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会清
- 作品数:87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瞿秋白的革命心境比较
- 2015年
- 自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对"立三路线"进行了持续的批判和斗争。作为当事人之一,瞿秋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漩涡。对"立三路线"的批判运动,到1931年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达到了高潮。但自1931年以后,瞿秋白的革命心境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这种心境的变化,自然与他本人的健康状况不佳有关,但与当时党内政治生态的恶化也有着直接的联系。
- 杨会清
- 关键词:瞿秋白
- 土地革命时期党对土匪的政策与策略演变——以革命动员的视角被引量:4
- 2008年
-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非常重视对土匪这一武装力量的争取和利用。具体来说,其中的政策与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争取——改造——肃清——"剿抚结合"的发展过程。尽管如此,我们党关于这一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在逻辑上却是一致的,即满足残酷战争环境下革命动员的现实需要。
- 杨会清
- 关键词:土匪革命动员
- 政治研判与风险处置:宁都县委对“七廿二赤卫军事变”的应对
- 2020年
- 1932年宁都"七廿二赤卫军事变",是该县反革命分子利用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的失误而进行的一次"破坏苏维埃的活动"。对此,宁都县委从政治角度出发,对这一事变的性质及当时的形势作出了科学认定和精准研判,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合理运用斗争策略,不仅有效地化解了政治风险,也推进了该县各项工作的整改。对这一事变的科学应对,充分体现了宁都县委的政治能力,也为今天提升各级党委与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提供了借鉴。
- 杨会清
- 关键词:中共苏区基层党委政治能力
- 论1921—1935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变
- 2007年
- 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问题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对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党内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上逐渐统一了认识,而这一认识直接影响到我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在1921~1935年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虽有着几次明显的变化,但因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始终没有突破,从而在这一政策上也没有实质的改变。这一现状,直到遵义会议之后才逐渐得到改变。
- 周明杨会清
- 关键词:知识分子阶级属性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分析
- 2006年
-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苏区的职业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不仅在形式上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且也充分重视对教学内容、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改革。
- 杨会清王小军
- 关键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职业教育
- 革命同质化视角下的巡视制度(1927-1934)
- 2015年
- 在民主革命时期,巡视制度因党建的需要而产生,又随着党组织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革命时期的巡视制度更侧重于上级对下级的集中统一指导,并特别强调保障巡视员的权威。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我们党所推行的巡视制度则是侧重于党内监督、反腐倡廉。革命时期的巡视制度经验启示我们要重视对巡视员素质、工作能力的提升,要规范巡视员的权力。
- 蒋荣杨会清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毛泽东应对1959年中印冲突的策略分析
- 2009年
- 自1959年以来,印度不仅公开支持达赖集团的叛乱活动,而且通过外交、军事以及舆论等手段向中国方面施加压力。面对这一形势,毛泽东从维护中印关系出发,纯熟地运用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等斗争手段,与印度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较量。毛泽东这一时期的应对,不仅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而且充分体现了其一贯的外交思想和策略。
- 杨会清
- 关键词:毛泽东
- 革命与秩序:中央苏区的打“土围子”被引量:2
- 2015年
- "土围子"在中央苏区的大量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到苏区的革命动员,也对苏区的政治秩序、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中央苏区的打"土围子"即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通过对"土围子"的持续打击,不仅推动了苏区的革命动员,也促进了苏区的向外发展,同时也锻炼了红军及地方人民武装。虽然这一工作在当时党内受到非议,但从革命与秩序的角度看,打"土围子"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 杨会清
- 关键词:革命动员社会秩序中央苏区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版图与人口考证中的几个问题
- 2008年
- 在已经发表的有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版图与人口的数据,存在有诸多不准确之处,在计算方法上存在有不科学或统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应当依据历史客观情况,予以准确的表述。
- 杨会清
- 关键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版图
- 苏区的反“围剿”战争与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
- 2009年
- 南昌、秋收、广州三大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将革命的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广大的农村。这一转移,也是共产党选择以"面"打"点"战略的开始。为了贯彻以"面"打"点"这一战略,共产党在各苏区进行了广泛的动员与组织,并围绕着反"围剿"战争的需要开展其他战争准备工作,从而使人民战争的思想在反"围剿"战争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 杨会清
- 关键词:人民战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