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楼瑾

作品数:38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篇细胞
  • 14篇白血
  • 14篇白血病
  • 9篇慢性
  • 8篇基因
  • 8篇急性
  • 7篇骨髓
  • 6篇骨髓瘤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亚群
  • 5篇细胞亚群
  • 5篇耐药
  • 5篇白细胞
  • 4篇伊马替尼
  • 4篇伊马替尼耐药
  • 4篇突变
  • 4篇尼洛替尼
  • 4篇干细胞

机构

  • 33篇深圳市第二人...
  • 5篇深圳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38篇楼瑾
  • 30篇杜新
  • 26篇李明
  • 22篇卓家才
  • 18篇史敦云
  • 14篇张琼丽
  • 13篇李玉珠
  • 9篇张巧霞
  • 7篇蔡云
  • 7篇黄瑞宏
  • 6篇陶小梅
  • 6篇刘焕勋
  • 5篇汪明春
  • 5篇杜新
  • 5篇李明
  • 3篇许蕴
  • 3篇冯春锐
  • 2篇罗畅如
  • 2篇许家健
  • 2篇陈伟红

传媒

  • 6篇白血病.淋巴...
  • 5篇广东省医学会...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第13届全国...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第10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期和进展期CML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1-2012.7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接受尼洛替尼治疗的10例患者,其中慢性期7例,加速期2例,急变期1例,男女比例6∶4,平均年龄44...
许家健冯春锐蔡云蔡力生李明楼瑾卓家才杜新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成年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慢性ITP患者治疗前后、42名健康者外周血CXCR5+CD4+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21浓度.结果 初发ITP患者组外周血中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12.15±6.82)%比(8.79±4.91)%,P< 0.005];经过激素治疗后,ITP患者外周血中CXCR5+CD4+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有所下降[治疗后(9.01±5.13)%,P< 0.001],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ITP患者外周血血浆IL-21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97.56±29.48) μg/ml比(30.36±12.93) μμg/ml,P<0.001];经过激素治疗后,ITP患者外周血血浆IL-21浓度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后(67.35±20.58) μμg/ml,P<0.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01).结论 慢性ITP患者存在Tfh细胞分布及功能异常,可能与慢性ITP的发生发展有关.
李玉珠楼瑾李明史敦云张琼丽黄德善黄瑞宏杜新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滤泡辅助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21
白细胞清除术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白细胞血症七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清除术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高白细胞血症的疗效。方法使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7例初诊APL高白细胞血症患者(WBC≥80×10^9/L)进行白细胞清除,同时应用细胞毒药物(羟基脲或阿糖胞苷)及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结果经白细胞清除术和化疗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06.46±26.49)×109/L,(35.49±6.53)×10^9/L,t=6.8823,P〈0.001]。高黏滞血症症状或体征明显改善,1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困难缓解,2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凝血指标好转,2例合并脑出血的患者出血灶明显吸收,所有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结论白细胞清除术联合细胞毒药物是一种治疗初诊APL高白细胞血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丽刘焕勋李明楼瑾蔡云杜新卓家才
关键词:白细胞清除术高白细胞血症
环状RNA circBA9.3及其在制备CML诊断试剂盒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RNA circBA9.3及其在CML诊断试剂盒中的用途,其来源于BCR‑ABL1融合基因的环状mRNA,其中3′端ABL1第3个外显子反向剪接到5′端BCR第9个外显子而形成头尾相连的环状结构,其核...
张巧霞杜新潘昱名楼瑾陈欢安娜
文献传递
急性白血病的蛋白组分类模型研究及其肿瘤标志物筛选
目的:建立急性白血病的基于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分子诊断模型,并筛选有应用潜力的亚类特征性的肿瘤标志物.方法:取38例健康志愿者(BM组)、40例急性B细胞白血病(ALL组)、3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组)、37例急性粒...
