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濮祖芹

作品数:31 被引量:23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花叶
  • 20篇花叶病
  • 20篇花叶病毒
  • 15篇病毒
  • 13篇毒病
  • 13篇病毒病
  • 10篇大豆
  • 10篇大豆花叶
  • 10篇大豆花叶病
  • 10篇大豆花叶病毒
  • 8篇黄瓜
  • 8篇黄瓜花叶病
  • 8篇黄瓜花叶病毒
  • 6篇侵染
  • 5篇蚜虫
  • 5篇豌豆
  • 5篇SMV
  • 4篇株系
  • 4篇CMV
  • 3篇植物病毒

机构

  • 27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1篇濮祖芹
  • 10篇周雪平
  • 8篇方中达
  • 4篇程宁辉
  • 3篇罗华元
  • 2篇董宏平
  • 2篇宋荣浩
  • 2篇汪隆植
  • 2篇濮祖茂
  • 2篇韩素中
  • 2篇刘卫东
  • 2篇程遐年
  • 2篇李尉民
  • 2篇王述彬
  • 1篇王爱民
  • 1篇盖钧镒
  • 1篇蒋伶活
  • 1篇曹琦
  • 1篇王修强
  • 1篇胡稳奇

传媒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江苏农业学报
  • 4篇上海农业学报
  • 4篇中国病毒学
  • 2篇病毒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病毒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3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7篇1994
  • 2篇1993
  • 8篇1991
  • 5篇1990
  • 4篇198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萝卜病毒病潜育期与抗病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48份萝卜品种(包括自交系和品系)在室内援种TuMV试验结果表明:萝卜对病毒病的抗性与潜育期呈显著正相关。抗病性不同的萝卜潜育期长短有明显差异,最长的达25天,最短的只有11天。室内鉴定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因此,潜育期长短也许可作为萝卜抗病毒病的一个指标。此外,萝卜的苗期抗性与成株期一致,室内鉴定结果可用来估价萝卜对病毒病的田间抗性。
刘卫东汪隆植韩素中李鸿惭濮祖芹
关键词:萝卜病毒病潜育期抗病性
引起番茄坏死病的黄瓜花叶病毒TN分离物的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从南京郊区田间番茄坏死病株中分离出黄瓜花叶病毒TN分离物,经人工接种10科39种植物,能侵染其中的8科26种,接种番茄,辣椒和普通烟都引起坏死症状。TN分离物的失毒温度为50℃,稀释限点5×10 ̄(-3)-5×10 ̄(-4),体外存活期1-2天。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经免疫双扩散测定,TN分离物与黄瓜花叶病毒抗血清呈阳性反应。用差速离心提纯的病毒粒子经电镜观察为廿面体,直径为28nm。SDS-PAGE分析病毒外壳蛋白为单一组份,分子量27500D。病毒核酸组份分析发现,该病毒分离物含有CMV基因组核酸和一个低分子量的卫星RNA。以上结果同已报道的引起番茄坏死的带卫星RNA的黄瓜花叶病毒株系一致(Kearney,C.M.1990;Jorda,C.1992)。本文还讨论了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程宁辉濮祖芹方中达
关键词:番茄黄瓜花叶病毒
侵染豌豆的莴苣花叶病毒(LMV)研究被引量:6
1991年
1987年5月从南京市蔬菜所的豌豆花叶病株上,分离得病毒分离物P-59。汁液摩擦接种6科22种植物,可侵染其中的4科8种位物.钝化温度55—60℃,稀释限点10^(-2)—10^(-3),体外保毒期1—2天。可由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不能由豌豆种子传毒。病毒粒体线形,长约750nm,病叶组织中有风轮状内含体。血清学试验证明P-59与莴苣花叶病毒(LMV)有密切的血清关系。因此,P-59分离物被鉴定为莴苣花叶病毒。用Triton X-100和加有脲、MgCl_2的0.5M磷酸缓冲液提纯病毒,可以获得较高的病毒产量(96mg/公斤鲜叶),且病毒不发生凝聚,制备的抗血清的微量沉淀反应效价为1:512。
周雪平濮祖芹
关键词:豌豆病毒病
大豆花叶病毒的越冬寄主被引量:3
1991年
大豆花叶病主要病原是大豆花叶病毒(soytanmyir).bos(1972)和bowelland(1983)指令性计划指出,SAIV的寄主范围比校窄。
周建农蒋伶活濮祖芹曹琦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SMV越冬寄主
迁入辣椒田内的有翅蚜种类与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的关系被引量:1
1989年
