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作品数:15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水利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竖直双U地埋蓄热井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1 2018年 提出了简化双U地埋井三维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方法,在不同进口温度、流体流速和运行时间等影响因素下对蓄热井短期蓄热进行了瞬态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蓄热井换热性能和土壤热扩散特性,探讨了系统最佳进口温度、流速以及蓄热方式。结果表明:进口温度为40℃和50℃时换热量远高于进口温度为30℃时的换热量,流速为0. 1 m/s时的换热量远小于0. 3、0. 5m/s时的换热量,并且此两组流速对应的换热量相差不大。在径向方向上,靠近U管表面处土壤温度在换热初期急剧上升,离中心0. 5~1 m远处土壤受换热影响极其小。经分析得出,蓄热井最佳进口温度、流体流速和井间距为40~50℃、0. 3 m/s和1. 5~2 m,且结合合理的间歇蓄热方式也是提高换热量的关键。 朱丽 陈萨如拉 杨洋关键词:换热 土壤温度 热扩散 蓄热 天津地区某高层办公楼能耗模拟与节能潜力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建筑能耗中供暖空调能耗所占比例约为55%,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采用DeST-c模拟了天津地区某新建高层(20层)办公楼能耗,将模拟结果与传统负荷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空调系统的风系统和水系统分别采用排风热回收和变流量技术后的节能潜力。对比分析表明与传统负荷计算方法相比,能耗模拟软件计算的全年累计冷热负荷值分别减少43.0%和31.0%,全年累计冷热负荷指标仅为传统负荷计算值的21.0%和26.0%。风系统采用排风热回收技术后,冷水机组总容量从1 800 kW降到为1 500 kW,全年制冷能耗节省5.3万kW·h;水系统采用变流量水系统技术后,理论上每年节省2.5万kW·h能耗。采用排风热回收和变流量两项节能措施后,空调系统总能耗降低约8%,节能效果明显。 陈萨如拉 杨洋 孙勇 朱丽 王珍 张吉强关键词:高层办公楼 能耗模拟 变流量 排风热回收 节能 天津地区高校建筑用能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研究高校建筑用能特性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是实现高校建筑节能降耗的关键.通过对天津地区五所高校的宿舍楼、教学楼和食堂三类建筑的实地调研,并结合现行标准规范,建立了天津地区该类建筑的标准模型.采用EnergyPlus软件对其用能特性进行模拟,得到了三类建筑冬季和夏季设计日逐时负荷以及典型气象年供热量和供冷量.结果表明:三类建筑中食堂的单位面积峰值热负荷和峰值冷负荷最大,分别为70.5 W/m2和109.3 W/m2;宿舍楼最小,分别为36.5 W/m2和52.1 W/m2;宿舍楼、教学楼和食堂设计日峰值热负荷(冷负荷)出现时间不同,利用这种特点能够降低建筑群的峰值负荷;宿舍楼、教学楼和食堂的单位面积供冷量远大于供热量,食堂尤甚,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降低夏季冷负荷和供冷量,从而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高校建筑能耗. 朱丽 张吉强 杨洋 孙勇 胡嘉胤关键词:天津高校 建筑模型 软件模拟 跨季节埋管蓄热耦合热泵供暖系统设计策略——以内蒙古某低碳农业大棚建筑为例 2020年 冬季供暖费用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农业大棚建筑主要运行成本之一。以内蒙古某低碳农业大棚建筑为例,对跨季节埋管蓄热(SBTS)与热泵耦合的蓄热供暖系统提出设计策略,采用ANSYS Workbench计算机模拟软件建立了蓄热井群瞬态三维数值模型,以逐年蓄热率、逐年热损失率、地下岩土(蓄热体和周围岩土)逐年温度变化和供暖期蓄热体温度变化作为技术性能评价指标,以节能性和经济性作为经济性能评价指标,分析并揭示了SBTS与热泵耦合系统9组不同设计方案10年运行特征,并与基准设计方案和理想参考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9组设计方案的蓄热井群岩土温度在10年运行期间逐渐上升并保持稳定;在不同蓄热温度下,蓄热温度20℃时的设计方案蓄热率最高、热损失率较低,甚至在系统运行第六年之后热损失率低于参考方案;同样该组方案在供暖期地下岩土平均温度最高,最终得出技术经济性能指标最优的一组优化设计方案。研究结果为跨季节蓄热耦合热泵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增效降耗的优化设计思路和理论指导。 陈萨如拉 常甜馨 程子涵 吴俊锋 杨洋关键词:地源热泵 技术经济性能 农业大棚 太阳能烟囱强化通风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研究——以天津地区办公建筑为例 被引量:3 2019年 办公建筑能耗大、人员集中,节能潜力巨大,而太阳能烟囱强化通风技术是改善室内环境、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从通风原理、类型、材料组成方面分析了太阳能烟囱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情况;以天津地区为例,结合现行标准规范建立了带有太阳能烟囱的办公建筑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模型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提出了太阳能烟囱在办公建筑通风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模拟结果表明:太阳能烟囱强化通风使室内热环境得到改善,建筑进风口风速、室内通风量及室内温度在13:00达到最大值,与南向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相比延迟1 h,可利用延时特性降低建筑的峰值冷负荷,改善室内热环境;室内温度随楼层增高逐渐上升,太阳能烟囱在多、高层建筑中应用时宜分层设置,每组太阳能烟囱不宜负担过多楼层。 