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煜

作品数:33 被引量:25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储层
  • 10篇油田
  • 6篇深水
  • 6篇盆地
  • 6篇浊积
  • 6篇缝洞
  • 5篇水道
  • 5篇浊积水道
  • 4篇地质
  • 4篇杜家台油层
  • 4篇油层
  • 4篇三角洲
  • 4篇四川盆地
  • 3篇地震
  • 3篇地质统计
  • 3篇地质统计学
  • 3篇须家河组
  • 3篇盐岩
  • 3篇剩余油
  • 3篇剩余油分布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0篇中国石油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3篇林煜
  • 14篇吴胜和
  • 7篇岳大力
  • 6篇徐樟有
  • 6篇万琼华
  • 5篇王丽琼
  • 5篇张佳佳
  • 3篇张文彪
  • 3篇倪玉强
  • 3篇路瑶
  • 3篇郁智
  • 2篇杨光
  • 1篇刘国平
  • 1篇王兆生
  • 1篇李剑
  • 1篇闫军生
  • 1篇李斌
  • 1篇苑书金
  • 1篇许华明
  • 1篇曾联波

传媒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测井技术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物探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丰谷构造须家河组四段钙屑砂岩优质储层控制因素被引量:14
2012年
钙屑砂岩在整个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四段广泛发育,且普遍致密。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和水岩实验等手段,对丰谷构造须四段钙屑砂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对该类型优质储层形成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钙屑砂岩分选中等—好,成分成熟度低,主要的储集空间为粒间溶孔和残余粒间孔,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钙屑砂岩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其中,发育在高能相带、且碳酸盐岩岩屑含量高(>90%)是钙屑砂岩优质储层发育的先决条件;而埋藏成岩过程中有机酸的溶蚀、烃类的早期充注和早期方解石胶结物的少量生成是钙屑砂岩优质储层孔隙保存及次生溶孔形成的关键。
林煜吴胜和徐樟有倪玉强
关键词:成岩作用
深水浊积水道多点地质统计模拟——以安哥拉Plutonio油田为例被引量:32
2016年
为对西非安哥拉Plutonio油田渐新统O73砂层组深水浊积水道分布进行模拟,基于浅层高频地震资料,对浅层水道沉积的形态特征及规模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相似性类比,用于指导油田深层单一水道砂体规模统计,然后建立定量化三维训练图像,最后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Snesim算法进行深水浊积水道分布模拟,并利用实钻井资料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研究区浅层单一水道宽度、深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弯曲度与陆坡坡度呈指数负相关,单一水道砂体平均厚度13 m,平均宽度162 m。通过高精度梯度阻抗反演,提取浅层水道目标地质体作为深层水道定量化三维训练图像,采用Snesim算法进行随机模拟,深层浊积水道模拟结果忠实于井点数据,且水道砂体的平面形态、发育规模以及叠置关系具有受训练图像定量约束的特点,能够再现水道以及水道与天然堤间的空间结构与几何特征。
张文彪段太忠刘志强苑书金林煜许华明
关键词:深水沉积浊积水道渐新统
深水浊积水道储层多参数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及其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多参数储层流动单元识别是深水浊积水道研究的发展方向,其中判别参数的选择是多参数流动单元识别的关键。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深水浊积水道储层为例,结合开发中的动态资料,优选了泥质含量、孔隙度和渗透率三个判别参数。运用快速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储层划分为A,B,C,D四类流动单元,并通过判别分析建立了流动单元的判别函数。最后根据流动单元的判别函数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单井解释,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深水浊积水道储层流动单元的剖面与平面分布规律。研究表明:A类和B类流动单元储层质量最好,一般在水道体系的中部和浊积水道的主体较为发育。在水道体系演化过程中,不同期次的浊积水道迁移与叠置样式以及发育规模的不同,导致内部流动单元分布样式和类型存在差异,平面非均质性很强。
万琼华吴胜和王石王星林煜张佳佳赵千慧
关键词:尼日尔三角洲浊积水道聚类分析
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精细表征实例——以高磨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为例
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是四川盆地目前重要的增储上产层系。灯影组储层的形成受原生碳酸盐岩丘滩相与震旦纪-早寒武世桐湾运动岩溶改造共同控制,表现出现今埋藏深度大、溶蚀缝洞尺度小、空间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上述形成机制及...
