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成章

作品数:68 被引量:737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肿瘤
  • 11篇细胞
  • 10篇手术
  • 9篇喉癌
  • 9篇喉肿瘤
  • 8篇气管
  • 8篇鳞状
  • 8篇鳞状细胞
  • 8篇颈部
  • 7篇细胞癌
  • 7篇鳞状细胞癌
  • 6篇头颈
  • 6篇头颈部
  • 6篇喉鳞状细胞
  • 6篇喉鳞状细胞癌
  • 6篇鼻窦
  • 5篇头颈部肿瘤
  • 5篇切除
  • 5篇颈部肿瘤
  • 4篇咽旁

机构

  • 5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1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武汉市第一医...
  • 2篇深圳市宝安人...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第四医...
  • 1篇嘉兴学院

作者

  • 67篇杨成章
  • 23篇孔维佳
  • 22篇汪广平
  • 14篇刘邦华
  • 9篇张小萌
  • 9篇朱立新
  • 9篇毕胜斌
  • 8篇乐建新
  • 7篇熊新高
  • 6篇李明
  • 6篇汪吉宝
  • 5篇余青松
  • 5篇张龙
  • 5篇项济生
  • 5篇龚树生
  • 4篇张丹
  • 4篇陈望燕
  • 4篇王彦君
  • 4篇邓刚
  • 4篇陈建军

传媒

  • 33篇临床耳鼻咽喉...
  • 12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14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yndecan-1和E-candherin在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Syndecan 1和E candherin两种黏附分子在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喉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 38例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和 7例喉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的Syndecan 1和E candherin的表达并根据阳性瘤细胞占肿瘤细胞总数的比率进行半定量分析和统计检验。结果 :Syndecan 1和E candherin的阳性染色部位主要集中于细胞膜 ,E candherin也可表达于细胞间质。Syndecan 1和E candherin在恶性程度高的癌细胞上膜表达明显缺失 ,并与组织学分化、肿瘤大小密切相关。Syndecan 1和E candherin在喉鳞状细胞癌细胞上的表达结果有相关性 ,但无敏感性差异。 结论 :Syndecan 1和E candherin的表达可能在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等生物学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李殷杨成章
关键词:喉肿瘤细胞黏附分子
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通过对咽旁间隙肿瘤CT、MRI检查资料的分析研究,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咽旁间隙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88年1月~2005年1月我科收治的咽旁间隙肿瘤患者138例,咽旁间隙的转移性肿瘤和侵及咽旁间隙的鼻咽癌未计人内。所有病例均作CT或(和)MRI检查。结果:CT和MRI可较好地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肿瘤的边缘是否光滑及与颈部大血管的关系,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结论:术前行CT、MRI检查对咽旁间隙肿瘤治疗方案和手术径路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孙大为刘邦华孔维佳杨成章汪广平毕胜斌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咽旁间隙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非侵袭型鼻腔及鼻窦真菌病14例报告被引量:19
1995年
报告14例非侵袭型鼻腔及鼻窦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均经病检所证实。其中8例术后加用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发现其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提示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加上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是目前治疗非侵袭型鼻腔及鼻窦真菌病的理想方法。
杨成章汪吉宝龚树生
关键词:鼻腔鼻窦真菌病病例报告
18例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方法 :18例头颈部NHL患者 ,7例行手术加放、化疗 ,11例行放、化疗。结果 :完全缓解 13例 ,部分缓解 5例。除 1例失访外 ,17例随访 3~ 5年 ,均生存。结论 :头颈部NHL早期诊断较难 ;治疗以放、化疗为主 ,早期放、化疗有利预后。
张丹杨成章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肿瘤
鼻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1年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 M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性肿瘤,1994年WHO将其纳入软组织肿瘤,命名为I MT,定义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的,常伴有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肿瘤"〔1〕。
何艳屏杨成章
关键词:鼻窦肿瘤
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同期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疗效分析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分析影响内镜手术疗效的原因。方法:对128例(180侧)鼻窦炎、鼻息肉伴鼻腔结构变异或病理生理改变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其中64例(100侧)单纯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对照组),另64例(80侧)行鼻内镜手术的同时对其中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偏曲进行处理(处理组)。术后对这2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访6个月~3年,处理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同时处理鼻腔相关疾病,对于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减少粘连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内镜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梅燕杨成章张小萌李伟廖贵华
关键词:鼻息肉内镜术鼻甲鼻中隔偏曲
喉癌的手术治疗
喉癌手术分类一、按切除标本的范围大小分:1、喉癌喉部分切除术;2、喉全切除术。二、按使用手术器械的不同分:1、激光(或微波等)治疗;2、普通方法(即手术刀、电刀等)切除。三、还有其他很多种分类方法,等等。
杨成章
文献传递
COX-2基因及产物在人类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COX-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喉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标本中COX-2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标本中COX-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COX-2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生物学特点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COX-2 mRNA及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在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肿瘤的进展COX-2的表达强度增加。结论:COX-2是较为有效的生物学指标,指示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应用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喉癌标本,既保证了灵敏度又兼顾了特异度。
陈望燕邓刚姚琦杨成章刘波
关键词:喉肿瘤COX-2RT-PCR免疫组织化学
颈中线整块切除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探讨颈中线整块切除术在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1年6月~2001年12月收治并行颈中线整块切除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全部病例伤口一期愈合,瘢痕小,美容效果满意。没有舌下神经损伤、血肿、皮下气肿以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饮食且无吞咽困难,发音正常并能很好地控制音调。术后随访病人1~10年,均无复发。结论 颈中线整块切除是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
朱立新孔维佳汪广平杨成章龚树生余青松刘邦华
关键词:瘘管
自制喉扩张管治疗外伤性喉气管狭窄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自制喉扩张管治疗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探讨放置喉扩张管的时限。方法62例外伤性喉气管狭窄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52例,为初次行喉扩张管治疗的患者。第二组10例,为行喉扩张管治疗失败后再次行喉扩张管治疗的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颈前正中喉气管切开,尽量切除喉气管内瘢痕组织,置入喉扩张管。结果第一组患者术后9-12个月全部拔除喉扩张管,呼吸通畅,发音较好,劳动力恢复。第二组患者拔管后3-4个月出现再狭窄,再次行喉扩张管治疗后顺利拔管,带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如呼吸道阻塞的发生。随访1-10年,来发现再次喉气管狭窄患者。结论自制喉扩张管制作简单、方便,治疗效果良好,无排斥反应。喉扩张管的留置时间至少应在9-12个月以上。
刘邦华孔维佳汪吉宝汪广平毕胜斌杨成章
关键词:扩张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呼吸道阻塞瘢痕组织留置时间拔管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