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会清
- 作品数:87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瞿秋白的革命心境比较
- 2015年
- 自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对"立三路线"进行了持续的批判和斗争。作为当事人之一,瞿秋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漩涡。对"立三路线"的批判运动,到1931年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达到了高潮。但自1931年以后,瞿秋白的革命心境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这种心境的变化,自然与他本人的健康状况不佳有关,但与当时党内政治生态的恶化也有着直接的联系。
- 杨会清
- 关键词:瞿秋白
- 土地革命时期党对土匪的政策与策略演变——以革命动员的视角被引量:4
- 2008年
-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非常重视对土匪这一武装力量的争取和利用。具体来说,其中的政策与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争取——改造——肃清——"剿抚结合"的发展过程。尽管如此,我们党关于这一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在逻辑上却是一致的,即满足残酷战争环境下革命动员的现实需要。
- 杨会清
- 关键词:土匪革命动员
- 政治研判与风险处置:宁都县委对“七廿二赤卫军事变”的应对
- 2020年
- 1932年宁都"七廿二赤卫军事变",是该县反革命分子利用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的失误而进行的一次"破坏苏维埃的活动"。对此,宁都县委从政治角度出发,对这一事变的性质及当时的形势作出了科学认定和精准研判,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合理运用斗争策略,不仅有效地化解了政治风险,也推进了该县各项工作的整改。对这一事变的科学应对,充分体现了宁都县委的政治能力,也为今天提升各级党委与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提供了借鉴。
- 杨会清
- 关键词:中共苏区基层党委政治能力
- 论毛泽东早期的革命动员思想(1923—1927)被引量:1
- 2007年
- 根据共产国际为中国革命所设计的革命动员模式,毛泽东这一时期初步确立了以阶级斗争、土地分配为手段,围绕着政治动员、筹款、扩大军队以及"肃反"等工作来开展革命的思想。这一动员思想,不仅反映了毛泽东对俄国革命经验的批判性吸收,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理解。不过,由于这一时期的中国革命还不够深入,他在革命动员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 杨会清
- 关键词:毛泽东
- 中国革命的农村战略与井冈山的斗争实践被引量:1
- 2007年
-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共产国际根据苏俄革命的经验为中国设计了两个并行的革命战略,即城市战略和农村战略。对于其中的"农村战略",毛泽东不仅较早地给予了深入的思考,而且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对这一战略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探索与实践,为我们党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杨会清
- 关键词:井冈山斗争
- “国际路线”影响下的宁都会议--从对“立三路线”的批判谈起被引量:3
- 2011年
- 1930年,为了使中共对中国革命的忠诚与对共产国际的忠诚统一起来,共产国际决定对中共的"立三路线"加以批判。在这一背景下,中共开始从组织、思想等方面坚决贯彻国际指示,"国际路线"在党内逐渐被神化,并成为统一党内意志的最后选择,而那些对"国际路线"表示怀疑、不赞同、不积极拥护以及不坚决执行的党内同志则往往遭到残酷的打击。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时而让步,时而坚持自己对军事发展方向与战略方针的认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与所谓的"国际路线"保持一致,从而导致在宁都会议上被排挤了在军队的领导职务。
- 杨会清
- 关键词:毛泽东
- 试论罗隆基的法治思想被引量:6
- 2004年
- 罗隆基在英美的留学经历 ,使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情结 ,但回国后 ,国内法治的现状及 1 93 0年他本人的被捕事件 ,使他认识到中国实行法治的必要性。罗隆基提倡在政治关系、政治行为和政治发展方面的法治化 ,这三个层面的思想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他的法治思想体现了中国一个时代的特征 。
- 杨会清
- 关键词:罗隆基法治思想自由主义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制度
- 1927年~1934年中共对党政关系体制的探索被引量:1
- 2010年
- 自大革命失败以来,中国共产党即开始借鉴苏联的党政关系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革命实践。特别是在1927~1934年,共产党在各根据地对这一党政关系理论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使这一党政关系体制初步确立起来。它的建立,不仅为之后的革命实践提供了处理党政关系的基本程式,也给建国后乃至当代党政关系的运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 杨会清
- 关键词:土地革命时期
- 论1921—1935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变
- 2007年
- 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问题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对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党内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上逐渐统一了认识,而这一认识直接影响到我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在1921~1935年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虽有着几次明显的变化,但因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始终没有突破,从而在这一政策上也没有实质的改变。这一现状,直到遵义会议之后才逐渐得到改变。
- 周明杨会清
- 关键词:知识分子阶级属性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分析
- 2006年
-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苏区的职业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不仅在形式上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且也充分重视对教学内容、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改革。
- 杨会清王小军
- 关键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