别静林煜臧殿光罗文军郁智
关键词:灯影组
文献传递
基于深水浊积水道构型的流动单元分布规律被引量:25
2015年
深水浊积水道发育位置与形成过程复杂,目前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其沉积机理和模式的研究。相对于陆上沉积,这些研究成果尚不能高效地运用到油气田开发中。因此,将构型模式与流动单元研究相结合的意义重大,表现为:1已有的构型级次的划分能够有效地指导流动单元渗流屏障和连通体的层次分析;2已有的沉积模式研究能够约束流动单元的分布规律;3二者的结合能将构型模式研究成果运用到油气田开发中。为此,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深水浊积水道储层为例,在储层构型级次划分的基础上,分级次识别了渗流屏障和连通体;并运用多参数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将储层划分为A,B,C,D 4类流动单元;最后,在构型模式的指导下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单井解释及单一水道剖面与复合水道平面的流动单元分布特征研究,并以此指导油气田开发。研究表明:在单一水道级次,不同类型的单一水道内部流动单元发育类型和分布特征存在差异,流动单元的分布规律受控于不同单一水道类型的分布规律;在复合水道级次,水道体系不同时期水道迁移与叠置样式的差异,造就了流动单元平面分布特征的差异性。
万琼华吴胜和陈亮林煜梁杰张佳佳路瑶
关键词:渗流屏障连通体浊积水道尼日尔三角洲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关键技术与效果--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藏为例被引量:13
2021年
以储层定量化预测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表征技术是实现该领域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在早期阶段主要集中于中-浅层陆相碎屑岩领域,近二十年来,随着塔河、普光和安岳等西部大气田的发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开发前景才逐步明朗。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年代更加古老、地表条件更加复杂、非均质性更强,这些都为储层定量预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礁滩型储层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为例,在对2类储层地质特点与地震研究难点充分剖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针对性的地震预测思路与关键配套技术。目前,随着“两宽一高”地震采集、井控高保真宽频处理以及相控地震波阻抗反演等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已经由定性逐渐转变为半定量,由简单描述转变为储渗单元精细刻画。此次研究也将为国内外其他碳酸盐岩油气藏精细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林煜李相文陈康张银涛臧殿光郁智
关键词:缝洞型储层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地震数据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震数据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至少一个第一激发点和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确定联合激发点;对至少一个作业井、至少一个第二激发点的激发范围以及联合激发点进行优化...
蔡志东林煜 苏卫民 王晓辉 付检刚 边瑞峰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界水平裂缝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裂缝可以为地壳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信息。根据野外观测数据、岩心资料以及薄片观察,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界中发育大量的水平裂缝。这些水平裂缝主要在泥质岩中发育,具有粗糙的裂缝面,为张开缝且均被石膏充填。裂缝的形态以弧形为主,少量表现为直线形。相邻的弧形裂缝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并且在端部形成T形交叉。裂缝开度主要分布于1~10 mm,最大可达30 mm,裂缝的规模与密度均随地层剥蚀厚度减小和埋深增加而减小,水平裂缝在平面上仅分布于地层剥蚀严重的背斜核部区域。以上证据表明这些裂缝与地层快速抬升剥蚀过程中由于残余应力形成的垂向拉伸有关。这些水平裂缝均切割早期垂直构造裂缝说明其形成于构造挤压之后。根据裂缝充填物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结果,水平裂缝主要分两期形成,第一期在1.8 Ma左右,第二期在0.3 Ma左右。晚期水平裂缝的规模和密度远大于早期裂缝。根据裂缝参数理论计算得到的裂缝形成时的驱动应力大小,可以推断晚期地层抬升剥蚀量大约是早期地层抬升剥蚀量的2~3倍。水平裂缝的证据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四纪以来经历了脉冲式的构造挤压抬升与剥蚀,且构造活动具有增强的趋势,反映了整个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逐渐增强的幕式构造活动。
李剑李剑曾联波林煜曹东升王兆生
关键词:泥岩新生界柴达木盆地
辽河油田曙2-6-6区块杜家台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以辽河油田曙2-6-6区块杜家台油层剩余油分布状况为研究目标,在对研究区精细油藏地质描述和生产开发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油藏动态资料,将精细油藏地质研究和油藏数值模拟成果相结合,总结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分析剩余油...
王丽琼岳大力林煜杨光
关键词:油田地质特征剩余油挖潜
深水水道形态定量分析及沉积模拟——以西非Gengibre油田为例被引量:13
2015年
由于深水水道油藏多位于深海区,受作业成本限制,其开发井距往往较大,难以通过密井网多井拟合获取沉积定量关系。为此,利用西非Gengibre油田深水区浅层沉积高频地震资料,对陆坡区深水水道沉积特征和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导深层稀井网油田水道储层模拟,提出了基于沉积定量分析的深水水道模拟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水道呈整体迁移方式,迁移模式包含"侧向迁移"和"沿古流向迁移"2种类型,定量沉积分析结果认为单一水道的宽度与深度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浅层高频地震资料弥补了深层地震分辨率不足的缺陷,稀井网下深水水道模拟选用基于目标方法更为合适,模拟结果符合地质认识;将沉积定量认识整合到沉积相建模中,拓宽了相建模的思路,具有推广价值。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完善深水水道定量分布模式,而且对于高效开发深水水道油藏具有实用价值。
张文彪陈志海刘志强许华明林煜王静伟徐睿
关键词:形态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