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丽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毒素
  • 2篇曲霉
  • 2篇曲霉毒素
  • 2篇黄曲霉
  • 2篇黄曲霉毒素
  • 1篇伊氏锥虫
  • 1篇重组蛋白
  • 1篇锥虫
  • 1篇ELISA
  • 1篇变异体

机构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熊丽
  • 2篇程天印
  • 2篇罗超
  • 2篇陆琳

传媒

  • 1篇畜牧兽医杂志
  • 1篇北方牧业(奶...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伊氏锥虫优势变异体ShTat1.2VSG基因的表达和在诊断上的应用
伊氏锥虫是一种寄生于脊椎动物造血脏器和血液中的血鞭毛原虫,广泛流行于我国江苏、浙江、安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新疆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物血清学调查平均阳性率高达5%~20%,有的地方耕牛感染率高达64.47%...
熊丽
关键词:伊氏锥虫重组蛋白ELISA
文献传递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8年
黄曲霉毒素(AF)是由某些真菌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AF不仅直接危害动物机体的健康,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国的重视,其检测方法也不断发展。目前已有HPLC法、TLC法、ELISA法、SFB等检测方法。本文主要就AF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熊丽陆琳罗超程天印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黄曲霉毒素(AF)是由某些真菌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AF不仅直接危害动物机体的健康,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国的重视,其检测方法也不断发展。目前已有HPLC法、TLC法、ELISA法、SFB法等检测方法。本文主要就AF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熊丽罗超程天印陆琳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