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子宫
  • 2篇腺癌
  • 2篇卵巢
  • 2篇宫颈
  • 2篇妇女
  • 2篇病理
  • 2篇病理特征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利托君
  • 1篇人类细小病毒...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妇女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输卵管
  • 1篇输卵管伞端
  • 1篇皮内
  • 1篇切片
  • 1篇子宫颈
  • 1篇子宫颈疾病

机构

  • 6篇天津市中心妇...

作者

  • 6篇李燕
  • 5篇郭东辉
  • 2篇庞淑洁
  • 2篇申彦
  • 1篇杨雪
  • 1篇周凤玲

传媒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盆腔浆液性腺癌输卵管伞端的病理特征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盆腔浆液性腺癌合并的输卵管伞端病变病理特点,探讨其在浆液性腺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观察43例盆腔浆液性腺癌(31例卵巢癌,12例腹膜癌)的输卵管伞端病理形态,对其中40例(69条输卵管)进行p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43例盆腔浆液性腺癌中,31例(44条输卵管)合并伞端癌,14条癌灶≤5mm,癌累及黏膜达68.3%;20例(28条输卵管)有伞端黏膜上皮内癌。44条伴有伞端癌的输卵管中,23条大体表现为伞端粘连与伞不清。伞端早期病变镜下表现为局部分泌细胞增多,上皮细胞具有一致性,黏膜皱襞走行变直,71.4%伞端上皮内癌黏膜皱襞间散落有明显异型的肿瘤性上皮蕾或单个腺体。伞端癌的053阳性表达率为86.4%,上皮内癌为60.7%。结论输卵管伞端癌是盆腔浆液性腺癌的重要组成部分,伞端上皮内癌在盆腔浆液性腺癌中十分常见,伞端是盆腔浆液性腺癌的重要起源地。
郭东辉庞淑洁申彦李燕
关键词:输卵管
盆腔浆液性腺癌与输卵管远端病变的研究
郭东辉庞淑洁申彦李燕杨雪周凤玲
该项目对无选择的盆腔浆液性腺癌进行以输卵管远端形态和卵巢形态为重点的研究,所有病例进行输卵管伞端取材与病理学评估。观察输卵管伞端与浆液性腺癌有关的早期与前期病变-伞端癌与上皮内癌,进行免疫组化p53标记,并观察与比较卵巢...
关键词:
关键词:腺癌卵巢癌
妊娠妇女感染人类细小病毒B19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人类细小病毒B19(B19V)作用于红细胞的前体细胞,是红细胞生成的抑制因子。妊娠妇女感染B19V时,可通过胎盘母婴垂直传播引起胎儿流产、贫血、非免疫性水肿等症状和胎儿宫内死亡,一般不引起胎儿畸形。母体血清中检测出B19V的IgG或IgM抗体是早期诊断该疾病最有效手段,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19V的DNA最敏感。当母体发生感染时,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MCA-PSV)是诊断胎儿贫血与水肿的有效的非损伤性方法。胎盘检查可发现绒毛内存在毛玻璃样嗜伊红病毒包涵体等特征形态。宫内输血可纠正胎儿贫血,减少水肿的发生,且预后良好。常与学前及学龄儿童接触的高危妇女应在妊娠期进行风险评估,以便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减少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李燕郭东辉
关键词:人类细小病毒B19妊娠
1例紧急宫颈环扎术后晚期流产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1例紧急宫颈环扎术后晚期流产患者保胎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例紧急宫颈环扎术后晚期流产患者在住院保胎期间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患者延长孕周1周,于27+6周发生晚期难免流产,流产儿送新生儿科抢救治疗。结论对紧急宫颈环扎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但孕周延长与宫颈的结构功能及宫缩情况密切相关[1]。
李燕
关键词:宫颈机能不全紧急宫颈环扎术晚期流产盐酸利托君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类固醇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少见的类型,仅占卵巢肿瘤的0.1%。此瘤好发于育龄妇女,多为卵巢实性肿物,术中常需进行冷冻切片病理诊断,该肿瘤冷冻与石蜡切片的正确诊断对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我们对6例类固醇细胞瘤(其中1例合并子宫内膜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组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为其诊断提供参考。
李燕郭东辉
关键词:卵巢类固醇细胞瘤病理分析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冷冻切片
绝经后妇女子宫颈鳞状上皮中p16与Ki-67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绝经后妇女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与萎缩性改变对p16与Ki-67的免疫组化表达差异,探讨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绝经后妇女诊断为HSIL的病例19例,诊断为萎缩性改变的病例26例,采用免疫组化ELPS法标记p16与Ki-67两种抗体,观察此两种抗体阳性细胞表达的部位,染色强度与染色分布。结果HSIL组对p16与Ki-67两种标记物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对于p16,17例(89.4%)阳性细胞呈全层分布,各有1例(5.3%)阳性细胞出现在鳞状上皮的上2/3或下2/3。14例(73.7%)细胞核呈强阳性表达,4例(21.0%)呈中度阳性表达,仅1例(5.3%)呈弱阳性表达。16例(84.2%)阳性细胞弥漫分布,3例(15.8%)呈灶性阳性。对于Ki-67,15例(78.9%)阳性细胞呈全层分布,1例(5.3%)阳性细胞出现在鳞状上皮的上2/3。3例(15.8%)阳性细胞出现在鳞状上皮的下2/3。全部病例细胞核呈强阳性表达。17例(89.4%)阳性细胞弥漫分布,2例(10.6%)呈部分阳性。而萎缩性改变组对p16与Ki-67均呈阴性表达。结论p16与Ki-67是标记绝经后妇女HSIL与萎缩性改变非常有价值的一组抗体,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为客观的诊断依据。
李燕郭东辉
关键词:子宫颈疾病鳞状上皮内病变绝经P16KI-67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