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典
-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铜材接触线扩展挤压成形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被引量:5
- 2005年
- 根据有限变形刚粘塑性有限元理论,基于DEFORM-3D软件平台,对接触线在模腔中扩展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了扩展挤压成形过程的应力场、应变场、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并揭示了金属流动规律,从而为模具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谢玲玲宋宝韫李明典
- 关键词:接触线刚粘塑性有限元模拟
- 连续挤压塑变区速度场分析及功率计算被引量:11
- 1999年
- 在分析轮腔间隙区和轮槽区金属流动规律以及溢余几何形态的基础上,建立质点流动速度场。由该速度场导出溢余量与单位挤压力、轮腔间隙和轮速等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在对变形区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挤压型腔几何参数、单位挤压力、轮腔间隙以及轮槽尺寸之间的关系式,推导出挤压轮上的驱动功率和摩擦功率的计算公式。连续挤压实验和力学性能测试证明数学模型正确,可以作为工程实践的指导。
- 张新宇宋宝韫李明典高飞
- 关键词:速度场
- 连续包覆型腔塑变区速度场分析与几何参数确定被引量:6
- 1999年
- 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连续包覆型腔汇合室中金属流动分流线的几何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塑变区的速度场。该速度场描述的金属流动状态与金属的实际流动相吻合。由此速度场给出了型腔的几何参数与金属流动均匀性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并以金属流速均匀为目标函数,确定了最佳型腔几何参数。
- 宋宝韫李明典贾春博储灿东
- 关键词:连续包覆速度场型腔
- LD7铝合金废屑直接再生新工艺被引量:3
- 1990年
- 利用粉碎—清洗—干燥—压实—热挤压的工艺过程,对LD7铝合金废屑进行了直接再生成材的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挤压温度和适当的挤压比可保证颗粒间良好的焊合及坯料中气体的排除;采用常温压实制坯方法,可大大降低再生材中的气体含量。用这种再生工艺制成的铝材其性能已达到了LD7原生材的国家标准。将这种工艺用于工业性试验,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 宋宝韫高飞李明典刘元文戴焕海张新宇王君贵
- 关键词:铝合金废屑废铝
- 理想塑性平面应变问题的上限单元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采用在UBET基本单元内截取基元体的方法,建立了理想塑性平面应变问题的速度场和上限功率表达式,为UBET基本单元速度场方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简捷的新方法。同时以开式模锻件为例进行UBET分析,并与相应的滑移线法进行了对比。
- 李明典候英玮
- 关键词:模锻塑性
- 高能螺旋压力机离合系统工作特性分析被引量:3
- 1992年
- 对高能螺旋压力机离合系统的原理、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对其技术关键一加速度传感装置和快速释放阀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静态的控制关系,指出了提高其动态响应能力的途径,并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特性品质。
- 樊志新李明典
- 关键词:螺旋压力机离合器
- 上限单元技术中建立速度场的基元体法
- 1992年
- 本文采用在基本单元内截取基元体的方法,建立了轴对称变形和平面变形问题的速度场,从而为建立速度场找到了一个简捷的新方法。
- 李明典侯英玮
- 关键词:速度场上限单元技术
- CONFORM径向连续挤压工艺理论研究被引量:2
- 1993年
- 研究了CONFORM连续挤压技术,设计制造了两套模拟装置——平板模型和旋转模型。充分考虑了间隙量对CONFORM连续挤压的影响,并确定了临界热态同隙值,同时对径向连续挤压垂直拐弯处的坯料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对于不同的间隙量值,描述了变形区坯料的流动规律,建立了变形区应力场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变形区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速度场的数学模型,阐述了溢余的形成机理。根据变形区应力分布规律,同时考虑到温度的影响,确定了变形咬合区长度、驱动扭矩、功率、压紧力,以及间隙对它们的影响。对生产现场出现的主要问题也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 谢配良李明典
- 关键词:挤压模挤压比打滑挤压应力
- 连续挤压轮槽塑变区应力分析及几何参数的确定被引量:9
- 1999年
-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 确定了轮槽中坯料变形温度的分布, 在此基础上, 考虑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 采用逐次单元法推导出轮槽中接触应力的计算公式, 首次确定了轮槽中塑性变形区的几何参数和轮槽间隙区中溢余分布的几何形态, 为连续挤压设备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明典宋宝韫杨鑫华李伟含
- 关键词:应力状态
- 旋振式内热干燥机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振式内热干燥机,其结构由连续干燥装置、旋振装置、电热器、排气装置所组成。本实用新型将振动输送与加热干燥有机地集为一体,物料可沿上层料槽作水平跳跃前进,绕一圈后经缺口进入下一层料槽继续跳跃前进,最后由出料...
- 李明典张新宇宋宝韫
- 文献传递