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调质
  • 2篇调质钢
  • 2篇非调质
  • 2篇非调质钢
  • 1篇战略管理
  • 1篇韧化
  • 1篇三维形貌
  • 1篇塑性
  • 1篇塑性变形
  • 1篇偏析
  • 1篇偏析行为
  • 1篇企业
  • 1篇企业管理
  • 1篇汽车
  • 1篇汽车用
  • 1篇汽车用钢
  • 1篇强韧化
  • 1篇铸坯
  • 1篇网络时代
  • 1篇硫化物

机构

  • 4篇上海大学
  • 2篇宝武杰富意特...

作者

  • 4篇沈伟
  • 3篇付建勋
  • 1篇李志伟

传媒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钢铁钒钛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网络时代我国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研究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技术标准以其强大的正反馈效应,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利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技术标准竞争也进入了全球范围,它不但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焦点,而且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自上...
沈伟
关键词:企业管理技术标准竞争力战略管理
文献传递
46MnVS钢铸坯中硫偏析行为及硫化物分布的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46MnVS钢是一种典型的中硫非调质钢,钢中硫化物的类型、大小、分布和硫偏析对其产品使用性能有重大影响。依托国内某厂的46MnVS连铸坯开展硫偏析行为及硫化物分布的研究,采用了扫描电镜、夹杂物三维腐刻等实验方法,分析了铸坯中硫化物类型、大小、分布的变化规律,总结硫偏析行为规律。研究发现铸坯中心和铸坯1/4处出现严重的正偏析,最大正偏析指数分别为1.13、1.08。计算结果表明,MnS在固相率为0.80、温度为1 425.0℃时开始从液相中析出,此时残余液相S含量为钢液初始含量的4.60倍。铸坯激冷层中硫化物的三维形貌多为不规则状;从柱状晶区边部到中心不规则状硫化物逐渐增加;中心等轴晶区从外部到中心硫化物主要为不规则状,八面体占比逐渐降低,板片状硫化物逐渐增大。
沈伟李志伟田钱仁付建勋
微量碲对38MnVS6钢中MnS夹杂物塑性变形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为探究微量碲改质对钢中硫化物塑性变形的影响机制,对38MnVS6非调质钢中MnS夹杂物进行了微量碲改质工业试验,并探讨了碲对钢中MnS夹杂物的改质机制和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碲改质能明显降低试验钢铸坯中硫化物的长宽比,碲改质后不同变形量的轧材中硫化物评级亦有所改善;钢中碲主要固溶于MnS,形成Mn(S,Te)固溶夹杂物,当碲浓度达到析出过饱和度时,以MnTe形式析出于MnS表面并形成MnS-MnTe夹杂物;碲良好的硫化物形态调控效果是由于形成显微硬度更高、相对塑性更低的Mn(S,Te)夹杂物;而夹杂物在大变形量轧制条件下的真应变增幅减小导致碲改质后试样中夹杂物的相对塑性反而有所增加;长条状硫化物夹杂在轧制时可能发生先碎化再经历Ostwald熟化的过程。
刘年富沈伟田钱仁付建勋沈平
关键词:非调质钢塑性变形
汽车用非调质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被引量:1
2024年
分析了国内外非调质钢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重点分析了非调质钢的强韧化技术措施、硫化物形态和分布的控制技术,以及材料偏析的控制措施。非调质钢强韧化主要通过成分及生产工艺优化和组织优化两个途径实现,硫化物形态和分布可以从冶炼、凝固和轧制等过程进行调控,硫化物偏析可以从凝固过程和连铸工艺进行改善。未来,随着非调质钢市场的发展及品种需求的进一步提升,非调质钢将向着多品种化、微合金高强化、易切削化、高速化及高可靠性方向进一步发展。
刘年富沈伟田钱仁付建勋
关键词:汽车用钢非调质钢强韧化硫化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