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与CT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与CT诊断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手术证实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的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30例患儿术前行CT检查,诊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18例,肠系膜血管位置异常7例,5例误诊为肠套叠。30例患儿术前行彩超检查,诊断肠旋转不良22例,肠系膜血管位置异常7例,1例漏诊。结论超声和CT均可诊断肠旋转不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更高。
- 锁仁静李亮吴梦琦沈琪胡俊
- 关键词:肠旋转不良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
- 婴儿双胞胎结节性硬化症二例
- 2010年
- 例1男,5个月,因“反复抽搐发作1个月”于2009年2月26日入院。患儿约1个月前出现抽搐发作,表现为双眼上翻,右侧肢体抖动,口唇发绀,持续约1min自行缓解,发作后嗜睡,当地诊断和治疗不详,
- 童光磊李红蔡云飞沈琪
-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双胞胎婴儿抽搐发作肢体抖动发作后
- 右房房壁瘤超声表现2例被引量:1
- 2005年
- 陈训沈琪
- 关键词:超声表现右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证实
- 高频彩超在诊断小儿肠旋转不良中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小儿肠旋转不良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收治并手术证实的21例肠旋转不良患儿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其它影像学检查相对比。结果17例术前彩超观察到SMV和SMA的位置关系异常:5例SMV位于SMA前方,12例SMV位于SMA左侧,17例二维超声均显示有中低回声光团,呈"螺旋征"或"靶环征",彩色多普勒显示为红蓝相间的环绕血流,频谱多普勒可测得动脉、静脉频谱,明确诊断本病;4例超声检查阴性者有2例于术后随访观察发现1例位置关系正常,1例SMV位于SMA左侧,另外2例失访。结论超声检查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快捷准确、无放射性、且不需要特殊造影剂,为筛查本病的一种好方法。
- 沈琪张新书吴梦琦锁仁静胡一新司雅君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小儿肠旋转不良
- 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评价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彩色多普勒评价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血供情况。方法2003~2004年期间用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对22例年龄15h~7岁(平均347d)的儿童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以及肺动脉血供进行了研究。结果22例肺动脉闭锁的患儿全部合并室间隔缺损,14例未闭动脉导管(PDA),为肺动脉供血来源。6例体肺侧支动脉通道,其中3例合并小的PDA。2例既未探测到PDA又未发现体肺侧支动脉。所有PDA患儿均见到肺动脉融合部。彩色多普勒能精确地检测到有无侧支血管和供血起源,6例有体肺侧支、肺动脉融合的患儿中,5例(85%)可见到逆向血流。3例未能发现肺动脉主干。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彩色多普勒对新生儿和儿童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血供有重要诊断价值。
- 沈琪吴梦琦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闭锁未闭动脉导管血供情况侧支动脉动脉主干
- 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沈琪张新书丁力张峰
- 关键词:心血管畸形
- 胸腹联体婴儿1例
- 2006年
- 胡克非鲍家启陆忠斌王悦潘志立沈琪吴梦琦
- 关键词:胸腹联体婴儿收缩期杂音体格检查上腹部听诊心率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5例肝癌射频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
- 2002年
- 沈琪王彬储金华
- 关键词:肝癌射频治疗彩色多谱勒超声波诊断
- 霉酚酸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其对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研究其对HSPN患儿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探讨儿童HSPN的最佳治疗方案和作用机制。方法以19例7~13岁确诊的HSPN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MMF组9例和对照组10例。MMF组开始予泼尼松片1mg/(kg.d),2周后逐渐减量至0.5mg/(kg.d)时予MMF20mg/(kg.d),治疗3个月后MMF逐渐减量至0.25g/d;对照组予泼尼松片1.0~1.5mg/(kg.d),规律减量。2组患儿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1个月、3个月、6个月测定其24h尿蛋白定量,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尿素氮,肌酐,清蛋白等指标。并取其肾组织行常规肾脏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肾组织Ⅳ型胶原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其中MMF组3例、对照组4例于治疗后行肾活检,余患儿均在治疗前行肾活检。结果1.治疗3、6个月,MMF组尿蛋白定量分别为(0.6±0.6)、(0.4±0.5)g/24h,均较治疗前[(2.4±1.6)g/24h]明显减少(Pa<0.01),清蛋白分别为(45±4)、(45±4)g/L,较治疗前(35±7)g/L均明显升高(Pa<0.01);对照组尿蛋白定量分别为(1.2±0.8)、(1.0±0.7)g/24h,均较治疗前[(2.3±1.5)g/24h]减低(Pa<0.05),但降低的幅度没有MMF组显著,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清蛋白分别为(41±4)、(43±5)g/L,与治疗前[(35±6)g/L]比较均明显升高(Pa<0.01),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3、6个月,MMF组总蛋白分别为(70±8)、(71±7)g/L,较治疗前[(58±10)g/L]均明显升高(Pa<0.01);对照组总蛋白分别为(69±6)、(68±6)g/L,较治疗前[(58±9)g/L]均明显升高(Pa<0.0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二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血、尿β2-MG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4.MMF组3例和对照组4例治疗后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降低HSPN患儿尿蛋白的幅度优于激素疗法,能明显减弱因过敏性紫癜而造成肾组织Ⅳ型胶原的表达。
- 徐达良董扬茅爱芳葛宏松周慧琴张媛媛林丽吴梦琦沈琪
- 关键词:霉酚酸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儿童
- 正常新生儿肺静脉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分析
- 2005年
- 沈琪
- 关键词:正常新生儿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分析二尖瓣血流心脏前负荷频谱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