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慧镇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枢神经系统在体表内脏相联系中的作用
- <正>耳廓低电阻点的生成,植物神经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向中传导途径主要通过迷走神经,向外周传导主要是交感神经节应纤维。为研究这种联系过程中输入信息与导致外周变化这二者之间的交接途径,我们用四只实验兔,分别在延脑孤束核、下...
- 张丽英殷慧镇顾水华
- 文献传递
- 刺激中枢核团引起耳壳低电阻点生成的机理探讨
- 1990年
- 大量的临床与实验报导证实了内脏病变时可引起耳壳低电阻点的生成,但是低电阻点的生成都有一逐渐增加随后逐渐消退的过程。大都与其病变的进展与消退相平行的。我们在研究中枢核团对耳壳低电阻点生成过程中发现一有意义的事实:即实验动物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持续电刺激中枢核团,随刺激时间的增加,耳壳低电阻点也逐渐增加,但停止刺激后耳壳低电阻点并不立即消退,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至72小时左右才恢复至刺激前水平。我们可以从研究维持这后作用期的因素,进一步来分析耳壳低电阻点生成的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基础。
- 张丽英吴大正殷慧镇尤国芬
- 针刺麻醉机理的实验研究
- 周绍慈孙心德殷慧镇张善
- 本课题在116例正常人体上进行了700次实验,论证了针刺穴位能够影响人体深部感觉,并证实针刺镇痛与内源性吗啡物质产生有关。使用微电极技术在单个神经元上证实,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可到达扣带回,并明显地影响扣带回神经元的电活动...
- 关键词:
- 关键词:针刺麻醉
- 中枢核团与耳壳低电阻点的关系
- 1990年
- 内脏病变时可引起耳壳低电阻点的生成。为了探讨中枢核团是否也参与了耳壳低电阻点的生成,我们用慢性电极埋藏兔耳后,电刺激中枢核团,观察耳壳低电阻点的生成情况,结果证实了中枢核团在不等程度上参与了耳壳低电阻点的生成。其中以与内脏活动关系较密切的核团,对耳壳低电阻点生成的影响较大。
- 张丽英殷慧镇尤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