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琦

作品数:21 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政治法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刑法
  • 6篇法益
  • 4篇犯罪
  • 3篇客观归责
  • 3篇贿赂
  • 3篇归责
  • 3篇法律
  • 2篇刑法教义学
  • 2篇因果关系
  • 2篇受贿
  • 2篇受贿罪
  • 2篇数据备份
  • 2篇数据备份与恢...
  • 2篇数据恢复
  • 2篇贪污
  • 2篇贪污贿赂
  • 2篇贪污贿赂罪
  • 2篇教义学
  • 2篇贿赂罪
  • 2篇价值论

机构

  • 21篇武汉大学
  • 1篇弗赖堡大学
  • 1篇吉森大学

作者

  • 21篇熊琦
  • 2篇崔竞松
  • 2篇王丽娜
  • 2篇傅建明
  • 2篇莫洪宪
  • 2篇余荣威
  • 2篇王德军
  • 2篇刘浩
  • 2篇郭迟
  • 2篇王辉
  • 2篇刘力
  • 2篇杨墨
  • 1篇张磊

传媒

  • 4篇刑法论丛
  • 2篇中国刑事法杂...
  • 2篇法学评论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法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住宅与房地产
  • 1篇武汉公安干部...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刑事法判解
  • 1篇中国法律评论
  • 1篇第八届中部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当防卫中法益衡量问题的客观归责之解被引量:6
2019年
关于正当防卫中的法益衡量存在三种立场:(一)正当防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进行法益衡量;(二)正当防卫应进行全面法益衡量;(三)正当防卫"原则上"不进行法益衡量,但在法益严重失衡时应进行"离谱"控制。第三种立场在结果妥当性上有优势,既成为德国通说,也为我国有力学说所认可。但在正当防卫理论资源内,个人视角只能有效证立第一种立场,且蕴含着"敌人"视角的危险倾向;超个人视角在立场选择上实与之殊途同归,且说服力稍逊。德国刑法通过"话题转向"在刑法释义学体系外实现了对第三种立场的维护,但该方案不适用于我国的立法现状。在指出单层归责路径的逻辑问题后,本文摒弃了将归责原则视为正当防卫理论的附庸的做法,立足于双层归责路径的考察以及对防卫归责关系的类型化分析,将第三种立场的证立建立在客观归责与正当防卫两种独立理论工具的相互补充上,从而实现"原则"与"例外"在刑法释义学体系内的共存,并给出了法益严重失衡的"防卫行为"的具体解决方案。
熊琦
关键词:正当防卫法益客观归责法益衡量
从“戏言逼死人命”案看客观归责的“规范之维”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从对实务界关于'戏言逼死人命'一案处理意见在过失犯构成方面的误区的批判入手,逐步阐述含有客观归责类型化要素的案情的不同处理路径。鉴于我国犯罪论通说并不承认独立的客观归责模块,而客观归责类型化要素在案情事实中又是无可回避的,因此利用通说资源对这种因素加以衡量的努力,可以归结为客观归责的隐性化处理。具体又分为将归责因素分散于主客观要件处理的挪移路径与将其纳入变体因果关系的价值论路径。本文认为,相对于独立的客观归责理论而言,这两种妥协路径均因为缺乏规范维度而无法产生实质性的突破。尤其是,即便因果关系脱离了原初的本体论模式,通过'中断理论'引入价值因素,但由于根本上对'规范之维'的欠缺,仍无法替代独立的客观归责路径。因此本文将建立于规范维度之上的现代客观归责理论归结为显性客观归责路径,并论证其核心立场在且仅在于规范:未能达到这一立场的路径(即隐性路径)会导致此路不通,而超越这一立场的路径(即延展路径)会导致南辕北辙。
熊琦
关键词:客观归责
基于磁盘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系统
王丽娜王德军崔竞松傅建明郭迟杨墨熊琦王辉余荣威宋静波王福波刘浩苏陈艳方博方国炬胡志锋胡冠睿刘力祁伟才
该项目成果“基于磁盘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软件”支持多种数据库、多种硬件平台、多种操作系统,能对多个平台上的数据进行实时备份并管理备份数据。在系统发生灾难时,通过本软件能够自动、快速、正确的恢复信息系统和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关键词:
关键词:数据备份数据恢复
网络时代“舆论审判”问题的刑法教义学析解被引量:12
2018年