朱丽 赵爽 张吉强 张吉强 杨洋关键词:办公建筑 太阳能烟囱 室内热环境 基于发生学视角的天津景观格局研究 从发生学的视角出发,梳理天津的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从建筑布局、城市水系、街道布局三方面,按照早期天津的起源阶段、明代天津卫建设阶段、清代快速发展阶段、民国开埠阶段的四个阶段,借助软件分析天津景观格局的历史变迁及特征,并且... 杨洋关键词:发生学 驱动力 高校建成雨水花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与优化——以华北高校为例 2021年 植物是雨水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充分发挥生态作用、能否与雨水花园功能结构有机结合,深刻影响着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本文以华北高校雨水花园为例,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植物景观现状;其次从视觉景观评价和雨洪绩效量化两方面构建高校建成雨水花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最后针对案例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优化思路,以期为华北高校和北方地区雨水花园植物景观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杨洋 曹磊关键词:植物景观 综合评价 优化设计 建筑一体化电热冷联产光伏组件能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传统太阳能光伏或光热建筑一体化只能为建筑提供单一电能或热能。通过研究一种集成发电、集热、制冷3种功能的建筑一体化电热冷联产光伏组件,对其夏季工况下能量特性进行了实际检测。结果表明:白天,组件集热同时能有效降低光伏电池温度,组件工作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约8~16℃,发电和集热效率分别为14.1%~13.7%和40.1%~15.7%;晴朗夜间,组件通过对流和辐射两种传热方式进行散热制冷,总制冷功率为26.0~268.5 W/m^2。电热冷联产光伏组件适合与热泵结合,为建筑提供所需能源。 朱丽 李建 孙勇 杨洋关键词:辐射制冷 被动式热激活复合墙体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内嵌管建筑围护结构具备良好的节能潜力和设计隐蔽性,可利用低品位可再生能源隔绝室外气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受到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共同关注.针对主动式热激活建筑系统存在的驱动耗能高、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采用两相热虹吸回路替代传统显热热交换系统,提出被动式热激活建筑系统概念.设计并搭建了被动式热激活复合墙体模块检测平台,研究了冬季模式下热源温度和充液率对建筑集成用回路热管运行特性以及复合墙体热特性影响.蒸发器出口与冷凝器进口及出口的高差分别为2.1 m及1.5 m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热源温度条件下建筑集成用回路热管均可成功启动和运行,即使在25℃低热源温度条件下回路热管的启动速度值也可达0.06℃/s(此时充液率为60%),验证了被动式热激活建筑系统的技术可行性;不同热源温度下,最佳充液率并非固定值,约为116%,保温隔热情景或中性情景下可适当降低充液率以获得更快的系统启动速度,而在辅助供能以及直接供能情景下则需适当提高充液率以获得较低的注热热阻;冷凝段是制约被动式热激活复合墙体热传输效率的主要瓶颈,总热阻中冷凝器热阻占比最大,约为58.4%~94.4%;注入热量可以明显提升围护结构温度,并在承重层与保温层之间建立温度分界面,达到保温隔热和辅助供能等设计目的. 朱丽 杨洋关键词:复合墙体 热特性 影响因素 机械振动强化吸收式制冷系统实验研究及节能潜力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实测机械振动强化吸收式制冷系统在不同振动工况下对机组制冷量和传热传质的强化效果,以及机械振动与添加表面活性剂耦合的强化效果,分析了使用机械振动强化吸收式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结果显示:不同振动工况下的机械振动对机组制冷量和传热传质均有强化作用,其中振动工况:频率为25 Hz、振幅为0.2 mm的强化效果最佳。不同的是,在机械振动耦合表面活性剂时的强化效果,根据不同的振动工况有耦合加强作用,也有相互抵消效果。在本文的实验工况下机械振动强化与无振动相比系统EER提高了14.5%,与普通吸收式空调机组相比单位面积可省58.7 k W·h的电,节能效果明显。 孙欢 孙欢 陈萨如拉 申江 杨洋关键词:吸收式制冷 表面活性剂 制冷量 传热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