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新
- 作品数:42 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STK15和P53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 杨宏新杨勇
- 关键词:甲状腺癌P53STK15
- 癌源exosomes的制备及其对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 2013年
- 目的:分离癌细胞源exosomes,对其超微结构进行鉴定,探讨exosomes对胃癌细胞增值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速梯度离心法从MGC803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提取exosomes.通过透射电镜技术对其超微结构进行鉴定,并利用M1vr法探讨exosomes对胃癌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结果:胃癌MGC803细胞来源的exosomess具有特征性的盘状结构,由双层膜构成,直径约50~130nm。Exosomes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MGC803细胞的增殖。结论:癌细胞来源的exosomes能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其表面所负载肿瘤抗原可能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的信息传递作用。
- 杨勇高艳伟高维实成绥生贾葆青徐伟陈霖杨宏新
- 关键词:胃癌细胞
- 关于医学专业选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测验学生学习效果,检查与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考试模式的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细胞生物教研室承担的几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对传统的考核进行了改革,探索选修课程教学与评价方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 刘秀兰杨宏新王海生闫晓红王妍李晓丹
- 关键词:选修课程
- 硒协同茯苓多糖抗小鼠白血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研究硒协同茯苓多糖(CMP)对P388小鼠白血病的抗癌效果并探讨其治疗的分子机制。方法硒协同CMP治疗P388白血病模型,通过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判断抑癌效果。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淋巴细胞bcl-2基因;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增生指数(PI)及细胞周期。结果CMP、硒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使荷瘤小鼠生命延长75.09%;PI降低;bcl-2基因表达下调,凋亡指数增高,但凋亡率比单独环磷酰胺组低。结论CMP、硒与化疗药物合用后具有协同抗癌效应,能显著抑制癌细胞增生,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癌细胞凋亡,从而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同时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
- 杨宏新博晓真杨勇闫晓红
- 关键词:硒茯苓多糖
- “肺气虚”大鼠模型肺、皮肤、大肠Fas、Fas-L表达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7
- 2007年
-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肺与皮肤、大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单纯烟熏法建立大鼠“肺气虚”病理模型,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病理模型组。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分别检测Fas、Fsa-L在两组动物肺、皮肤和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肺气虚”病理模型组的肺、皮肤、大肠组织中Fas、Fas-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皮肤、大肠三种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水平呈平行相关性,从分子水平上提示肺与皮肤、大肠之间可能存在着内在联系,证实了中医学“肺外合皮毛”及“肺与大肠相表里”的重要理论。
- 任秀玲赵清树程振芳郝福明闫晓红王文礼石志强王琦杨宏新杨巧芳李林云刚赵敏
- 关键词:FASFAS-L肺与大肠相表里
- STK15、MCM5在胃癌前病变及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中心体扩增激酶STK15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胃癌组织、癌旁正常胃组织及不典型增生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二者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胃组织中STK15和MCM5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二者表达进行方差分析、pearson检验对二者表达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STK15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量为1.326±0.072,在癌旁正常胃组织为0.655±0.053,不典型增生胃组织为0.703±0.072,除癌旁正常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中表达无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MCM5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量为0.864±0.038,正常组织为0.553±0.048,不典型增生组织为0.796±0.055,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在胃组织中STK15和MCM5表达呈正相关(r=0.744,P<0.01)。结论:中心体扩增和微小染色体的维持是细胞癌变过程的重要事件,MCM5能很好反映细胞的增殖状态,中心体的异常扩增是细胞恶性克隆的关键环节,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侵袭能力。
- 高峻杨勇陈霖杨宏新
- 关键词:胃肿瘤STK15MCM5
- 肝癌类器官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类器官是一种由干细胞或恶性肿瘤自我组装形成并用于临床研究的新型疾病模型,类似于体内的组织与器官,且具有部分功能的3D细胞结构。传统的肝癌模型有两种:一是通过诱导构建动物肝癌模型,即体内模型;二是在体外通过相应细胞系进行细胞学实验研究。类器官集合了传统模型的优点,在肿瘤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模型由于不能真实反映细胞微环境,常导致与临床研究结果不一致,而新型研究模型的出现,为肝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对肝癌类器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肝癌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 赵丽郭梓琪杨勇杨宏新
- 关键词:肝肿瘤细胞培养技术
- BARD1和Aurora-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BARD1和Aurora-A的表达,探讨BARD1与Aurora-A在甲状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1例甲状腺癌,18例甲状腺瘤和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BARD1和Aurora-A蛋白表达。结果 31例甲状腺癌组织中BARD1和Aurora-A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为(115.22±11.38)和(105.24±13.28),与对照甲状腺组织BARD1和Aurora-A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为(129.70±9.740)和(128.08±12.39),BARD1和Aurora-A的表达在甲状腺癌和对照组中有显著性差异(F=552.25,P=0.000;F=8.53,P=0.003),而且BARD1和Aurora-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99,P=0.000)。结论 BARD1和Aurora-A在甲状腺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BARD1和Aurora-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率。
- 陈霖杨勇徐伟杨宏新成绥生高维实
- 关键词:甲状腺癌AURORA-A
- MCM5和STK1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其相应的部分癌旁组织和32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MCM5和STK15蛋白的表达。结果 4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CM5和STK1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其中MCM5高表达率占84.4%,STK15高表达率占60.0%。MCM5和STK15在甲状腺腺瘤组织中几乎均为低表达,表达率分别为31.3%和18.8%。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中,MCM5和STK15几乎不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CM5与STK15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577,P<0.01)。结论 MCM5和STK15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均为高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率,对发现具有恶性潜能的甲状腺腺瘤有重要意义。
- 杨勇杨宏新高维实高艳伟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
- 一种新型肿瘤科用肿瘤切除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肿瘤科用肿瘤切除器包括铰接轴以及铰接在铰接轴上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靠近肿瘤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远离肿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滑动腔,...
- 杨宏新杨勇刘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