1987—1988年,在江苏泰县辣椒田间设垂网,捕获迁入的有翅蚜共45种2399头,其中有10种23头蚜虫带毒,总带毒率为0.96%。这十种蚜虫是垂网捕获的主要蚜种。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是田间传播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最有效的介体。榆长斑蚜(Tinocallis saltans)、桃粉大尾蚜(Hyaloplara amygdati)和夏至草隐瘤蚜(Cryptomyzus taoi)是传播CMV的新介体。有翅蚜传毒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罗华元濮祖芹程遐年浦奉华
关键词:辣椒黄瓜花叶病毒介体蚜虫
豆科植物上分离的黄瓜花叶病毒(CMV)五个分离物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1994年
从豌豆、扁豆、菜豆和赤豆分离到五个CMV分离物,除寄主反应及核酸组分外,5个分离物在体外抗性、蚜虫传毒、提纯病毒粒体形态和稳定性、衣壳蛋白分子过和病毒粒体迁移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在琼脂糖双扩散试验中五个分离物与CMV抗血清形成的沉淀线相互融合,在A蛋白双抗体夹心ELBA测定中,也无明显差异。根据在四种豆科植物上的症状反应,五个分离物可归为两个型:Ⅰ型在豌豆、蚕豆、菜豆和豇豆上产生局部枯斑症状;Ⅱ型在这四种植物上产生系统症状。五个分离物中,CMVP_2含有五个枝酸组分,其它分离物为四个组分,即CMVP_2可能含有卫星RNA.
周雪平濮祖芹方中达
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豆科
含卫星RNA的黄瓜花叶病毒弱株系的分离鉴定及在病毒病防治上的应用被引量:26
1994年
从豌豆上分离获得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CMVP1,摩擦接种9科29种植物,CMVPl在大多数植物上症状很轻或无任何症状,提纯的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约28nm,病毒衣壳蛋白亚基分子量约27.5kD,所含核酸有五个组份,即CMVP1含有卫星RNA。CMVP1接种三生烟后8-12天内呈轻花叶,此时组织中病毒含量最高,随后症状消失,去除卫星RNA能加重CMVP1在番茄上的症状,因而是卫星RNA减轻了CMVPl的病状。当CMVP1保护接种番茄后攻强毒,番茄发病率低,病情轻,保护率达90%以上,并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还能提早开花4天,植株结果数增多,成熟果实的颜色、形态、品质和重量均正常。CMVP1对烟草亦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保护接种的植株能明显减少强毒株侵染,可减少90%以上。
周雪平濮祖芹方中达
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
大豆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0
1994年
大豆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周雪平,濮祖芹,方中达,储瑞银,陈章良(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南京210014)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分子杂交分布于世界各国大豆种植区的大豆花叶病毒(SMV),能引起大豆花叶病,造成大豆减...
周雪平濮祖芹方中达储瑞银陈章良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
引起番茄坏死的黄瓜花叶病毒(CMV)
1993年
从番茄坏死性病毒病株中分离得到TN分离物,经接种10科39种植物,能侵染其中8科26种,接种番茄苗引起急性坏死,在辣椒、烟草上也引起坏死症状。TN分离物的失毒温度为50℃,稀释限度5×10^(-3)—5×10^(-4),体外保毒期1—2天。经琼脂双扩散测定,TN分离物与黄瓜花叶病毒抗血清呈阳性反应。用差速离心等方法提纯的病毒,经醋酸铀负染,粒子为20面体,直径为28nm。据此认为,TN分离物属黄瓜花叶病毒组的黄瓜花叶病毒(CMV)。
程宁辉濮祖芹方中达
关键词:番茄黄瓜花叶病毒坏死
侵染绿豆的大豆花叶病毒(SMV)的初步研究
1990年
在进行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学研究时,对南京市和江浦县大豆田附近的豆科作物和野生豆科植物病毒病做了少量的采样鉴定,共采得89份样本。将采集的样本在防虫温室内汁液摩擦接种于展开第一对真叶的健康大豆(品种为1138-2)苗上进行初筛,从表现皱缩花叶症状的绿豆病株上得到 M2分离物,对 M2分离物的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寄主范围(附表) 在供试的9种植物中,M2分离物只能侵染大豆产生系统花叶,在菜豆 Top Crop 离体叶上表现局部枯斑。M2
李尉民濮祖芹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SMV植物病毒病豆科作物花叶田间表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