史敦云许蕴李玉珠楼瑾张琼丽李明杜新卓家才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特点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特点。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MM初诊患者、20例治疗后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分析3组之间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Th17比例及Treg/Th17、Th1/Th17比值。结果初诊MM患者外周血Th17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Treg、Th1比例及Treg/Th17、Th1/Th17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Treg、Th1比例及Treg/Th17、Th1/Th17比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h1及CD4+CD25+细胞比例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CD4+Foxp3+细胞比例及Treg/Th17、Th1/Th17比值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MM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在初始T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取得了极化优势。治疗后Th17细胞极化优势现象明显改善,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MM的疾病进程。
张琼丽史敦云许蕴楼瑾李玉珠李明杜新卓家才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辅助性T细胞干扰素-Γ白介素-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白细胞内尼洛替尼的浓度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高效、准确地测定血浆及白细胞中尼洛替尼的浓度,通过相关结果探讨尼洛替尼浓度与其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分别建立2组不同浓度的标准曲线(0-...
许家健许蕴史敦云李明楼瑾黄瑞宏卓家才杜新
肥大细胞瘤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初步探索应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建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C57/BL/6鼠(B6鼠)为供鼠,B6D2F1鼠(F1鼠)为受鼠,将F1鼠随机分为a GVHD组(Ⅰ组)、肿瘤组(Ⅱ组)和空白组(Ⅲ组),Ⅰ、Ⅱ组均于allo-HSCT予环磷酰胺300 mg/m2·d-1,d-5^-3腹腔注射,Ⅲ组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预处理后,Ⅰ组F1鼠经尾静脉注射肥大细胞瘤P185细胞(白血病细胞)、B6鼠的骨髓、脾脏细胞三者的混合液,Ⅱ组小鼠注射肥大细胞瘤P185细胞,Ⅲ组注射等体积的RPMI-1640培养基,随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及a GVHD发病情况。结果:环磷酰胺预处理后,Ⅰ组小鼠均出现a GVHD,其中4只死于a GVHD,8只存活且a GVHD临床评分1~6分,小鼠出现皮肤受损、耸毛等表现,病理表现为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Ⅱ组小鼠于第18天内全部死亡,出现后肢的麻痹等表现,病理表现为大量的肿瘤细胞浸润肝脏;Ⅲ组小鼠全程活泼好动,无异常。结论:肥大细胞瘤小鼠allo-HSCT应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建立a GVHD动物模型是可行的,且操作简单,对人、动物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陈伟红罗畅如谢媚杜新张巧霞楼瑾卓家才蔡云史敦云刘焕勋冯春锐张晓翰翁光样
关键词:环磷酰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
采用深度测序技术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TKI耐药相关突变位点
肖鸿莉楼瑾张巧霞杜新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间充质干细胞TAZ和Wnt/β-catenin基因表达及其成骨潜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诱导后成骨转录共刺激因子(TAZ)和Wnt/β-cateninmRNA的表达,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体外分离培养10例初治MM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者骨髓MSC,体外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茜素红实验检测矿化物沉积、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骨桥蛋白(OPN)、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LP)、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的表达,分析成骨细胞分化指标变化;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的TAZ、Writ/β-eateninmRNA,分析两组间TAZ和Wnt/β—eateninmRNA表达差异。结果骨髓MSC体外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阳性,呈现明显红色钙化结节;实验组MSC诱导后与诱导前相比,成骨细胞分化指标OC、ALP、Cbfα1mRNA表达增高[(2.0958±0.5665、2.6670±0.3847、0.8463±0.3473)比(1.3487±0.9291、1.1452±0.6054、0.4439±0.2945)1(t值分别为2.171、6.709、2.795;均P〈0.05);对照组MSC诱导后与诱导前相比,成骨细胞分化指标OPN、OC、ALP、Cbfα1mRNA表达增高f(2.1096±0.8267、2.8991±0.3531、4.3045±0.2844、1.3273±0.4075)比(1.2200±0.9091、0.8780±0.3927、1.9161±0.2684、0.6736±0.2513)](t值分别为2.289、12.103、25.134、4.411;均P〈0.05)。MSC体外诱导成骨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成骨指标OPN、OC、ALP、Cbfoa1mRNA表达降低[(1.2710±0.5636、2.0958±0.5665、2.6670±0.3847、0.8463±0.3473)比(2.1096±0.8267、2.8991±0.3531、4.3045±0.2844、1.3273±0.4075)1(t值分别为-2.650、-3.805、-10.822、-2.841;均P〈0.05)。实验组骨髓MSC体外成骨诱导后TAZ、β-eateninmRNA(2.2315±1.0723、0.5801±0.2159)比对照组(4.4140±0.8325、0.9516±0.292)表达降低(t值分别�
王宁黄瑞宏李祎楼瑾张琼丽李明杜新卓家才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多发性骨髓瘤骨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