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雄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颅内
  • 3篇微创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动脉瘤
  • 2篇血肿
  • 2篇引流
  • 2篇微创穿刺
  • 2篇微创穿刺引流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穿刺
  • 2篇穿刺引流
  • 1篇蛋白
  • 1篇岛叶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凋亡

机构

  • 9篇百色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林雄
  • 4篇叶静
  • 3篇陆明雄
  • 3篇王彬
  • 2篇李廷阳
  • 2篇黄海常
  • 2篇莫胜勇
  • 1篇莫立根
  • 1篇林百凤
  • 1篇黄礼德
  • 1篇黎辉
  • 1篇石柳
  • 1篇余阶洋
  • 1篇李达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患者8淀粉样蛋白(amyloidp,A13)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06~2017-02我院收治的42例拟行颅脑血肿清除术的HICH患者。根据发病到接受手术时间,将42例患者分为A组(〈6h,20例)、B组(6~12h,9例)、C组(12~24h,6例)、D组(24~48h.4例)和E组(〉48h,3例)。以血肿周围组织为研究标本,以远离血肿脑组织为对照标本。分别予以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A1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标本比较,A、B、c、D、E组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均增多(P〈0.05);与A组比较,B、c、D、E组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均增多(P〈0.05),且随着HICH发病时间到接受手术时间的延长,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呈先增多后减少,以24~48h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最多;与A组比较,B、C、D、E组血清AB表达均升高(P〈0.05),血肿周围组织A13阳性细胞个数均增多(P〈0.05),且随着HICH发病时间到接受手术时间的延长,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AB的表达呈先升高后下降,以12—24h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A13的表达最高;与对照标本比较,A、B、c、D、E组血肿周围组织A13阳性细胞个数均增多(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Aβ含量和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之间呈正相关(r=0.482,P:0.001),血肿周围组织Aβ阳性细胞个数和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之间呈正相关(r=0.940,P〈0.001)。结论HICH患者血肿周围组织中存在着大量凋亡细胞。HICH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存在Aβ高表达。Aβ可能参与HICH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
李达余阶洋林雄周柳芳黎辉
关键词: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
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在微创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04~2017-04在该科住院行脑出血微创穿刺外引流治疗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组50例行ICP监测,对照组47例不行ICP监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co of score,GOS)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GOS评级优于对照组(Z=-3.534,P=0.000);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监测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安全有效,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调整治疗方案,对合理使用脱水剂、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陆明雄李廷阳黄海常叶静王彬林雄韦骋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并发症颅内压监测
微创穿刺引流加高压氧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老年人生理性脑萎缩,血肿长时间压迫;微创穿刺引流血肿,术后脑复张困难,复查头颅CT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死腔残留,有的甚至出现血肿复发。我院从2009年1月~2011年6月采取微创穿刺引流加高压氧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叶静陆明雄林雄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引流高压氧治疗头颅CT血肿复发
颅内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2022年
近年来,由于血管无创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偶然发现的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有大量的颅内动脉瘤携带者,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可靠的办法预测动脉瘤破裂,临床医生用来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最常用办法包括动脉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危害极大,因此颅内动脉瘤又被称为颅内不定时炸弹。UIA的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有风险,和手术相关的死亡率高达5%。而绝大多数UIA在破裂前是无任何症状的,这使得治疗选择很有挑战。颅内动脉瘤(IA)在出血性脑卒中排第二位,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后死亡率高,极为凶险,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分析与动脉瘤破裂有关临床及基础研究,就目前对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各种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可能会对颅内动脉瘤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韦骋叶静王彬林雄莫胜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超声吸引器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为明确超声吸引器(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CUSA)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笔者临床经验,阐述超声吸引器的原理及适用范围。基于此,主要对超声吸引器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最终明确超声吸引器的临床应用优势,证实该仪器的临床应用效果。
黄海常农胜德陆明雄叶静甘伟雄林雄王彬
关键词: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给予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B组给予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情况、GOS评分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较B组患者显著缩短,A组患者血肿清除率较B组患者显著提高,A组患者预后GOS评分优良率较B组患者显著提高,且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对颞叶皮质入路治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更好,血肿清除和止血更彻底,可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
林雄
关键词: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0)。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远期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林雄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替罗非班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急性血栓的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急性血栓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就诊的42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颅内动脉瘤术中发生急性血栓,按照术中是否使用支架将其分为支架组(n=16)与非支架组(n=9),两组患者均应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时间分别为(37.2±4.7)、(34.9±4.8)min,成功再通率均为100%,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时间、成功再通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4/16),与非支架组的11.11%(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4例患者完成随访,支架组预后良好率为86.67%(13/15),与非支架组的88.89%(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急性血栓安全、有效,术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中间导管负压持续抽吸血栓或微导管、微导丝机械碎栓。
凌国源莫立根林雄蒋骞温粮宝石柳
关键词:替罗非班颅内动脉瘤血栓
头皮定位3D打印联合DTI在微创治疗功能区少量脑出血中应用研究
李忠华秦宜锋李廷阳韦骋韦维林百凤林雄黄礼德莫胜勇廖长品潘敏夫农胜德
“头皮定位3D打印微创治疗功能区少量脑出血”技术,是百色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已发表国家级期刊2篇,举办学习班2次,试行推广3家医院应用,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功能区少量脑出血”患者,在头皮放置标志物,CT扫描,3...
关键词: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