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郁积性皮炎
  • 2篇疏肝
  • 2篇疏肝散
  • 2篇通瘀
  • 2篇通瘀汤
  • 2篇皮肤
  • 2篇皮肤病
  • 2篇皮炎
  • 2篇活血
  • 2篇活血通瘀汤
  • 2篇复方甘草酸
  • 2篇复方甘草酸苷
  • 2篇甘草酸
  • 2篇甘草酸苷
  • 2篇柴胡
  • 2篇柴胡疏肝散

机构

  • 8篇秦皇岛市海港...

作者

  • 8篇杨红
  • 2篇任斌
  • 2篇赵延海
  • 1篇张学艳
  • 1篇刘轶平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活血通瘀汤治疗郁积性皮炎30例疗效观察
2004年
杨红
复方甘草酸苷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年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从2020年1月到2023年5月间收治的112湿疹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56例患者,均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82.14%vs94.64%),复发率更低(17.86%vs3.57%),治疗满意度更高(80.36%vs94.64%),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皮肤性疾病的病人,除了常规的治疗外,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进而得到更高的满意度,可以为皮肤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参考。
杨红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被引量:1
1998年
1995年5月~1997年6月,笔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最小52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为60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1年半。全部患者皮...
杨红任斌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中医药疗法神经痛带状疱疹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斑秃100例被引量:13
2005年
杨红
关键词:斑秃柴胡疏肝散疗效
活血通瘀汤治疗郁积性皮炎30例疗效观察
杨红任斌关志宝翁立满张学艳
该项目采用活血通瘀汤治疗郁积性皮炎,以通瘀为主,兼使行气之品。活血通络、血液通畅促使湿疹自愈。用锥板式粘度计检测郁积性皮炎患者的血液流变的指标,根据结果判断治疗郁积性皮炎的疗效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消除患者的病痈,其有效率...
关键词:
关键词:活血通瘀汤郁积性皮炎
伊曲康唑治疗角化型手足癣40例疗效观察
1996年
伊曲康唑治疗角化型手足癣40例疗效观察赵延海,杨红1995年10月~1996年3月,我们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治疗角化型手足癣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4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
赵延海杨红
关键词:伊曲康唑疗效观察手足癣角化型局部用药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8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3次/d,同时配合窄谱UVB照射,隔日1次。对照组47例仅用窄谱UVB照射,隔日1次。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61.7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高、疗程短,值得临床应用。
赵延海杨红刘轶平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窄谱UVB玫瑰糠疹
基于整合皮肤性病学理念研究中草药治疗慢性炎性皮肤病
2023年
从整合皮肤性病学理念的角度出发,探索中草药在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21-2023年4月住院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15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75个治疗组,每组75个,对照组给予阿维 A酸,治疗组采取中草药治疗。两组患者用药1个疗程,在用药过程中停用其它外用药。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皮损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7.33%,皮损消退时间和皮损面积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12.00%,P<0.05。结论 在整合皮肤性病学观念指导下,对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进行中草药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缩短皮损愈合时间和皮损面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杨红
关键词:中草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