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医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肌梗死后
  • 3篇心室
  • 3篇心室重构
  • 3篇炎症
  • 3篇死后
  • 3篇通路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信号通路
  • 2篇血压
  • 2篇炎症因子
  • 2篇正常高值
  • 2篇正常高值血压
  • 2篇受体
  • 2篇中药
  • 2篇中医药

机构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9篇李晓
  • 5篇刘剑刚
  • 5篇李浩
  • 3篇刘龙涛
  • 3篇董国菊
  • 3篇张蕾
  • 2篇张蕊
  • 2篇王晓媛
  • 1篇刘美霞
  • 1篇梁琳
  • 1篇田芳
  • 1篇郭刚
  • 1篇贾星星
  • 1篇冯建超
  • 1篇王金秀
  • 1篇高洁

传媒

  • 2篇第十四次全国...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药组分及有效成分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易损斑块的稳定性是继发性血栓是否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时识别易损斑块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对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具有重要意义。中药组分及有效成分对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易损斑块形成的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Toll-like receptor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等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并已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中药组分及有效成分稳定As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
李晓刘剑刚刘龙涛李浩郭刚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中药组分易损斑块信号通路
李浩教授治愈高热验案被引量:1
2013年
西苑医院李浩教授根据中医外感热病学《伤寒论》《温病学》中的经典理论,临床上治疗湿温初起,卫气同病之高热者,用辛宣芳化,三焦分消法,方用三仁汤加减,并补充疏风解表之药,补充三仁汤解表力量的不足;治疗太阳病表郁证,当汗失汗,邪气不得宣泄,阳气怫郁不伸之高热者,用发汗解表法,方用麻桂各半汤加减;均取得良效。同时表明,治疗疾病须利用人体正常的抗邪机制,因势利导;防止抗生素滥用,坚定中医治疗急性热病的信心也是十分必要的。
王晓媛李晓
关键词:高热验案三仁汤麻杏石甘汤
中医药干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它以慢性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并伴有情志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及大脑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突触消失为主要病理改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故老年痴呆的研究已经成为老年病科研领域的热点。
梁琳李浩刘剑刚刘美霞李晓田芳
关键词:老年痴呆中医药干预模型小鼠PSI认知功能障碍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缺血心肌炎症信号通路变化和活血解毒中药配伍的干预研究
董国菊张庆祥刘剑刚李晓张蕾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正常高值血压22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血压水平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336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4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等各项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共干预24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肝气郁结、痰瘀互结和肝肾阴虚的不同证型分别给予相应中药免煎颗粒口服,每天2次,共治疗12个月,停药后随访12个月。干预前、干预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分别检测患者血压水平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干预12个月、24个月时评价患者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同时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时进行安全性指标监测。结果干预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与本组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收缩压及治疗组患者舒张压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干预后各时间点中医证候积分、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12个月时治疗组血压疗效总有效率、高血压病转化率、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分为87.2%、3.7%、84.86%,对照组分别为58.4%、12.9%、35.64%;干预24个月时治疗组分别为84.4%、6.9%、82.11%,对照组分别为56.4%、17.8%、29.70%,两个时间点治疗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病转化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患者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正常高值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明显,且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王金秀李浩刘龙涛高洁张蕊李晓贾星星郗川月冯建超李淑君刘兴东袁晓霞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肝气郁结痰瘀互结肝肾阴虚
353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353例正常高值血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Excel作为数据录入系统,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53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中医证素分布主要为痰湿、血瘀、阴虚、阳亢、气滞等;中医证型分布主要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肝气郁结;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虚证以肝肾阴虚为主。结论:正常高值血压病机性质属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阳亢为标,瘀血贯穿始终。
王晓媛李浩刘龙涛张蕊李晓王金秀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证候分布临床流行病学
李浩运用升降浮沉理论辨治内科疾病经验被引量:2
2013年
升降浮沉思想源于《周易》,以阴阳二象的升降浮沉来刻画天地之间的变动变化,古代医家本着天人相应的思想将其运用于医学,成熟于《内经》[1]。此后随着历代医家的继承和发展,其理论内容渐渐充实,对临床辨证用药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李浩教授业医二十余载,擅长将各家学说灵活运用于临床辨证与治疗之中,其对升降浮沉思想的运用尤为独到,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李晓李浩
关键词:内科疾病中医药疗法
活血解毒中药配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段炎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中药组分配伍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um infarction,AMI)后大鼠不同时段炎症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体重180~200 g的Wistar大鼠60只,结扎前降支中上1/3处造成AMI模型;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造模24小时后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即空白对照(假手术)组、AMI(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活血药(赤芍总苷)组、解毒药(黄连生物碱)组、活血解毒药(赤芍总苷+黄连生物碱)组。各组给予药物或者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各组分4个时间段:均连续灌胃1天、3天、7天和14天,动态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hs-CR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变化。结果(1)造模后第1天,模型组大鼠血清hs-CRP、IL-1β、TNF-α和MCP-1水平开始升高,和假手术组比有显著差异(P <0. 05);和模型组比,活血组大鼠血清MCP-1水平、活血解毒组大鼠TNF-α有明显抑制作用(P <0. 05);(2)造模后第3天,模型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显著升高,和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5);与模型组相比,活血组、解毒组、活血解毒组分配伍对大鼠血清hsCRP、IL-1β、hs-CRP和MCP-1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 <0. 05);(3)造模后第7天,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较第3天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0. 05);和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活血组及活血解毒组对TNF-α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解毒组和活血解毒组对大鼠血清IL-1β含量有显著抑制作用(P <0. 05);(4)造模后第14天,模型组大鼠血清MCP-1和IL-1β水平再次上升,与AMI后第3天水平相当; hs-CRP和TNF-α含量较前略有下降,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05)。和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对大鼠血清hs-CRP、IL-1β、TNF-α和MCP-1的抑制作用(P
董国菊张庆祥刘剑刚李晓张蕾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
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早期心室重构TLR-4炎症通路的动态演变
刘剑刚张庆祥董国菊李晓张蕾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