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朝明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食品广告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996年
- 食品广告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兰真魏仁均毛朝明四川省卫生防疫站(610031)广告作为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树立形象的手段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但是,某些食品企业不在产品质量上花力气,却在广告宣传上作文章,利用广告美化产品,欺骗消费者。为了加强对食品广告...
- 兰真魏仁均毛朝明
- 关键词:《食品卫生法》广告审批审查标准广告监督管理
- 四川省饮用天然瓶装矿泉水卫生状况及分析
- 1997年
- 四川省饮用天然瓶装矿泉水卫生状况及分析魏仁均,毛朝明,辛又川,汤晓勤,方亚群矿泉水是洁净无污染并含有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的天然饮品,自80年代以来,我国矿泉水产业发展很快,但产品卫生合格率较低,据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992年对北京市销售的瓶装矿泉水...
- 魏仁均毛朝明辛又川汤晓勤方亚群
- 关键词:饮用矿泉水瓶装
- 市售辣椒粉掺伪调查
- 1999年
- 辣椒是人们最常用的调味品之一。一些不法者采用在辣椒粉中掺假的非法手段谋取暴利。为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我们于1996年对全省市场销售的辣椒粉进行了掺伪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表1掺假物检测结果统计表地区试样件数酸性金黄(Ⅱ)检出数%淀粉...
- 鲜仕举毛朝明向仕学汤小勤
- 关键词:辣椒粉工业毒理学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掺假物市售
- 食用天然色素桑椹红的安全性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报告了对食用天然色素桑(?)红的提取工艺、卫生理化和微生物检验及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结果,并与国内外花色苷类色素比较,证明其食用安全性高,卫生质量可靠,经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十次年会审查通过。因此,桑(?)红是食用天然色素的一个新品种,具有应用、开发的价值。
- 林玲毛朝明吴乐宋述辉汤晓勤薛晴兰真胡隆基唐忠惠叶其何明富
- 关键词:色素安全性食品添加剂
- 秋生盔孢伞中毒报告被引量:5
- 1987年
- 国内报导可中毒致死的毒蕈有自毒伞、毒伞、鳞柄白毒伞、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等,而秋生盔孢伞则未见报导。现将我省三起误食秋生盔孢伞造成中毒的情况,报告如下。
- 杨仲亚毛朝明
- 关键词:中毒报告毒性肝炎绿菇皮肤黄染脏器损害肝大
- 四川省1998年部份市售食品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全面了解我省食品卫生现状 ,掌握影响食品卫生质量的因素 ,为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98年 1月~ 12月按随机抽样原则 ,对八大类市售食品及餐 (饮 )具采集规定数量的样品 ,根据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验及结果判定。结果 :抽检平均合格率为 72 .78% ,其中发酵酒 10 0 %、调味品 95 .45 %、蒸馏酒及配制酒 94.92 %、饮料 93.41%、茶叶 91.6 2 %、食用植物油 88.89%、糕点 74.0 4%、腌腊制品 6 2 .42 %、餐 (饮 )具 72 .2 7%。
- 谢绍洲林玲兰真毛朝明
- 关键词:食品卫生市售食品卫生质量
- 天然色素桑椹红的提制、毒理及应用被引量:2
- 1989年
- 以多年生木本埴物桑(Morua alba L.)的成熟果穗——桑椹为原料可提取获得一种天然色素桑椹红。因其对光、热的稳定性良好,实际无毒,适用于糖果、清凉饮料、配制酒、果冻、果味冰糕等食品的着色,所以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 胡隆基唐忠惠叶其何明富毛朝明吴乐林玲
- 关键词:桑椹色素
- 白毒鹅膏菌人工驯化及毒力变异试验被引量:14
- 2002年
- 我们对白毒鹅膏菌 [Amanitaverna (Bull.:Fr.)Pers.exvitt]进行组织分离获得了菌丝体纯培养 ,采用 3种栽培培养基作出菇比较试验 ,以杂木屑、麦皮、干牛粪组成的培养料菌丝生长最好 ,并发现依次为天然 (干品 )→母种→菌丝的减毒变异 ,对出菇生态作了观察 ,可见子实体原基形成 ,可惜未见出菇效应。
- 何介元杨仲亚毛朝明辛又川何梅英
- 关键词:白毒鹅膏菌人工驯化
- 辐照干香料卫生标准研究
- 1998年
- 为达到杀菌、防霉、延长干香料贮藏期的目的,采用60Coγ射线对其辐照,并用国家标准GB4789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干香料(八角、花椒、五香粉)经60Coγ射线8kGy、10kGy辐照保存12个月的干香料色、香、味正常,无生虫和霉变发生,提高了产品的卫生质量。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了辐照干香料建议卫生标准。
- 毛朝明廖华淳何树森何树森刘金秀辛又川徐培书刘金秀陈丽华
- 关键词:辐照保藏卫生标准调味品香料
- 酵米面黄杆菌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毒性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报道了对四川省1981年至1987年37起醇米面黄杆菌中毒进行调查的结果。该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均系进食霉变糯玉米汤元粉所致。该菌产毒与糯玉米浸泡时间长短、换水次数无关,但与该粉贮存时间长短、霉变程度有关。在pH6,室温20°~26℃,相对湿度75~89%,水份12~15%的条件下,该菌在糯玉米、玉米、糯米汤元粉中可存活4周以上,但难以产毒使小鼠中毒死亡。最后提出预防酵米面黄杆菌中毒的建议。
- 杨仲亚毛朝明辛又川
- 关键词:中毒流行病学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