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梅 作品数:19 被引量:11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组人促性腺激素对早期鼠胚发育的影响 2004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性腺激素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5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实验组注射一定剂量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 20 IU)结合不同剂量的重组人促黄体激素(rhLH)对小鼠进行超促排卵,对照组注射孕马血清(PMSG10 IU)和hCG(10 IU),受精0.5 d处死各组雌鼠,收集2-细胞期的鼠胚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并记录鼠胚发育至各细胞期的数目。结果:10 IU和15 IU rhLH 组收集的胚胎数与对照组无差异,20 IU rhLH组则高于对照组,但20 IU rhLH组鼠胚发育至4-细胞、8-细胞、桑椹胚、囊胚、扩张期囊胚和孵出期的比率却较低,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收集的胚胎数和胚胎发育至各细胞期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合适剂量的rhLH对小鼠早期胚胎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剂量过高则对胚胎发育有抑制作用。 王国云 邓晓惠 马弢 于红玲 晁岚 李晓梅关键词:小鼠 胚胎发育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腹水及组织提取液中透明质酸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 2002年 李爱华 刘培淑 江森 董瑞英 李晓梅关键词:卵巢肿瘤 血清 腹水 透明质酸酶 肿瘤生物学 卵巢肿瘤中VEGF、VEGFR1、VEGFR2、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3例上皮性卵巢癌、10例良性卵巢肿瘤、1... 张友忠 李晓梅 刘文君文献传递 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其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 张友忠 孔北华 李晓梅 王红英 姜洁 袁令芹 刘文君 江森 研究的着重点为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指标及分子生物学指标。认为联合应用盆腔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及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检测鉴别卵巢包块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提出CA125、TSGF及SA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是目前较为理想...关键词:关键词:卵巢肿瘤 分子生物学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2003年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母婴垂直传播与T辅助细胞 1、2型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研究组为 78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 ;对照组为 40例正常孕妇。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DAS-ELISA)检测孕妇外周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清中乙型肝炎五项指标 (HBVM)及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 γ)、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白细胞介素 6 (IL 6 )水平。结果 :研究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有 10例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率为 12 82 %。胎儿宫内感染组孕妇血清中IFN -γ、IL - 12水平显著低于宫内未感染组及对照组孕妇 ,IL - 6水平则显著高于宫内未感染组及对照组孕妇 (P <0 0 5 )。宫内未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 ,上述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上述各组孕妇血清中IFN -γ与IL - 12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P <0 0 5 ,P <0 0 5 ) ;IL - 12与IL -6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P <0 0 5 ,P <0 0 5 ) ;IFN -γ与IL - 6亦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P <0 0 5 ,P <0 0 5 )。各组新生儿脐血清中IFN -γ、IL - 12、IL - 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孕妇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导致Th1型细胞因子IFN -γ、IL - 12水平下降 ,而Th 2型细胞因子IL - 刘海英 单瑞芹 李晓梅 孔北华 王成香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垂直传播 TH2型细胞因子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2 难治性排卵障碍患者应用rFSH促排卵的结局分析 邓晓惠 徐银涛 于璇 马弢 李晓梅 晁岚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与不明原因反复性自然流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 Hcy)代谢异常对不明原因反复性自然流产( URSA)的发生及与叶酸、维生素 B12 缺乏和抗心磷脂抗体 ( ACA)的关系。 方法 非孕期 URSA患者 57例 ,非孕期正常妇女 50例为对照组。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空腹血清总 Hcy,放射免疫法测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酶链免疫法测 ACA的 Ig G、Ig M。 结果 ( 1 ) URSA组血清 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血清 Hcy水平与年龄明显相关 ,叶酸、维生素 B12 水平与年龄无相关性 ,三者与城乡、流产次数、流产时期及原发性或继发性流产均无明显关联。URSA患者血清 Hcy水平与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浓度均呈负相关。 ( 2 ) URSA组 AC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URSA患者中 ACA( +)组 Hcy水平显著高于 ACA( -)组 ( P<0 .0 1 ) ;ACA与高 Hcy血症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HHM)和低叶酸状态均系 UR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和维生素 B12 缺乏 ,是血清 Hcy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ACA也是 URSA的独立危险因素。 ACA与 HHM相互影响 ,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李晓梅 许燕雪 江森关键词:自然流产 同型半胱氨酸 抗心磷脂抗体 URSA 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不明原因重复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检测不明原因重复性流产 (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 FR)基因 C6 77T位点多态性 ,探讨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 B1 2 及与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 方法 U RSA非孕期患者 5 7例 ,对照组 5 0名 ,空腹血清总高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的检测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 ,血清叶酸、维生素 B1 2 的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MTH FR基因 C6 77T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结果 URSA患者组 C/ C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者 ,总的突变 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THFR T/ T基因型患者血清 Hcy水平显著增高 ,血清叶酸水平显著降低 ,MTHFR C6 77T基因型在不同年龄、地区、流产时间、流产性质患者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流产 3次以上 (包括 3次 )的患者 6 77T/ T基因型、携带 T等位基因的 C/ T+T/ T基因型频率均大于流产次数少于 3次的患者。 结论 MTH FRC6 77T基因多态性是 URSA发病的遗传风险因素。 李晓梅 张友忠 许燕雪 江森关键词:MTHFR基因 多态性 自然流产 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4年 胃癌的早期诊断对决定治疗方案和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胃癌的早期诊断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现从基因学、端粒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3个角度做一综述。 李晓梅 陈学良 程宝泉关键词:胃肿瘤 分子生物学 人卵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卵母细胞成熟度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人类卵母细胞周围卵丘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Ψm),研究其与卵母细胞成熟度的关系。方法:收集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166个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细胞,根据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及受精情况分为3组:不成熟卵母细胞组23例;成熟卵母细胞未受精组18例;成熟卵母细胞受精组103例。分别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用透射电镜观察3例未成熟卵母细胞、3例成熟卵母细胞周围卵丘细胞线粒体的变化。结果:未成熟卵母细胞组、成熟卵母细胞未受精组、成熟卵母细胞受精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1.5±0.43,3.9±1.68,5.8±2.24,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未成熟卵母细胞周围卵丘细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嵴减少、嵴消失、空泡化的发生率较成熟卵母细胞周围卵丘细胞高。结论:卵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相应卵母细胞的成熟度相关。 于红玲 邓晓惠 晁岚 马弢 李晓梅关键词:卵丘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卵母细胞 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