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汝谦

作品数:55 被引量:31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病菌
  • 11篇杀菌剂
  • 10篇花生
  • 10篇病害
  • 8篇霜霉病
  • 8篇水稻
  • 8篇霉病
  • 7篇枯病
  • 6篇稻瘟
  • 6篇稻瘟病
  • 6篇瘟病
  • 6篇抗病
  • 5篇植物病害
  • 5篇黄瓜
  • 5篇活性
  • 4篇植物病害生物...
  • 4篇生物防治
  • 4篇物防
  • 4篇小种
  • 4篇抗病性

机构

  • 54篇华南农业大学
  • 12篇广东省农业科...
  • 4篇广东省农业厅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作者

  • 55篇潘汝谦
  • 24篇徐大高
  • 10篇纪春艳
  • 6篇邓铭光
  • 6篇康必鉴
  • 5篇关铭芳
  • 4篇黄建民
  • 4篇姜子德
  • 4篇徐汉虹
  • 4篇盖云鹏
  • 3篇习平根
  • 3篇黄桂荣
  • 3篇何汉生
  • 3篇高翔
  • 3篇张慧
  • 3篇易赛
  • 2篇周而勋
  • 2篇蒋红霞
  • 2篇敖世恩
  • 2篇杨晓云

传媒

  • 7篇植物保护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农药
  • 1篇植保技术与推...
  • 1篇植物检疫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第四届中国植...
  • 1篇第五届中国植...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地区27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抗真菌活性
<正>自三峡地区采集了27种高等植物,阴干后机械粉碎,过筛(60目)。用甲醇对各种植物的粉碎物在室温下进行浸泡提取,提取滤液经减压浓缩后即获得各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以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
黄桂荣杜晓英张慧徐大高潘汝谦徐汉虹
文献传递
广东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和分布被引量:5
1998年
1995~1997年,从广东省各市、县田间采集并经单孢分离获得的584份水稻稻瘟病菌菌株,用全国鉴别品种鉴定出8群33个生理小种。3a来,ZC群一直是优势小种群,总的出现频率是45.3%,ZC13一直是最优势小种,总的出现频率是27.3%。优势小种的组成随年份而变化:1995年,优势小种是ZC13、ZG1、ZC15和ZA45,频率分别为23.7%、21.9%、15.6%和11.5%;1996年,优势小种是ZG1、ZC13和ZC15,频率分别是22.9%、20.3%和19.6%;1997年,优势小种是ZC13、ZB13、ZC15和ZG1,频率分别是39.8%、18.6%、10.6%和10.6%。生理小种的生态分布特点是:ZC13在平原与沿海地区出现的频率较高;而ZB13则正相反,在山区市、县出现的频率较高,特别是1997年,ZB13在山区出现的频率为24.7%,而在平原与沿海地区出现的频率是10.4%。
潘汝谦康必鉴黄建民徐起峰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生理小种
大豆新赤壳菌茎腐病的鉴定
2009年10月,在广东省增城市和博罗县发现一种大豆新病害,罹病大豆叶部开始时变黄,后期落叶;植株茎基部和根部变褐腐烂;茎秆上的病斑可以沿着茎秆向上扩增到离开地面10~20cm高的茎秆上;橙色至褐色球状的子实体散生或成簇...
盖云鹏潘汝谦徐大高纪春艳邓铭光陈伟平
关键词:大豆
广东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和小种分化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IS-PCR和rep-PCR指纹技术,分析了广东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群体遗传多样性。用2对特异性引物J3和ERIC对114个菌株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分别呈现89和40种谱型,以彼此间的带位相似率达70%为界,J3扩增的谱型被分为11簇,ERIC的谱型被分为8簇。J3的簇1包含89个菌株,占总数的78.07%,ERIC的簇1包含52个菌株,占总数的45.61%,均为优势簇群。群体遗传多样性值J3为0.8919,ERIC为0.8278。上述结果表明,广东水稻白叶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全部参试菌株接种于含有不同抗性基因近等基因系及高感品种金刚30共6个鉴别品种,被划分为6个小种(X-gd1,X-gd2,X-gd3,X-gd4,X-gd5和X-gd6),X-gd4出现频率最高,为广东省的优势小种。
曾列先陈深张慧潘汝谦杨健源伍圣远翟培茹朱小源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REP-PCR
外来入侵花生黑腐病菌在中国的风险性评估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评估外来入侵花生黑腐病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在中国的风险性。【方法】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从潜在危害性(P1)、移植与建立种群的可能性(P2)、寄主的经济重要性(P3)、国内现有分布的广泛性(P4)和检疫管理的难易性(P5)共5个一级指标及其14个二级指标对花生黑腐病菌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计算综合风险值(R)。【结果】花生黑腐病菌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0.8740,属于高度风险性有害生物。【结论】外来入侵花生黑腐病菌是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植物病原菌,对中国的花生和大豆等作物的生产以及生物安全等都将构成严重的威胁。
