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
- 作品数:401 被引量:2,119H指数:20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 一种Web信息发布管理系统
- 一种Web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属于计算机与Internet信息化技术领域。其包括数据库,所述的数据库连接设置系统用户管理模块、知识库类别管理模块、知识信息模块、新闻信息模块和Web信息服务器,知识信息模块与数据库之间连接设...
- 柴可夫马纲谷英敏钱俊文
- 组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8年
- 组药是方剂配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架起中药与方剂之间的桥梁。文章探讨了组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以期研究出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方剂及方法。
- 黄晓玲柴可夫
-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中药治疗
- "异病同治"理论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以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治疗现状的局限性为出发点,阐述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的渊源及内涵,探索DM"异病同治"的基础,并在临床实践中证实"异病同治"理念在DM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将该理念推广运用的几点设想。
- 齐方洲柴可夫马纲牛永宁
- 关键词:异病同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论和法的应用必须与时俱进被引量:10
- 2002年
- 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明确将中医的治法归纳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并详为论述。但“八法”之中,对汗、吐、下、温、清、消、补七法的论述,因各据其偏盛偏衰而纠正,较为单纯,故概念明确,界限清楚。独有和法,因其不是纠正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而是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失于调和,较为复杂,程钟龄并没有将其含义阐述清楚。但在临床实践中,和法的应用却非常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环境与疾病谱的改变,和法的应用也应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
- 柴可夫钱俊文
- 关键词:和法中医治法
-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近况被引量:1
- 1998年
- 从辨证分型治疗、固定方加减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成药治疗、综合疗法及其它疗法诸方面对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现存不足及解决办法。
- 季春莲柴可夫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 黄连阿胶汤方证探析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6
- 2016年
- 黄连阿胶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但《伤寒论》叙述本方的条文过于简单,文章从抓主证的角度,分析此方病机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并通过验案举隅简要说明此方适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出血性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
- 王东军俞屹婷顾超柴可夫金春浩
- 关键词:黄连阿胶汤方证相应伤寒论
- 运脾和络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开发
- 柴可夫杨苏蓓杨明华金晓明钱俊文沈祥峰王溶溶杜月光张熙芮
- 该项目在运脾和络颗粒处方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采用水煎煮和乙醇渗漉两种方法提取有效成分,以沸腾制粒的新型制粒技术,最终制成速溶、无糖、低剂量、携带服用方便的颗粒剂,并从药材与成品质量标准、生产工...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生产工艺
- 论构建中国食材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体系的必要性与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普遍重视食材养生,但社会上有关食材养生的观念良莠不齐,常给人以误导。通过对历史上众多食疗文献的整理研究,以期构建完善的"中国食材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体系",从而能够正确指导人们进行食材养生。
- 柴可夫代民涛马纲李秀月
- 关键词:食材性味归经食养
- 运脾和络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运脾和络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模型坐骨神经组织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方法:造模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运脾和络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糖脉康组、甲钴胺组,采用免疫组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运脾和络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大鼠坐骨神经组织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运脾和络颗粒高、中剂量组能明显上调模型大鼠坐骨神经组织髓鞘碱性蛋白的基因与蛋白表达(P<0.05)。结论:运脾和络颗粒能够上调DPN大鼠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DPN的脱髓鞘病变。
- 柴可夫沈祥峰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髓鞘碱性蛋白
- 从气机升降探讨胃病的治疗被引量:1
- 1994年
- 胃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但若以气为百病之纲、脾升胃降这两个要点来审计,则有执简驭繁之效,故胃病可以升降观来诊治。常用的调气治疗胃病的方法有:疏肝气以助脾胃之气机升降,宣肺气以舒脾胃气化,升肺气以协调气机。
- 柴可夫胡补菊
- 关键词:胃疾病气机升降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