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阳
- 作品数:18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对于语文建设的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亚里士多德是继柏拉图之后古雅典时期又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学家、西方文艺理论的奠基者。他批判的继承了柏拉图、泰勒斯等人的学说。对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文艺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主要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讨论了现行语文教学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亚氏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
- 李正阳
-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 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思想现代意义研究
- 2015年
- 通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这三篇著作,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发,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命题是幸福,而能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是至善,至善实现的路径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关于政治伦理方面的具体思想。因而我们要想深入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伦理思想,就有必要抓住善这个核心概念,善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其政治学的核心范畴,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所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
- 李正阳
- 关键词:至善
-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3
- 2014年
- 基于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追求独立的特点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对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创新,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目前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依然面临诸多难点,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 成林萍李正阳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模式
- 从民主社会主义批判中看三个自信的必要性
- 2014年
- 当今的中国在以包容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的时候,却遭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各种形式的入侵,其中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尤甚,最具迷惑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对当前国外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侵蚀现象的有力回应,是我党及全国人民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自信体现。
- 李正阳
-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 江泽民国际战略的国内背景探析
- 2016年
- 一个国家国际战略的制定,既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国内小环境的制约,是国际国内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客观分析现实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科学对中国进行了历史定位,带领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本文对江泽民国际战略的国内背景进行分析。
- 成林萍李正阳
- 中国共产党改变中国命运的三次历史性选择
- 2014年
- 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选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导,才能为中国人民选择一条正确的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之路;而正是由于指导思想的科学与道路的正确才能使中国建立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笔者希望通过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改革开放的选择、深化改革选择三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性选择的回顾中,使广大读者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三个自信的科学性与必要性。
- 李正阳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
-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三个自信”研究
- 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所面临的挑战也是罕见的。面对这一特殊情况,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党全国人民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
- 李正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从民主社会主义批判中看“三个自信”的必要性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介绍,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歧的对比,以及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探究,使大家对民主社会主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进而领会党中央提出'三个自信'的必要性,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 李正阳
-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 从历史与现实看“三个自信”理论的合理性
- 2014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笔者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三次历史性选择的分析以及通过三个自信理论与国外三大社会思潮的对比中,找出三个自信的合理性。
- 李正阳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基于“至善”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探究
- 2014年
- "至善"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其政治学的核心范畴,是政治学所追求的最终极的价值目标。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困境,我们可合理借鉴亚里士多德思想,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加有序健康,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全面发展。
- 李正阳王时丹
- 关键词: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