潘汝谦徐大高邓铭光纪春艳
关键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
“植物保护学”教学优化与实践被引量:12
2017年
"植物保护学"是植物生产类非植保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为了适应专业培养和社会人才的需求,课程组基于多年教学积累,进行了"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从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学科前沿融合;病虫害相结合开展实践,增加综合性探索实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完善教学方法;改进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高等院校"植物保护学"的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纪春艳凌冰潘汝谦徐大高饶雪琴
关键词:教学优化新媒体
花生黑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5
2011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花生黑腐病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花生黑腐病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V-8汁(V8)、酵母蛋白胨葡萄糖(YPDA)、燕麦琼脂(OMA)和合成真菌(SF)等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以燕麦琼脂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而V8汁培养基(V8)比较适宜微小菌核形成、分生孢子产生和子囊壳的形成;花生黑腐病菌能够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淀粉等碳源进行生长,其中葡萄糖、乳糖和淀粉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微小菌核形成,但这些碳源均不适宜分生孢子和子囊壳的产生;花生黑腐病菌能够利用硝酸钠、尿素、硫酸铵、酵母粉和蛋白胨等氮源,其中硝酸钠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微小菌核形成,尿素最适宜分生孢子的形成,而子囊壳则仅仅在以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少量产生;花生黑腐病菌在10~30℃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但菌丝生长和产孢都以25~30℃最适宜;光照时间对花生黑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没有影响,但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花生黑腐病菌在pH值4.0~10.0时均能生长,但以中性偏酸比较适宜。
潘汝谦关铭芳徐大高纪春艳邓铭光
关键词:花生菌丝分生孢子生物学特性
荔枝霜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抗性风险评估
2023年
【目的】检测荔枝霜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建立敏感性基线;测定抗烯酰吗啉突变株的生物学适合度,为荔枝霜疫病的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2019—2020年来自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和云南5个省份荔枝主产区的320株荔枝霜疫霉单孢子囊菌株进行烯酰吗啉敏感性测定,通过药剂驯化获得抗烯酰吗啉突变株,测定其生物学适合度。【结果】经过异常值分析并剔除,317株荔枝霜疫霉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正态分布,EC_(50)值介于0.0863~0.1733μg·mL^(-1)之间,平均(0.1222±0.0009)μg·mL^(-1),以此建立荔枝霜疫霉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来自2020年的荔枝霜疫霉菌株对烯酰吗啉的EC_(50)均值较2019年显著增高。3株荔枝霜疫霉抗烯酰吗啉突变株的抗性指数介于77.17~360.11之间,为中到高抗水平,抗药性可稳定遗传,与亲本相比,抗性突变株的孢子囊萌发率及卵孢子产量均下降,但致病力相当。【结论】荔枝霜疫霉对烯酰吗啉敏感,烯酰吗啉可继续作为防治荔枝霜疫病的有效杀菌剂。
蓝雯婷任董董李瑞环潘斐姜子德潘汝谦纪春艳
关键词:荔枝霜疫霉烯酰吗啉敏感性
25﹪阿米西达SC防治芒果和香蕉采后病害研究
本文用药剂浸果的方法,研究了25﹪阿米西达悬浮剂在常温下对香蕉和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阿米西达悬浮剂以250mg/L、187.5mg/L浓度处理香蕉对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药剂使百克250mg/L的处理...
徐大高潘汝谦
关键词:香蕉芒果采后病害
文献传递
一株内生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PJB25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株内生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PJB25及其应用。本发明从健康花生中分离筛选获得一株内生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PJB25,安全无毒性,该菌...
纪春艳敖莉丝潘汝谦徐大高任董董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