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洸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然杀伤细胞对人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体外扩增自然杀伤(NK)细胞的表型,探讨其对不同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抽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15mL,分离单个核细胞,与基因修饰的K562细胞共培养,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Calcein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表型,计算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的杀伤率。结果扩增后NK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T淋巴细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4.2±12.9)%、(19.1±10.8)%、(4.3±0.8)%,与扩增前的(12.6±6.2)%、(7.7±2.7)%、(55.5±8.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扩增后NK细胞的杀伤细胞活化受体NKG2D、NKp30、NKp44和DNAX辅助分子1(DNAM-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4±4.3)%、(80.6±5.1)%、(20.9±2.7)%和(87.2±3.9)%,均显著高于扩增前的(17.0±2.1)%、(18.0±1.8)%、(1.4±0.4)%和(50.1±4.9)%(P值均<0.05)。扩增后NK细胞对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率分别为(61.7±8.0)%、(66.1±3.5)%,均显著高于扩增前的(28.2±3.2)%、(29.6±2.8)%(P值均<0.05)。扩增后主要活化分子的对照抗体、抗NKG2D抗体、抗NKp30抗体、抗NKp44抗体、抗NKp46抗体、抗DNAM-1抗体和联合全部抗体抑制NK细胞对MCF-7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率分别为(69.3±4.2)%、(43.6±3.5)%、(49.3±2.8)%、(47.1±4.9)%、(65.3±5.6)%、(41.1±3.8)%和(19.8±2.1)%。结论扩增后NK细胞表达部分活化分子增强,其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扩增后NK细胞具有增强的抗肿瘤活性可能与这些活化分子高表达有关。
- 祖卫兵高敏杰高路杨洸姜卫星朱峰吴晓松施菊妹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扩增体外乳腺癌
- 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现状被引量:4
- 2013年
-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蛋白酶体是细胞内的一种复合酶,它可以降解泛素标记的蛋白,调节细胞内蛋白水平,在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应用,使MM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进一步改善了骨髓瘤的治疗疗效。硼替佐米是首个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MM临床治疗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它能可逆地抑制26S蛋白酶体糜蛋白样活性。但是,大多数硼替佐米初治后缓解的患者因产生耐药而最终导致疾病复发,因此,人们开始寻找与硼替佐米作用机制不同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目前研究发现了一些能特异地结合蛋白酶体活性位点并且不可逆的抑制其功能的抑制剂,这些药物正在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对已用于治疗MM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进行讨论,并对正在进行前期临床试验的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进行概述,旨在解决硼替佐米的耐药性问题。
- 杨洸陶怡施菊妹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蛋白酶体抑制剂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