局在广州的出版事业考述
- 2012年
- 美华浸会书局于1899年在广州创办,由于内部规模不断壮大和外界的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先后三次迁移局址,1926年迁至上海。在此期间,美华浸会书局印刷了大量书籍,并出版《真光》、《主日学》、《新东方》、《恩喻周刊》等定期刊物,对基督教在华南地区的传播、中西文化交流、华南地区印刷术的改进和出版人才的培养、社会的改良等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王京强
- 关键词:基督教
- 师范生党员教育与师德教育融合共促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党员教育是党建的重要内容,师德教育是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重要途径。在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兼具党员与师范生双重身份的师范生党员,党员教育和师德教育必不可少。如何将党员教育和师德教育有效融合,既是创新党建方式和党员教育方法的积极探索,也是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助于优秀党员的培养,而且有利于优秀师范生的培育和优秀教师的塑造。
- 冉静王京强冯晋
- 关键词:师范生党员教育师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