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艳峰
- 作品数:20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国际视野下低碳经济发展的障碍及解决措施
- 2010年
-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视野下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并把它归结为"环境所有权"缺失、"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及"技术——制度综合体"的阻挠,并针对不同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毕艳峰
- 关键词:低碳经济
- 近代中国传统农业转型问题的探索——基于农业机械化的视角被引量:18
- 2009年
- 近代中国学术界从多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农业的转型问题,其中农业机械化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文章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围绕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农业机械化的约束条件、农业机械化的路径选择与实施步骤等问题,对当时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针对中国当前的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 程霖毕艳峰
- 关键词:传统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业工业化
- 美国粮食武器战略思想剖析
- 2016年
- 美国食品武器战略思想是统治世界的重要工具。美国的优势在于建立了粮食-金融-能源三位一体的粮食武器战略思想,有效地控制了全球粮食安全的格局。
- 毕艳峰
- 20世纪20-4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评析
- 2009年
- 20世纪20—40年代,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在二元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本文就该问题围绕产生原因、转移原因、转移影响、转移条件及转移途径等问题对近代学者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并对20-40年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做出了客观评价。
- 毕艳峰
- 关键词: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历史推理法在宏观经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2013年
- 历史推理法立足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把历史背景和经济逻辑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并洞察这些概念引申的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从而加深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
- 毕艳峰
-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 奠基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成就与地位被引量:4
- 2008年
- 文章将1897-1949年间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作为该学科的奠基时期。鉴于奠基时期的学术研究对后续研究的重要影响,以及学术界对该阶段研究的不足和对其评价肯定得不够充分,文章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围绕研究成果、学术争鸣、学术价值以及研究特点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奠基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主要贡献与历史地位,并对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 程霖毕艳峰
- 关键词:奠基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史研究
- 论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
- 2011年
- 结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内容,从兴修水利以保障供给和完善流通体制以稳定物价2个方面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毕艳峰
- 关键词:粮食安全问题价格稳定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粮食安全内涵的拓展被引量:1
- 2016年
- 经济全球化对粮食安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鉴于此,深刻影响粮食安全的内涵,进一步拓宽对粮食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毕艳峰
-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粮食安全
- 诺思的国家理论述评被引量:1
- 2009年
- 在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诺思创造性地构建了国家模型,从而把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国家理论以及意识形态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解释了西方社会的长期经济演变。文章从分析框架、国家悖论、国家理论和产权制度、国家不稳定性和意识形态等几个方面评述了诺思的国家理论。
- 毕艳峰
- 关键词:诺思产权制度意识形态
-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发展研究(19世纪末——2008年)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是受经济规律支配下的客观经济现象。研究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涉及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民收入的增多,而且关系到...
- 毕艳峰
-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