网络时代"舆论审判"现象继承并放大了传统媒体时代的特征,但问题的基本结构与特征是一致的。该问题在我国的特殊表现形式为:舆论可以被纳入刑法适用过程,并对定罪量刑产生实体法而非程序法上的影响,这使得舆论可以"在法律所允许的框架内"对审判结果施加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存在于"法外"的社会现象———舆论效应———与"法内"(刑法规范)的场域展开了不同范式的"对话"。而从学理上分析,刑法学与舆论效应之间原本并不存在对话的通约性,但我国刑法对实质正义的偏好,使得这种"对话"透过形式—实质相统一的以社会危害性为核心的定罪与量刑理论得以实现。一方面我国实定法规范并未排斥舆论对审判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理分析又否认了这种接纳的形式理性,这一内在矛盾是我国"舆论审判"现象的症结所在。考虑到同样兼容实质理性的德国刑法学体系对舆论效应具有免疫力,这种免疫来自德国刑法学体系的内在逻辑构建。此即解决舆论审判问题的"釜底抽薪"之道。在有针对性地比较了中德刑法在定罪、量刑问题上的教义学差异点之后,本文探索了培育我国刑法规范场域"舆论免疫力"的具体路径。
熊琦
关键词:网络舆论舆论审判量刑情节法益
刑法教义学视阈内外的贿赂犯罪法益——基于中德比较研究与跨学科视角的综合分析被引量:25
2015年
本文从中德比较法的知识背景出发,分别以刑法教义学的视角及刑法规范领域之外其他学科的视角,对贿赂犯罪的法益(客体)进行了批判性的审视与重构。文章对中德刑法中贿赂犯罪法益(客体)的代表性学说进行了重新梳理,并在刑法教义学的框架内,尤其在对集体法益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这些学说进行了批判与反批判的综合研究。在经济学及其他学科的帮助下,文章从社会实态的角度对贿赂犯罪的不法实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准)个人法益的理论,并以此回应了经济学视角对贿赂犯罪传统法益学说的"挑战"。
熊琦
关键词:法益犯罪客体受贿罪行贿罪
论客观归责理论的规范维度——兼析本体论、价值论因果关联与客观归责的本质区别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对客观归责理论的本质维度——"规范"进行了深入阐述,并着重分析了因果关系理论与客观归责理论的异同点以及以因果关系理论统合客观归责理论的可能性。鉴于我国犯罪论通说并不承认独立的客观归责模块,通说实际上将"行为—异常因素—结果"这类复杂问题模式纳入各种变体的因果关系理论中加以考察。本文认为,相对于独立的客观归责理论而言,因果关系理论所做的这些努力并未完全取得成功。通过将"因果关系中断理论"引入价值维度之后,传统因果关系理论成功地脱离了原初的本体论模式,但由于规范维度的欠缺,在根本上仍无法自足地替代独立的客观归责路径。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现代客观归责理论的核心与本质立场在且仅在于"规范"之维。
熊琦
关键词:客观归责
简论德国宪法监督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扼要介绍了德国宪法法院的历史、发展及特征,并从监督主体即宪法法院的监督范围、监督理念等方面,概述了宪法法院的运作模式,并简要论述了我国现阶段宪法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德国宪法法院监督模式对我国宪法监督制度改革的启示。
熊琦
关键词:宪法监督
“反腐新常态”下官商勾结的法律治理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媒体公布的31个案例与武汉市125个案例中"官商勾结"腐败现象的分析,可知"官商勾结"是刑法规范学上并无独立评价意义,但社会危害性却甚为剧烈的一种受贿罪(及其他相关犯罪)的具体表现形态。由于房地产、土地转让、工程建设、能源等领域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官商勾结"现象自然聚集于此。腐败势力的坐大,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健康、有序的市场力量尚未充分发育,而国家权力对经济事务不必要的干预过分发达所致。治理的关键在于经济自由与国家权力的平衡配置。
熊琦莫洪宪
关键词:官商勾结贪污贿赂罪反腐败法律治理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2000年
熊琦
关键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法律问题
关于间接故意犯罪未遂形态的再讨论--以中德比较法视野进行考察与反思被引量:9
2012年
针对我国刑法理论中认为间接故意犯罪没有未遂形态的传统通说,本文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质疑与反驳,主张间接故意不排斥未遂形态。通过构造案例等方式,本文发现了传统通说所支持的"承接模式"无法解释的现象,进而在中德比较法的视野中进行对比与分析,指出传统通说在刑法教义学、逻辑学中的种种值得商榷之处。在批判并修正了传统通说所支持的"根据事后结果倒推主观心态"理论后,本文提出了"根据事后结果取舍主观心态"理论,并从对该理论的扬弃中提出独立甄别间接故意行为是否成立未遂的标准。
熊琦
关键词:间接故意犯罪未遂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